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品德开放性作业设计举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划分等。可见,传统性的作业练习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笔者经过探索、实践,授课之余,常常布置一些开放性试题,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广阔的天地中锻炼,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特色化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加深对课上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就拿“品德与社会”这一门学科来说,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摒弃传统的应试式作业,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口味的特色化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化育人的目的。如学完《奥林匹克的故乡》之后,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喜欢画画的,可以用彩色笔为大家描绘一面飘扬的奥运会会旗;喜欢音乐的,可以一展歌喉,学唱奥运会会歌;喜欢制作的,可以制作福娃卡通片送给最亲密的伙伴;喜欢写作的,可以歌颂2008年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喜欢运动的,可以为同学展示自己最拿手的一项竞技……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选择到自己最擅长的一项作业,显然,不是带着负担,而是带着浓厚的兴趣,作为一种享受去完成,作业质量可想而知。
  二、发散类作业开拓学生思维途径
  就品德课而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如果和其他课程一样,一味追寻“唯一正确答案”,那么,学生的思想将被束缚,思维将会变得单一,对良好品格的形成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一节课结束,我留给学生思考的,从没有固定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运用课上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完《许多物种消失了》这一课,学生的心情可想而知,作为老师,我及时出示精心设计的课外作业:为了人类的幸福,你准备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希望大家拿出可行的方案,来保护人类的朋友!学生跃跃欲试。一句话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对这份作业非常感兴趣:有写保护青蛙倡议书的;有漫画宣传保护动植物的;有写信给工商部门要求惩治收购野生动物的非法人员的;有制定计划组建假日小分队进行义务宣传保护动物的……每一份作业都能看出学生们那一颗保护动物的决心。事实说明,用这种发散性思维指导作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为良好品质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实践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材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各种能力。《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课程,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等,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如学习《我们互通有无》一课结束,为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来思考问题的习惯,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搞活经济,我们身边多了许多外国产品,希望同学们利用双休日的时间来一次社会调查,看谁得到的信息最多。
  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学生们奔波于商场、超市、工厂、专卖店,分别从交通工具、家用电器、运动服饰、常用食品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调查所得,效果令人十分满意。更令我惊喜的是,学生从调查中还发现进口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国内同类产品,为此学生经过讨论,通过网上搜索,明白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验证了“实践出真知”这一伟大真理。
  四、探究型作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现行的作业布置来看,以应试为主,学生只是机械性的抄写完成,缺少探究氛围。这样的作业,完全捆住了学生手脚,而且学生是出于一种无奈,被动地吞下老师的思想,很难使自己成为一个“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人。笔者认为,一堂课结束,应该让学生做一些课后延伸型的探究作业,鼓励他们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更深的知识。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信息容量,培养了探究精神,又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获得成功感的欲望。《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吗》一文结束,我就让学生上网搜索我国的水、土地、生物和矿产等资源情况,要求通过具体的数字来回答课题所提出的问题,从而理解人类拥有的资源正在急剧减少,以此唤醒全球人类节约资源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我请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资源做成能源卡,每张卡上写明资源的名称,拥有量及够人类使用的年限,就此发表个人见解,并组织评选。为了完成得更出色,对一些细节性的知识还进行了积极探讨,不仅了解到目前资源匮乏的原因,还找到了节约能源的新途径。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侃侃而谈――说现状、谈启示、表志向,极大地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情感。
  总之,品德课作业的设计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敢于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智慧的开放性作业拓宽品德课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品德、养品德,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56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