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许鞍华电影中的人文情怀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许鞍华作为华语影坛为数不多的女导演,从我国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期开始,创作出多种类型不同的电影作品,展现出极强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作品中不同文化的冲突以及现实社会的悲剧性,体现了“人与爱”的大主题。尤其她用女性独有的视角,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女性。而片中人物所展现的生动的细节,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无论是乐观型人物或悲剧型人物,都体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开启了属于许鞍华的“女性人文”路线,展现出独有的人文主义风采。
  【关键词】许鞍华 电影 人文精神
  从《女人四十》开始,到《天水围的日与夜》,再到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桃姐》、备受争议的文艺大片《黄金时代》,我国香港导演许鞍华凭借着细腻写实的导演风格一举获得了众多内地影迷的支持。作为华语影坛成就最高的女导演,许鞍华电影中所展现出的人文主义风采,经常被业界和影迷津津乐道。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期的领军人物,许鞍华钟情于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不论是新浪潮时期的作品《来客》《胡越的故事》所表达的对于弱势群体“越南难民”的关注,还是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女人四十》《桃姐》为代表的对于“小人物”命运的描述。以“人”作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许鞍华作品的最大亮点。
  根据许鞍华的电影风格类型,笔者大致将许鞍华的电影创作生涯分为两个时期:新浪潮时期和后新浪潮时期。在新浪潮时期,许鞍华带来了“越南三部曲”:《来客》《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还包括《疯劫》《撞到正》这两部风格完全不同的电影。这一时期她的电影作品风格大多较为犀利硬朗,带有讽刺性和政治隐喻,体现出对于“人”的关注,为越南难民发声,为被旧时代拖累的女性发声,为饱受战争摧残的孤儿发声。这种对于“人”的关注在许鞍华中后期作品中成为最常态的主题,她以女性客观的视角,记录着曾经发生的故事。后新浪潮时期,“人文和女性”的主题是许鞍华最擅长的类型。如《客途秋恨》是许鞍华半自传的作品,讨论了“亲情”以及“身份认同”的问题;《今夜星光灿烂》则是将男女的爱情观首次摆在同一标准上探讨;《上海假期》表现的主题是“亲情与文化冲突”,算是许鞍华里程碑之作《女人四十》的序曲。此后,许鞍华的电影《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等,关注的都是“小人物在大时代的命运”,这些角色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开启了独属于许鞍华的“女性人文”路线。
  一、文化冲突中的人文情怀
  许鞍华的电影作品蕴含着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那到底什么是人文情怀呢?所谓“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最先进最核心的部分,集中体现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爱护。为了表达这种人文情怀,在许鞍华的电影中,经常能看到不同文化的冲突以及现实社会的悲剧性,通过这种冲突和对比来体现“人与爱”这样的大主题。
  “文化冲突”在许鞍华早期的电影中比较常见,而为什么要探讨这种文化冲突?其实用“作者论”来解释再合理不过。许鞍华身上多重的文化背景会让她有一种“身份认同”障碍,这会指引她来讨论类似的主题。例如,电影《来客》中战火纷飞的越南和歌舞升平的中国香港产生强烈对比;《投奔怒海》中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日本记者与越南当局的政策产生了强烈冲突,虽然日本记者最后为救一对越南姐弟而牺牲,但这种人文关怀正是许鞍华要表达给观众的。而《客途秋恨》更是将这种文化碰撞推向高潮,这部电影中,探讨了中日文化的碰撞、母女价值观的碰撞以及香港与内地文化不同的碰撞,但最后这些碰撞基本都以“和谐”的结果收场。这与许鞍华的价值观不谋而合,她虽受国外文化影响,但中国文化中的“以人文本”一直是她创作电影的基本参考。
  而在现实社会的悲剧性方面,是许鞍华电影中更为深层的一种表现方式。许鞍华用一个尽量客观的视角去看待她所熟知的或是陌生的社会,她的很多电影剧本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作为蓝本,因此这样的剧本要想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在细节处下手。在“细节处理”这个环节,许鞍华可以算得上是华语电影的第一把交椅。例如,在《桃姐》《女人四十》这类描述“小格局下的小人物生活”的作品中,主要的故事场景只有两个左右,许鞍华会通过调度去营造出戏剧效果。在《女人四十》中,持家有道的家庭主妇阿娥,为了省下几块钱的鱼钱,愣是把活鱼拍晕变成了死鱼,这种让人忍俊不禁的效果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香港小家庭并不富裕的社会现实,这种生活气息非常浓烈的情节在许鞍华的电影中很常见。在“新浪潮”时期,“越南三部曲”所关注的社会大环境,更是许鞍华站在人道主义的制高点所表达出的一种批判。在“悲剧性”这点上,许鞍华一再的用古希腊式的悲剧处理方式来填充自己的电影,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拍《玉观音》,就是因为“我很少被故事打动,因为故事是可以随便编造的,我是被某种内在的气质所感动,就是现在不会再发生的极端悲剧,有些像假的,其实是真的”。许鞍华在古希腊式的悲剧中融入了中国古代的“宿命论”,她认为一切悲剧都是有因果的。而这种因果的展现,留给了电影创作无限的可能。
  许鞍华的电影创作自始至终都延续着对“人”的关注以及对弱势群体和女性的关注,她用女性独有的视角,拍摄出了一部部“人情味”十足的作品,她借由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去唤起大众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许鞍华关注小人物、关注亲情,在大多数的作品中,她都给予观众一种充满“希望”的结局,中后期的作品几乎一直秉承着这一风格。那究竟怎样才算“以人为本”?许鞍华贯彻的怎么样?可以通过许鞍华2014年的最新作品《黄金时代》一窥究竟。
  2014年国庆期间上映的《黄金时代》是许鞍华继2011年的《桃姐》之后,“四年磨一剑”的文艺巨作,电影上映后却饱受争议,节奏拖沓、长达三小时的片长让观众和排片的院线纷纷表示“消化不良”。抛开这些,关注影片的本质,就会发现,这部电影在风格手法上的主观前卫与表达内容上的客观中立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在电影结束后给出的评价中都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情怀”,许鞍华在情怀、技巧和节奏的把控上,已发挥到八成以上。从故事形式、结构安排、时序处理,乃至蒙太奇组接的意义都是非常罕见的,偶尔会让人回想起新浪潮时期那个实验性的许鞍华。《黄金时代》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带入感是许鞍华最擅长的。这部影片采用的纪录片式的间离、大量独白、原文引用都使得其在一众商业片中显得不太合群,但正是这种“一意孤行”的手法加上许鞍华最擅长的细节处理,为人们奉上了21世纪华语电影中最先锋的一部作品。形式是其次,充满影片的那种“人文关怀”,才是许鞍华电影最闪光的部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480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