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独到”方能受青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名师精讲】
  
  “推理想象”是创造性活动的重要要求,没有“推理想象”,人类的创造力就不可能快速发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艺术创作也是这样,“艺术的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得到完成”。
  一、推理的基础是联想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包括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联想是推理的基础,其方式很多:可以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间进行,称为同向联想;也可以在相反的事物之间进行,称为反向联想,例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中从“送去”联想到“拿来”;可以将两个事实联结在一起,如夏衍《包身工》中的包工头雇佣包身工和船户养墨鸭;也可以将两个意念联结在一起,如《包身工》结尾写道:“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枕木下的尸首”和“锭子上的冤魂”就是两个有关联的意念。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我们应善于从文章内容的需要出发,选用恰当的联想方式,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或就现象看本质,就原因找结果,从而揭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预计合乎逻辑的发展,推测合乎情理的结果。
  二、想象与想象作文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表象(即头脑中保存的外界事物的印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形象思维的核心。
  部分同学由于平时缺乏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训练,往往不清楚想象作文该如何下笔。其实,只要熟练掌握想象作文的构思方法,就可以使文思八方洞开,心驰神往。下面介绍两种最常用的构思方法:
  (一)时空转换法
  所谓“时空转换”法,即跨越时空的限制,突破现实与环境的局限,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让时光倒流或“预支”,让天地浓缩或扩展。比如2007年重庆卷金牌作文《高考录名人》,作者面对话题“酸甜苦辣说高考”大胆构思,运用幽默的语言,将自己对高考的感悟和体会,借助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包括方仲永、闰土、孔乙己、诸葛亮、范进等)来表达。由于其构思新巧,语言具有文采,整个风格上具有一种诙谐的味道。
  (二)角色错位法
  人生是个大舞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场合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如果“改换”其身份、地位等等,让他变成与原来相反的另外一个人甚至是其他生物,那么就可以导演出一幕幕新的人间悲喜剧,演绎出一个个新的“天方夜谭”。以2006年全国卷甲卷为例,金牌作文《我是一只思索的蜗牛》是运用此法构思成篇的范例。文章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口吻,先用对比手法彰显蜗牛的与众不同――“不羡慕豹的狂奔和鹰的翱翔”,也“不羡慕天鹅的纯洁和黄鹂的婉转”;不愿成为“乖巧的猫狗鱼”,也不愿做“獠牙利爪的恐龙”。继之,又从正面揭示蜗牛的特立独行――“愿宁静以致远”,愿维持“最本质实在的生存”方式,其间穿插以自然、人类的事例作映衬。最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观点――要看重自己。全篇转合自然,表达顺畅、洒脱、机智而耐人寻味。
  
  【范文展示】
  
   一步与一生
   2007年四川考生
  路的两旁氤氲着乳白色的雾气,前面是一条悠长悠长的古道,迷离而神奇。
  我准备沿着这条神秘的古道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人生。一束极细的光芒从遥远的天际投射过来,抚摸着那历经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它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一串串脚印散落在岁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寻找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用心发现一个刻满幸福的出口。
  我渐行渐远,我渐进渐远……终于,我发现路在此时分成了两个岔口,两扇高大的门摆在面前,它们的上面镌着“蜀、吴乃唇齿也,不可毁之”。昔曹贼所惧惟蜀、吴联合也。今吴主孙亮,亦明主也。只因诸葛父子掌权,不得展也。宜先与诸葛修书,其念与武侯叔侄之义,必不肯背也。
  臣心丹青,惟忠报国。即将远离,不胜悲伤,不知所云。
  此表经天使传递,至天堂曹操、诸葛亮之手。二人览毕,曹操曰:“姜维小儿,自不量力,欲效诸葛,七出祁山无功而返耶?吾国邓艾、钟会皆后世之英才,汝必为其所擒也。”
  诸葛亮览毕曰:“姜维之志,可谓远大,姜维之心,不可疑也。只因蜀天数已尽,群星在魏,非人力之所为也。昔我背天意,欲扶蜀汉,吾之过也,今姜维欲效吾,不明自力也!”
  天使求二人回书,诸葛亮曰:“天数不可改也,怎可泄之?”天使曰:“无妨,吾待姜维被缚之后将回书于他,天机无泄也。”
  曹操遂回书曰:“要看准自己的位置。”
  诸葛亮回书曰:“要勇于尝试,也应认清自我的能力。”
  数月之后,姜维被缚,蜀亡也,览二人回书,叹曰:“吾不识天数,如效鹰之鸦。”
  [点评]
  该考生在前半部分以姜维版的《出师表》为表达主旨蓄势,后半部分以曹操、诸葛亮“天国回书”照应,最后用“姜维被缚,蜀亡也,览二人回书,叹曰:‘吾不识天数,如效鹰之鸦。’”点题,结构严谨。曹操的“要看准自己的位置”和诸葛亮的“要勇于尝试,也应认清自我的能力”,充分体现辩证的观点,一番奇思妙想,至篇末才令人恍然大悟:姜维,确实是一只失败的乌鸦,但又不无可爱之处。
  尽管我们不提倡用文言作文,但作者的文言基础不是一般中学生能企及的,“吾不识天数,如效鹰之鸦”等写得有模有样。
  
  小鱼之于大鱼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蒋峤
   青年与老叟相约在太湖畔比试钓技。青年嗜好垂钓,自称钓遍天下名湖大川之“奇鱼珍鲫”;老叟一辈子生活在渔舟上,自然也深谙垂钓之道。
  一日,风和日丽。两人准时来到太湖之畔,各自找到认为是极佳的落脚石坐定下来。事先约定,以落日之时为限,钓鱼总量大者获胜。
  两人不紧不慢,系上鱼饵,挂上浮钩,抛向湖面的远处,直等鱼儿上钩。青年一心想钓大鱼,然而事与愿违,接连几次都只有小鱼上钩。青年心比天高,觉得钓几条小鱼实在索然无味,根本无法体现自己高超的技艺,于是每当有看不上眼的小鱼上钩,他都抛之于湖畔――他一定要钓到自己满意的鱼,决不随意降低标准;而老叟呢,他是来者不拒,稳扎稳打,对上钩的每条鱼都分外小心地收竿,取下,挂钩……于是不多久,身边的大桶里都是鲜活的鱼儿。
  眼看日暮将近,青年可谓颗粒无收;而老叟,已经笑呵呵地预备收竿回家了。
  日落的那一刻意味着比赛结束,谁胜谁负已经分外明朗。青年垂头丧气地坐在大石头上,一语不发。老叟拍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说:“这太湖里有大鱼,虽然不是特别多,你看――”老叟让青年看他桶里的收获,青年惊讶不已――满满一桶大鱼!
  “怎么大鱼尽跑你那边,我怎么就钓不到这样的大鱼呢?”青年一脸疑惑。
  老叟捋一把胡子,笑着答道:“我还要多感谢你哩。你把上钩的小鱼全丢在湖畔,我正好拿来做钓大鱼的鱼饵。于是,大鱼们纷纷上钩。哈哈,哈哈……”
  青年羞红了脸,低下了头,想不到自己亲手钓上来的小鱼们竟成了老叟制胜的基础。
  “年轻人,你连钓小鱼的心都没有,试问大鱼又怎么会上你的钩呢?钓鱼如此,世间万事也是如此啊,小事看不上眼,又怎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惟有一点一滴地积累,具备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作风,你的目标才会实现,你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听完老叟的话,青年频频点头,茅塞顿开。老叟背起行囊,收杆回家,最后抛下三句话给青年:“不要眼高手低,不可好高骛远,不能一步登天。”然后,笑呵呵地消失在这太湖之畔的暮色中……
  
  [点评]
  这篇小小说写法上有特色。作者巧妙借鉴了余秋雨先生《垂钓》的构思特点,虚构出一个青年与老叟比试钓技的生动故事,含蓄地启示读者:“惟有一点一滴地积累,具备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作风,你的目标才会实现,你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文章想象丰富,情节合理,描写细致(尤其是对老叟这样一个智者形象的刻画比较成功),行文流畅。篇末的“不要眼高手低,不可好高骛远,不能一步登天”,言简意赅,留有余味,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花的咏叹调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张晓宇
  当春天的号角吹走寒冬的冰封,吹动一江东去的春水,吹开茫茫大地时,我也迫不及待地睁开了惺忪朦胧的睡眼。
  深吸一口气,我闻到了春的清香。这就是在严冬之间萦绕我梦的那一股清香。春,终于又一次拉开了生命的序幕。为了这一天的来到,我已等待很久了。
  阳春三月的阳光,最温暖。我伸了个懒腰,微笑着,透过花被的缝隙瞧着这阳光下的世界: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是和煦的春风,是悠悠的白云,是潺潺的小溪……这一刻,我不甘心继续留在这与世隔绝的花被中。于是,在一个清晨,我轻轻推开了花被,第一次沐浴在阳光雨中。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我身上,映出淡红的花色,当第一只彩蝶在我身边轻歌曼舞,当第一场春雨为我戴上晶莹的珍珠,著上彩妆,我迎风而舞,向日而歌――我知道,此刻的我最美丽。
  面对着我,有人哀叹:“它不是永久,可惜!”
  确实,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这份美丽如黑夜长空中划过的流星,稍纵即逝。待到十月秋风起,繁花翠叶随风去。可是,那又何妨?至少,在记忆深处,我知道我也曾热情如火、娴静如水,也曾是迎风而舞、向日而歌的那一朵。便是做一夜匆匆人世而又匆匆凋零的昙花,也是心甘情愿的。
  但仍有一件事是我不甘心的。那便是时时响在我耳际的歌词:“春天的花儿啊,如何得知秋天的果?”哦,秋天的果,生命的果,花朵的绽放,只是生命美丽的外衣;只有果实的丰硕,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我真怕,怕我枉为最美丽的一朵,而结局只是空空如也;我更怕,怕听到秋老人轻轻地叹息:“所有的果实都曾是鲜花,但不是所有的鲜花都能长成丰硕的果实。”
  我不愿、不甘、不能,让这钻石般流光溢彩的花季虚无地远去,从此成为我永生的遗憾。我的花一定会有果实的,我坚信。
  
  [点评]
  本文突出的优点有二:一、写法别致。作者独具匠心,通篇运用拟人手法,巧借春日里一朵小花自述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珍爱青春、莫让年华付水流的主题;二、语言优美。能娴熟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行文凝练,富有诗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90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