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 课外阅读;激趣;方法;家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7―0085―01
   课外阅读的不足是很多小学生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小学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忽略的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导致大多数学生语文成绩平平。对此,教师要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大力开展海量阅读,不能让学生的阅读史留下空白。
   一、重视激趣,培养习惯
   1.教师要善于“作秀”。小学生大多喜欢能说会道、知识渊博的语文教师,他们认为这样的语文教师就是身边最有学问的人。如果教师能在语文课、班会课、晨会课等一切场合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博览群书,而晓天下”等成语、诗句和格言,以自己的口才和学识感染学生,让学生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能够使学生对读书产生强烈的愿望,并由羡慕、崇拜教师发展到追求读书、追求积累。
   2.教师要善于“引导”。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位良师益友。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利用从作品中汲取的营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说话、习作时学会运用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在习作讲评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点评,激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上一比高下,让学生踏上课外阅读之旅,品尝到“美味佳肴”。
   3.教师要善于“策划”。为了稳定和保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故事会、朗读比赛、成语接龙、古诗朗诵、读书讲座”等活动。教师可以安排固定时间用于阅读。如,“一天一个故事”、“一人一条新闻”、“早间3分钟”等。利用板报开辟“每日一句格言”、“推荐一本好书”、“读书一得”等栏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班级“读书小博士”、“小明星”的评比等,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的大事要闻、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名人名言及心得体会等讲出来、写出来, 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真正营造一个人人爱读书,人人会读书的氛围。
   二、授之于法,导之于行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学定教”的观点,体现着当今高效教育的理念,也与我们今天倡导的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一致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见,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默读、精读、泛读、浏览、速读;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善于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三、尊重学生,沟通家长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学生阅读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因人而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主阅读、写读书笔记。
   当然,在读物的选择上,教师和家长都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教师要与家长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保持适度的沟通,并有意识地帮助家长转变“应试”观念,有计划地向家长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课外读物。教师还应建议家长与学生一起读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家长应该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态度与孩子展开交流,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共同享受读书的快乐。
   总之,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学生的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六年是人生中的美好时段,这段生活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大力开展海量阅读,不能让学生的阅读史留下空白。
  编辑:马德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22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