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也谈独白与对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独白”与“对话”是可供教师采用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环节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这两种教学模式,应该成为教师思考和实践的重心。文章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经验对独白与对话两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加以探讨。
  关键词:独白 对话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C-0049-01
  在新一轮课改的浪潮中,构建课堂上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已成为普遍共识,由此出现了不少对于“一言堂”教学模式的批判,进而用诸如“从独白走向对话”的表述来展开对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讨论。固然,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予以突出,教师在课堂上绝对的话语权应予以打破,然而笔者以为,教学模式的选择关键在于是否能服务于学生主动的学习和认知过程,而 “独白”与“对话”都是可供教师采用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以下笔者就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来谈独白与对话两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教学独白:实现课堂的积极调控
  与照本宣科不同,课堂中的独白更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精妙的分析和艺术的解读,使其成为学生乐于倾听、便于理解甚至能激发其思维的表述,特别是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表示出相当的兴趣又了解不够深入时,教师对独白的用心处理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独白既可以用于情境设置,也可以用于分析解构、情感升华,它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无谓的浪费,将课堂的精华融于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之中,用合理且激情的教学语言来提高学生思维的参与度,进而理解教学内容并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
  譬如,笔者在进行《抗日战争》一课的备课时,接触到两份史料,这是时任国民革命军十八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在守卫重庆最重要的一战――石牌镇保卫战中留下的两封遗书,分别写给妻子和父亲。
  两封遗书,将一个国军将领立体地展现在了面前,一则壮烈殉国乃军人之本分与荣耀,二则爱妻敬父乃为人夫人子之天性与人情,而这两种价值的剧烈冲突又如此自然和谐地寓于遗书的选择之中,读来让人唏嘘不已,较之另一类气壮山河与敌死战的战前遗书,它更因体现了人性在战争背景下的光辉更贴近我们的心灵,更能达成后人对这场战争胜利之不易的深切认同,更能唤起当代中国人之民族精神,不失为用于《抗日战争》一课中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绝佳史料。故笔者在课堂上精心铺陈了关于石牌镇保卫战的延展阅读,并在此基础上以独白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展现了这两份遗书的内容,在座学生无不动容甚至有些还流下了泪水。笔者并未布置后续的思考或评价,仅以一段时间的留白让学生自己体味,然而谁说课堂上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默不是独白与留白达成的最佳教育效果呢?这时若固守对话的形式展开讨论,不啻为画蛇添足之举。
  二、教学对话:展开课堂的思维激荡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把对话与问答予以区别。对话并不排斥问答,但倘若教师仅仅依照预设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上既有或隐含的答案,无论其问题设置如何精巧,学生回答如何完美,都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真正的教学对话必须植根于课堂的生成,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思维差异的基础上,对一些有价值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并倾听学生的表达,使课堂上出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同的声音,并在此基础上找寻合适的角度进行对话。对话教学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思维优势,在彼此尊重、充满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就重要问题进行生成性而非预设性的对话,观点相互激荡、思维彼此撞击,短期而言有助于加深理解进而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长期而言更能服务于学生不偏信不盲从,敢于思考、敢于表达、敢于立异的思维习惯培养,最终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仍以《抗日战争》一课为例,在笔者处理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对日战争的比较时,有学生对“全民族抗战”一词提出质疑。虽然其质疑的内容并不涉及教学目标,但该学生的质疑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也冲击了“全民族抗战”这一核心认知,因此必须予以重视,笔者略加思索后便决定就这一问题展开对话式的讨论。
  通过这种对话式的讨论,笔者得出体会,只有敢于让学生表达,才能发现学生在思维上的优势与不足,只有基于民主而非压制性的对话,才能让教学目标“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服务于其终身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独白与对话:促进课堂的角色交融
  课堂之中,师生都扮演着无可取代的角色。一方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调控者,一方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受益者,两者间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合理使用独白与对话两种教学手段,促进课堂上师生间的角色交融,无疑有助于构建更为民主与活跃的教学氛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无论“独白”还是“对话”,都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唯有教师立足于对学生学情和教学目标的理解,依照教学环节的需要而信手拈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知、有所获,才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关照。
  参考文献:
  薛立芳.走向对话的历史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531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