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课堂环节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如何优化课堂环节,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呢?一是巧用多种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二是正视个体差异,构建教学模式。三是利用生活资源,创设有效情景。四是鼓励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创新。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模式;有效情景;自然生成;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6-0083-01
  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课堂教学的实效主要指课堂教学整体的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或发展。因此,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一、巧用多种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 巧用故事引入,激发学习情趣
  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头,能激发起学生很浓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故事导入生动、逼真,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使学生容易掌握。例如在教“分数与整数相乘”时,我这样引入: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这次兔子对乌龟说:“上次我太轻敌,这次咱们比3分钟谁跑得远。”兔子想,我一分钟300米,3分钟呢?(学生很快算出900米),乌龟也在想,我一分钟跑3/10米,3分钟呢?此时,学生对学习这节课的兴趣已被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学习中,把教学推向高潮。
  2. 巧用游戏导入,激发学习乐趣
  游戏导入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很主要的方式,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还能让他们喜欢数学。游戏导入,能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循环小数”这一课,上课开始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做一个游戏。先请学生看老师拍节奏(以xx、xxx、xx、xxx……的规律拍),再让学生依据老师刚才拍手的次数,说说拍手的规律。然后,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照这样的规律一直拍手,谁能利用数字表示这一规律?在我的启发引导下,有的学生说出了“2、3、2、3……”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像如此“2、3、2、3……”依次不断重复的现象就是循环。最后顺利导入新课。这样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无限、不断、重复”等概念中重点词的含义,为学习新知做好辅垫。不过,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猜谜语、听音乐等。总之,这一切都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学、想学、乐学。
  二、正视个体差异,构建教学模式
  教师应正确看待学生间的差异,在教学中创造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特别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心理活动得到最佳结合。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同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各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例如,教学“20以内数的加法”时,我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安排小组合作交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充分互动。最后,我安排全班同学互动,对新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练习。练习时,我采取师生互考、生生互学等形式。在教学过程当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利用生活资源,创设有效情景
  在一节课中,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究的动力。学生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的,在他们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以前,每位学生的头脑中都已经具备了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知识经验和社会阅历等。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他们接触面比较广,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很多是我们教师无法企及的。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时,我并没有按教材的编排顺序,等到学期尾再讲,而是趁着学校春游的契机,提前制作了一个行程表。上面画好了许多表示时间的钟面,并清楚地介绍各时间段要进行的活动项目。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游乐园?什么时候吃午饭?什么时候回校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把关注点集中在钟表上了。上学期学习过整时和半时,这回派上了用场,明确了出发和吃饭的时间。
  四、鼓励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创新
  实践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布鲁纳曾指出:“领会基本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大路。”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能靠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出来,并为今后“再实践”和“再创造”奠定基础。因此,加强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会新知识,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让学生拿出十根小棒,每五根分一堆;再让学生拿出十一根小棒,同样每五根分一堆,余下一根是余数。接着再让学生拿出十二根小棒,也同样每五根分一堆,余下两根是余数……由此得出算式:10÷5=2,11÷5=2……1,12÷5=2……2。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后思考。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锦姝.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重建[J].小学教学参考,2009(21).
  [2]高俊义.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研究,2009(05).
  [3]车显昌,赵艳,翟金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8).
  [4]修瑞清.提高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吉林教育,2010(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778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