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奇迹的背后是尊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09)06-0031-01
  
  青年教师最苦恼的就是借班上课。因为借班使得决定着课堂成败关键的学情变得陌生了,原先依赖的教学习惯谈不上了,师生之间的默契不存在了,善于发言的孩子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独角戏,更担心点到一颗“哑炮”,呼而不应或答非所问。可似乎苦什么就来什么,各种赛课,展示课又大多需要借班,所以,这种普遍的苦恼慢慢上升为恐惧。
  有趣的是,大师们在异地展示时,总是借班上课,他们不但不怕,甚至连提前进班和找原任教师了解情况都省了。我有幸和于永正、支玉恒、王崧舟、孙双金等大师共同参加过一些教学研讨活动。作为晚辈,得见前辈大师的机会不多,所以格外珍惜,全程陪同、虚心讨教、寸步不离。我惊奇地发现,课前他们无一不轻松自如、谈笑风生,有决胜于千里的气度;课堂上更是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收获预期的精彩纷呈。一些原任教师听课后更是连声称奇,说感到特别意外的是那些原本不起眼或是崇尚“沉默是金”的孩子,在大师们的课堂上竟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语出惊人,表现突出。
  关于此,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未得到答案前,姑且称为“大师效应”吧。和我同感的朋友很多,许多教友撰文称这种现象为“奇迹”或“神话”。直到省电教馆的小陈送来了一些现场摄制的光碟后,我才从中找到了奇迹背后的答案。小陈指着于永正先生写板书的一个镜头说:“你看,于老师多么注重细节。他把身子蹲得很低,把头偏向一边,这样就不会遮挡住任何一个孩子的视线了,所有人都能看到板书。”从摄像的角度来看,这个镜头画面完整,过程清晰,动感十足。小陈又播放了王崧舟先生提问的片段并介绍道:“你看王老师提问时,从不说‘你说’,而是说‘你请’,同时主动递上麦克风。”一个字,一个动作,就足以让孩子有受尊重的感觉,不努力发言都难。再看支玉恒、孙双金老师和孩子对话的画面,也多么和谐,温馨。这些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师和孩子的距离很近,师生双方的目光有交流,如友人见面叙旧。而且伴随着交谈,老师常有抚摸、搭肩、握手等肢体语言。我恍然大悟:原来大师和孩子不仅仅在对话,还通过眼神、动作等渠道传递着一种信息――孩子,我尊重你。而对比着再看一些青年教师的教学实录,我们会发现其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课堂上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环节推进、引导言语。他们心中的答案早已界定,提问也好,互动也罢,只不过是流程而已,目标明确,急于求成。这样的课,难怪给人以生硬之感。至此,答案已经明确――奇迹的背后就是尊重。
  再一琢磨,该给“大师效应”正名了。其实,它就是一种教育中的“霍桑效应”。“霍桑”一词源于美国西部电气公司的一间工厂。研究者进行实验,其最初目的在于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后来却得出了心理学上著名的“霍桑效应”。这一效应进而又被延伸到社会、人文、教育等领域。在教育领域内的“霍桑效应”指的是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上升。不可否认,在许多原任执教者的潜意识中,孩子们已经被划分为不同的类群:活泼的、善思的、沉默的,林林总总。常态教学中,那些善于思考,喜好发言的孩子自然会受到更多关注,享尽“马太效应”带来的福音,而沉默寡言的孩子则受“马太效应”影响,越发不被关注,最后干脆心灵游离,在课堂上作一具行尸。而大师们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随机点请孩子,掏真心,露真意,用真情去和孩子交流,给与孩子最大的尊重。孩子受到这般“额外的关注”后,自然会释放出隐藏于心的潜能,努力回应、做答,出现“绩效上升”的状况。其实,反过来孩子们的突出表现也使大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展示得淋漓尽致,更有看头。
  作为后生,我时常想起先生于永正。他年近古稀但却童颜不老,他常说:“微笑就是我的名片。”你别以为微笑人人都会,先生这张名片的正反两面,都用心写满了一个词――尊重。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福州 350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55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