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爱心.信心.耐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笔者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中,有成功的欣喜,也有过工作未尽如人意的困惑。这里谈谈我多年来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感悟。
  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则被视为“二流教育”,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因未能考上普通高中的中下等学生和所谓的“差生”。这一特殊群体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化课基础薄弱,与此紧密联系的是,他们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甚至还有思想行为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刚参加工作时,笔者以为只要有一颗爱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可是很快就发现结果并非如此。于是带着困惑甚至是无助,我一边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一边阅读大量教育书籍,并将阅读所得应用于工作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使我认识到,面对中职学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信心和耐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一个精辟的论断:“没有激发便没有发展,天资也就停滞不前。教育就是激发,教育理论就是激发理论。如果培养称为‘按智力发展’,那么天资的培养就是有一定目的的激发。”所以,“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当前,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潮层出不穷,其核心内容都是如何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一个最终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爱心、信心、耐心原则,使爱心、信心和耐心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爱心、信心、耐心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爱心是基础,信心是关键,耐心是保证。
  爱心是基础。多数中职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时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心理,对班级或学校的事情缺乏热情,甚至漠不关心。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来自老师、同学和学校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对老师来说,这种爱就是无条件的爱。中职学生不好管理,主要是源于思想态度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想转变他们,无条件的爱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老师应当一视同仁地爱着每一个孩子,换句话说,不管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对班级的贡献大小、是遵守纪律还是经常违反纪律等,老师都要毫无歧视、没有区别地爱每一个孩子,关注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爱的温暖中慢慢地被感动、被转化,进而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良好的自我评价,不断丢掉灰色或黑色的心理包袱,走上一条阳光灿烂、充满希望的人生道路。
  信心是关键。老师对学生仅仅有爱心还是远远不够的,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被重视,都希望老师“看得起”自己。成功教育认为,所有学生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后进生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他们也有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和需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成功都应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深切的期望,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著名的“期望效应”之所以能产生神奇的教育效果,就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之上,在教育教学以及日常的师生交流中,老师通过表情、眼神或肢体动作等各种方式和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把信任和信心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信息之后,会按照教师所规划的方向和水平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
  如果老师对后进生缺乏信心,即使付出很多的爱心,转化工作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起初,后进生对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内心确实充满温暖和感激,决心努力学习,遵守纪律,不辜负老师的一片爱心。时间长了,他们从老师的目光、表情以及言谈话语中得到的却是消极的负面心理暗示,自己处处不如人,只不过是受老师特殊照顾的对象而已,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只是对自己的同情和可怜或者是虚伪地做做样子。长此下去,他们或者心理脆弱,自怨自怜,或者麻木不仁,我行我素。这时,爱心产生的激励作用,由于老师对他们缺乏信心,而消失得荡然无存了。另一方面,不少后进生也有很多优点或长处,由于老师和家长一般只关心学习成绩,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往往得不到肯定或应有的重视,不能得到及时的激励,缺乏树立自信的基础,同时会还对老师和家长的说教产生抵触情绪,任其发展下去原有的优点或长处也会逐渐消失。
  如果老师不但给后进生以足够的爱心,而且给予足够的信心,他们内心就会充满感激,心情健康舒畅,感到自己完全沉浸在温暖而可靠的信任之中。最重要的是,老师的信任能对他们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能发挥到80%~90%。”他们因从老师那里得到积极良好的心理暗示而信心倍增,潜在体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走向成功成才。
  耐心是保证。用爱心教育和信心教育来转化后进生,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中实现。在日常工作中,老师应按照渐进性原则,进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循循诱导,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肯定、鼓励和一次次进步中,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从而不断加强自信心。同时,在学生再次犯错误时,老师应以充分的耐心和宽容及时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决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流露出“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甚至无可救药的情绪,否则以前取得的成绩也会丧失。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但要有足够的爱心和信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们需要爱心去培植和浇灌,需要信心去引导和激励,需要耐心去保证和维护。同一个孩子,由于我们对待方式不同,其将来的发展结果就会迥然不同。愿天下的老师和家长都有足够的爱心、信心和耐心,来对待自己的学生!
  周弘先生在赏识教育中提出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六大原则,这是与爱心、信心和耐心原则完全一致的,也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最好诠释。
  (郑州信息技术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87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