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学视阈下外宣资料中英汉翻译的原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中国希望向世界更好地展示“自我”,国际社会也有了解中国的热切需求,翻译活动能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外宣翻译是一条沟通两者至关重要的途径,因此展开外宣翻译研究尤为必要。本文探讨了外宣资料翻译的重要性及其翻译原则,以期能够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国正能量。
  关键词: 外宣资料 翻译原则 生态学
  一、外宣资料及外宣翻译的相关概念
  我国各级各类对外宣传材料包括政府工作报告、白皮书中等政府文件,地方对外宣传报道、对外宣传画册、会展资料和公共场所告示标牌,等等。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和观点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向国外受众传达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目的是通过以“我”为主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宣翻译是一种具有传播性质的特殊翻译形式,也是一种交流行为,而且是一种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交流活动。
  二、外宣资料翻译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发生的一切已经并正在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对外传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误解和偏见仍然存在,对我国的片面、不实甚至歪曲报道,对我国政策意图的误读现象依然严重。这种障碍的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矛盾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大多数西方人不熟悉中国的语言、文化,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不能正确解读中国的政策和主张等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是一项长期、艰巨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翻译特别是外宣翻译工作,对于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了解和合作,塑造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外宣翻译是一种门面工作,其中的错误与缺陷会被放大来看。外宣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翻译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应该反映在外宣翻译的效果上。因此,应重视并优化外宣资料的翻译工作。
  三、外宣资料的翻译原则
  1.生态性
  生态翻译学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及翻译现象等都作出了全新的描述和阐释,主要强调翻译过程的两个方面―――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适应选择。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恰好能体现“外宣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例如翻译生态学对外宣公示语翻译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它将译者自身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中,全面考虑环境中的各要素。从“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着手操作,实现“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使译文能够达到多维转化的程度,以产出高质量的外宣公示语译文,为目的语读者提供帮助,实现对外交流与沟通[1]。
  2.交际性
  外宣文件资料是对外交流的名片,翻译中应该实现语言教学的功能。因此,外宣资料译者必须关注交际层面的选择转换,才可能在译文中取得和原文一样的交际意图。要求译者除传递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外,将选择转换之重点落在交际层面上,重点关注源语的交际意图在译语中是否得以实现[2]。不同的语言在表达语义的方式上不尽相同,如汉语利用副词和虚词等来表达语气,英语则应用主语和限定成分等语义特征来表达语气。换言之,语气作为交际的实现手段是超语言的,语气不同影响外宣公示语翻译的宣传效果。如何把握原文语气,再现原文语气是外宣译员必须考虑的问题。另外,文化习俗的不同使得中西读者对某些特色词语的反应不同。中国英语的兴起与发展例证了语言的发展与文化内涵的呼应。
  3.叙事性
  外宣翻译实际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和观点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向国外受众传达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目的是通过以我为主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这种翻译过程实际上是对事物本身的叙述与还原,叙事学和外宣翻译的确存在交集,外宣翻译是用世界接受的语言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从功能上看,叙事和外宣翻译都是一种交流行为。经典叙事学的叙事交流虽然只囿于文本内部,但后经典叙事学走出了文本的桎梏,开始重视语境和读者,回归了交流的本意。从理论层面,叙事学和外宣翻译存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经典叙事学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结构概念可以用于对外宣翻译进行微观的文本分析,后经典叙事学对读者、语境、意识形态等非结构的关注可用于对外宣翻译进行宏观的意识形态解读,以及对译前选材和译后接受的阐释[3]。由此可见,叙事性是外宣翻译的另一大原则。
  四、结语
  中国外宣翻译肩负着说明中国、展示中国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的时代使命。可以说,我国各种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都在某种程度上向世界说明中国,展示中国立体的、全方位的形象。在这层意义上,外宣翻译水平的提高和翻译原则的优化对说明中国,传播中国,展示中国形象,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此,翻译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为我国翻译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果笑非,韩竹林.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外宣公示语翻译[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
  [2]韩巍.“翻译生态环境”“适者生存”的重新审视[J].外语学刊,2013(1).
  [3]胡兴文.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M].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研究――基于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英译分析”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RWQN-15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外宣媒体中中国英语的文化认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RWQN-15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20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