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各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深入开展。在目前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存在着严重问题,父母感情疏远,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缺位。因此,必须寻求有效对策予以根本解决,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留守儿童这个时代的产物,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烙下了时代的印迹,出现了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父母的远离,亲情的缺失,教育的不到位,从而孤僻自卑,狭隘自私,懒散茫然,冷漠逆反,成了家庭、学校乃至社会教育的一大问题,不得不引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这个社会教育的高度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有730名学生,有404 名留守儿童,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队伍中,其心理健康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孤僻自卑
  留守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向、缺乏与同伴和监护人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缺乏自信,常常受到一些不懂事的孩子的欺负,让他们感到可怜无助,认为低人一等。在行为上,常常表现出独来独往,与人格格不入,很难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差,即便是与教师交往,通常也显得非常拘谨,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甚至充满着怀疑。很少和朋友、同学一起玩耍、游戏,回家后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而养成孤僻自卑的心理。
  (二)狭隘自私
  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和祖辈们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们的无端溺爱,使一部分留守学生产生狭隘的自私心理。他们眼界狭小,心胸狭窄、注重自身利益,对个人得失,哪怕是很小的一点得失都会斤斤计较,甚至耿耿于怀。具有这种不良心理的孩子在言行上往往表现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人人为我可以,我为人人则不行。听不得不入耳的话,听到一句不顺耳的话或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轻者唇枪舌剑,重者拳脚相加,只要不顺心,就乱发无名之火。
  (三)懒散茫然
  因为留守儿童缺少了家庭温暖,心灵在感受亲情上已受到创伤,不求上进,混日子。从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来看,大部分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只有不到2%的成绩优秀和10%左右的中等偏上,中等或偏下的竟占88%以上!高达68%的留守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有厌学、逃学、逃课的行为。竟然有70%的认为“读书没有意思”。可见,厌学心理在留守学生身上表现较为普遍。他们往往表现出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即使在教室内,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更有甚者影响其他人学习,有些胆大的还直接和老师作对,扰乱课堂纪律。
  (四)冷漠逆反
  在成长过程,留守儿童与其他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一样,也有许多需要,诸如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等,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与父母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淡化,进而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他们往往对人很冷淡,因此,他们的需要常常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进而使他们产生难以自解的挫折感。他们总是把教师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是“压”,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经常把自己放在老师的对立面,反其道而行之,走向逆反的极端,滋长敌对思想。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由于现实的原因,原来应该由家长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也转嫁给了学校,因此,学校承担着双重责任,这对学校教育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一)重拾父母亲情
  教师要随时保持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及时向孩子的父母汇报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教育情况、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开导家长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随时提醒留守儿童与父母通电话,写信,拉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距离。同时,学校应当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积极促成留守儿童与父母团员,争取让孩子尽可能到父母身边就读,尽早脱离留守儿童队伍。
  (二)归位家庭教育
  作为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的委托人联系,与委托人建立密切的互访协议,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要经常到留守儿童家中家访,同时要求留守儿童委托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尽可能地管理好被委托的学生,经常到学校看看孩子,问问老师,访访同学,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情况。
  (三)充实学校教育
  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调查研究,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随时更新留守儿童信息,和留守儿童做知心朋友,尊重关爱他们,寻找发现其闪光点,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解决他们的困难,以求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充实教师队伍。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让心理健康教育从教队伍从兼职为主转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持证上岗,以逐步扭转目前杂拼从教人员的现象,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2.创新教育模式。对于留守儿童,教师要真情关爱。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生活上优先照顾,尽可能让留守儿童享受上级的各种优惠政策,要形成一种氛围,对留守儿童生活饮食、疾病问候等日程生活情况,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3.开展教育活动。活动是教育的最好方式,学校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视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举行留守儿童“手拉手” 互助活动;举办留守儿童“红领巾假日学校”,留守儿童“书信比赛”;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留守儿童“假日小队”,留守儿童“生日派对”;创设留守儿童“雏鹰奖章”,选树留守儿童“自强自立典型”。通过扎实有效的服务和教育活动,把留守儿童团结、吸引到学校的集体中来,让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体验到真情,使他们性格开朗起来,情感丰富起来,身心健康起来,和其他少年儿童一起健康地成长。
  (四)温馨社区氛围
  对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融合,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明显效果。农村各级政府应把留守儿童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村居、社区组织应加强对辖区内留守学生的管理,并为他们学习、生活、娱乐提供方便,净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还留守儿童成长的一方净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5853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