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孙子兵法》的判断句考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孙子兵法》中的判断句作穷尽性考察,以窥其独有特色及上古时期判断句共同特点。《孙子》中判断句的格式可分以下四大类:A.“…… ,…… 也。”B.“……者,…… 也。”C.“…… 者,……。 ”D.“……也。”其中A、B两种格式占绝对优势,D类中用指示代词“此”作主语,句末用语气词“也” 煞尾,在本书中也有大量使用。从形式和意义结合看,“……者,…… 也。”句式并不是判断句的独有格式,除表判断语义外,还可表示诠释、因果、目的、条件假设和一般叙述说明的关系。
  关键词:判断句;形式和意义;语气词
  中图分类号:E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115―02
  
  “《孙子兵法》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世界军事名著。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它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可是这种研究多集中在军事领域,从语言尤其是从语法角度进行研究的可谓寥若星辰。” [1]据学者研究,《孙子》草创于春秋末年,战国时代已经成书并广为流传。《孙子》一书虽然经过汉人的整理润色,但不影响其总体上反映的是战国时代的语言风貌。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性质、属性等进行判断的句子。它表示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上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绝大多数是没有判断词的,多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并且句末多用“也”字煞句。
  
  一、肯定判断句
  
  《孙子》中共有判断句43例,其中肯定判断句33例。① 依据主语和谓语的构成以及其后语气词的有无,无系词判断句理论上可以分为六类,即:A.“…… ,…… 也。”B.“……者,…… 也。”C.“…… 者,……。 ”D.“……也。”;E.“…… ,……。”F.“……。”《孙子兵法》中出现的是A、B、C三类:
  A.“…… ,…… 也” 式
  这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稍有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煞尾的判断句。《孙子》中共有6例,约占肯定判断句总数的18%。例如:
  1.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
  2.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兵势)。
  B.“……者,…… 也” 式
  这是主语后面用“者”字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煞尾的判断句。《孙子》中此类判断句共有13例,约占肯定判断句总数的39.4%。如:
  3.兵者,诡道也(始计)。
  4.夫将者,国之辅也(谋攻)。
  5.率然者,常山之蛇也(九地)。
  例3~5中的判断句主语后紧跟一个“者”字,句末用语气词“也”煞尾。例4前加句首语气词“夫”更加强了判断语气;例5是关于事物属性的判断,“率然”为蛇名,是常山的一种蛇。 “者”为语气词,在判断句中起提顿作用,使语气更加舒缓;同时将主、表语分开,判断格式更加清楚。
  C.“…… 者,……”式
  这是主语后用语气词“者”提顿,而句末不用“也”字煞尾的句式。《孙子》中此类判断句仅有1句,约占肯定判断句总数的3%。如下:
  6.兵者,国之大事(始计)。
  此句处开篇第一句位置,汉简本“事”下有“也”字。通观全书虽然“……者,……也”为典型句式,并且所使用的判断句用“也”字煞尾的占明显优势。没有“也”字煞尾的判断句判断意味较弱,且给人意犹未尽之感,但仔细联系下文“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紧跟其后并作详细解释,说明军事战争关系国家生死存亡,故“不可不察也”。这也是说明本“计”的重要性,而且本句又以“也”字煞尾,给予补充,与前文一气呵成。如果“兵者,国之大事”后加“也” 字,判断意味是加强了,但前后两句语气上独立,文意上结合不紧密,不够通透。故我们认为本句后面应该没有“也”字,汉简本中的“也”字疑似后人根据全书语言特点自加的。
  D.“此……(者也)。”
  前文中所举D、F两种判断句式,为主语承前省略,谓语后或用或不用语气词“也”的情况,《孙子》中没有出现此类句式。但是,有大量用代词“此”作主语,句末或用或不用语气词“者也”的判断句,形式上与D式类似。严格的说,这一类判断句应是A类的变式。此类判断句共13例,占肯定判断句总数的39.6%,若与A类合并则共19例,约占肯定判断句总数的57.6%。因为全书此类用例较为典型,且又分三种情况,故单独列出如下:
  a.“此……也”式共7例,如:
  7.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谋攻)。
  b. “此……者也”式,共5例,如:
  8.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军争)。
  c.“此……。”式,共2例,如下:
  9.此兵家之胜(始计)。
  10.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用间)。
  以上所举判断句例子中,主语用代词“此”复指前面所列情况。“采用复指法却不是要着重那个成分(它已经是主语了,不同于宾语等要强调它需要提出先说),而是因为主语部分比较复杂;为了使句子简洁有力,文言中就往往把它提在外边,句子里边用指示代词来代替。”[6]如例8中的判断句主语“此”代指前面所述“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这三种情况。
  
  二、否定判断式
  
  《孙子》中否定判断句数量不多, 结构差异不大,我们将其归为一类进行研究。《孙子》判断句中, 表示否定判断要用一个否定副词“非”放在谓语前, 共有10例, 约占判断句总数的23.3%。例如:
  11.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谋攻)。
  12.相守数年,……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用间)。
  
  三、关于“……者,……也”句式
  
  语言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紧密相连的,语法意义要通过语法形式来表达,语法形式也不能脱离语法意义而存在。在汉语中,存在着“一形多义”和“一义多形”的复杂情况。即某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现出不止一个语法意义或语义关系,某种语法意义或某种语义关系也可以由不止一个语法形式来表现[9]。就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而言,表示判断语义关系的句法形式是呈多样化的,如上文所列A、B、C、D、E、F六种句式都可以表示判断语义。但是并不能说只要符合上述句式特点的就一定是判断句。在《孙子》中,“……者,……也”句式占绝对优势,但仔细考察,具有这一句法形式的句子并不都表示判断关系,还可以表示诠释、原因、目的、凭借、条件假设、一般性叙述说明等语义关系。具体例证如下:
  (一)表诠释关系
  从语义关系角度看,判断句和诠释句同属说明句,但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及其属性进行判断的句子,它表示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而诠释句是对事物的内涵或外延进行解释的句子。判断句与诠释句的主语为体词性成分,判断句的谓语也多为体词性成分,并且主语和谓语具有同一性,但是诠释句的谓语可兼容体词性和谓词性成分,其主语和谓语不具有同一性。例如:
  13.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始计)。
  14.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火攻)。
  (二)说明因果关系
  15.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始计)。
  16.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用间)。
  (三)表凭借、依靠关系
  17.故杀敌者,怒也(作战)。
  18.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兵势)。
  (四)强调目的
  19.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行军)。
  20.其所居易者,利也(行军)。
  (五)假设条件关系
  21.鸟起者,伏也(行军)。
  22.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用间)。
  (六)一般叙述说明
  23.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作战)。
  24.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军争)。
  王力、郭锡良先生等将此类情况归为判断句的灵活用法[2~4],侧重于从逻辑关系的角度指出:“某些判断句,它们的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加以分析。” “我们会遇到一些并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也就是说,它们的主语和谓语并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 [4] 这是针对判断句活用中表示比喻和复杂内容而言的。对于表示原因一类, “采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原因” [10]。而主张“判断句活用”说的认为:“古代汉语判断句,根据它所表达的内容,可以把判断句分为肯定判断句、否定判断句和判断句的活用三类。”“判断句的活用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在逻辑上看,主语和谓语之间似乎不构成判断,但在语言形式上却是典型的判断句,所表达的意思又非常清楚。”文中列举了常见的三种表达方式,它们是: (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如:“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用判断句的形式解释原因,如:“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强国》) (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一种曲折复杂的内容,如:“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15]杨伯峻、何乐士 [12]并没有单独分出所谓“判断句活用”的情况,而将表示比喻的一类直接划入判断句中并未做特殊说明。关于“判断句活用说”也早有人提出质疑(刘忠华2001 [8],朱明来2005 [16],贺敬华2006 [5] 等)。结合语言形式和意义关系,并根据判断句的性质及其确定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判断句活用”说是不科学的,忽视了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未注意到汉语中“一形多义”及“一义多形”的复杂性。既然主语和谓语没有同一性,不表示判断的语义关系,即使具有判断句的一般格式,也不是判断句。认识到这一点对古代汉语判断句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注释:
  ①本文中的判断句不将“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此类句式列入考察范围内。
  
  参考文献:
  [1]蔡英杰.孙子兵法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
  [2]高小方.古代汉语[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方松.《论语》的判断句:第21卷[J].安康学院学报,(1).
  [4]郭锡良.古代汉语:上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300.
  [5]贺敬华.古代汉语的判断句:第26卷[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3).
  [6]刘景农.汉语文言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94:151-152.
  [7]李零.孙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刘忠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确认问题[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1).
  [9]饶长溶.关于语法意义的层次性[G] //语法研究与探索(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3).
  [10]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148.
  [11]解植永.《左传》、《史记》判断句比较研究:第5卷[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2]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下):第2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13]曾晓洁.《周易大传》判断句考察[J].古汉语研究,2004,(1).
  [14]赵海军,黄朴民编校.孙子兵法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2.
  [15]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汉语教材: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46-548.
  [16]朱明来.论古汉语判断句的辨别[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71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