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因人而异 分层施教 促进学生科学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分层教学,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分清层次
  
  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在做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三个组。A组为优生,B组为中等生,C组为差生。考虑到C组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组同学坐在中间,与A组同桌,这样有利于A组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组学生,使C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
  
  二、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整体把握大纲与教材的情况下,弄清本节课的重点、关键、难点以及本节课的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制定。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分别拟定基础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是紧扣大纲和教材,全体学生都要掌握的识记、理解和初步应用。中层目标是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能掌握的较简单的综合应用。发展目标是基础较好的学生才能掌握的较复杂的综合应用。
  
  三、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分层教学。
  1 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一教学内容,对C层次学生一般以识记,模仿为主,而A层次学生则可适当地将多知识点综合在一起,以理解创造为主。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对C层次的学生只要向他们讲清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以及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对B层次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转化思想教学,了解转化在学习数学中的作用,并掌握这一方法。对A层次的学生可补充例题,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解答,培养A层次学生理解创造力。
  2 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总是要依靠一定的教学方法。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对A组学生与B组学生是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完成每节课所规定的任务。对C组学生是以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启发诱导,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1)分层设计课堂提问。为了保证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机会均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上、中、下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即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C组学生;中档题则面向B组学生;难度大的问题,如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A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司其问,各有所得。
  (2)分层布置作业练习。作业的不同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而且也体现在质的方面。在具体设计练习时要遵循“两做三层”的原则。“两做”是指练习分为必做和选做两个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直接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部分;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组学生能达到的能力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可作为选做题。
  (3)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是查缺补漏,同时更要做好对学习暂困生的帮助工作。因此,我对后进生耐心辅导,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体会到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中等生的辅导,我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我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的能力。
  (4)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反馈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的表现。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
  总之,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张扬,更有利于优等生综合能力的发挥,也有利于较低层次学生潜在能力的舒展,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00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