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追忆父母童年的故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童年,你快乐吗?
  
  童年,应是池塘边的知了,自由地歌唱;童年,应是花丛中的蝴蝶,欢快地飞舞。一学生家长牵着孩子,那位孩子欢快地唱着: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听到这首歌,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
  上课了,我问孩子们:“你们的童年快乐吗?”
  “还算快乐吧,如果妈妈不逼我天天练钢琴的话,我会更快乐一些。”
  “不怎么快乐,没有自由,父母见到我就问有没有读书做作业。如果考不好妈妈还要批评,我妈的‘唠叨功’可是一流的。”
  “他们天天把我关在家里读书,不让我出去玩,我觉得很不快乐。”
  ……
  唉,快乐的气氛被我这一问给弄糟了。孩子们不停地向我吐苦水,怎么办呢?我得扭转这个局面。
  “孩子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够快乐?父母只关心你的学习,不给你们自由,处处约束你。”他们边听边点头,我说到他们心里去了。于是,我灵机一动,话锋一转:“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父母的童年是怎么样的?”
  “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笑容又浮现在他们的脸上。
  对呀!如今的家长要么把孩子关在鸟笼里,要么送去培训班,孩子们失去了他们应有的快乐。家长们的童年是否也是今天这样呢?我接着说:“我们也来了解父母的童年情况,对父母的童年进行一番详细的调查,怎么样?有趣吧。”学生来劲了,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经过讨论交流,我们共同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见文末表格)。
  我提出要求:回去之后根据问卷内容展开认真、细致的调查,可以学习央视“新闻调查”或“面对面”的方式对父母的童年进行调查。除了采访爸爸妈妈以外,还可以找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寻求旁证。要做好调查记录,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工具辅助调查。
  
  二、童年,你有什么故事?
  
  一周后的语文课上,我让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情况。学生拿出记得密密麻麻的调查记录本,有的拿出了父母童年时的照片,有的还把调查过程的录音磁带带来了。我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之后,讲一讲自己开展调查的情况。
  1.查阅资料
  我说:“孩子们,看了你们展示的调查材料,老师知道你们对父母的童年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查。在种种疑问中,你最先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小敏抢得先机:“我最先调查了妈妈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因为我一考不好,她就会说:怎么才考这么一点分,我以前的成绩可好了,每次考试都在班上前三名,最差也有90分。你看你……一听这话我就快崩溃了。我想:妈妈的成绩真的像她说的那样吗?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行了一番调查。”
  “你是怎么做的呢?”我问。
  “我先找外婆调查妈妈小时候的成绩是怎么样的。外婆想了想说:你妈妈小时候的成绩挺好的,年年都是三好生,家里的墙上贴的都是你妈妈的奖状呢。我不甘心,又问:那妈妈有没有考过90分以下?外婆说:我老了,记不清楚,好像是没有吧。既然外婆她老人家都这么说了,我只好相信了。”小敏微笑着讲述,眼眸中似乎还带着疑问。
  2.采访
  看着小敏,我说:“你的调查从外婆开始,采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有经验呀!”孩子们开心地笑起来。笑过之后我接着说:“小敏的调查有妈妈的自述,还有外婆的证词,这样调查出来的结果会比较真实可信。还有谁对父母的成绩进行了调查,并找到旁证的?”
  小淳接着讲:“我采访了爸爸。我爸说,他小时候成绩可是顶呱呱,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经常考一百分。他说他聪明着呢,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他都认真记住。虽然比较爱玩,可是从不会耽误学习。我半信半疑,打电话问叔叔,叔叔说:你爸吹牛,总共没考过几次一百分,也没有总是考第一第二,我才经常考第一呢。不过,总的来说你爸的成绩还是很好的。奶奶说:如果你爸小时候书读不好,后来就考不上大学。那时候,我们村没有大学生,你爸是第一个呢。”
  学生的调查比我预想的好。我进一步引导:“你不仅问了爸爸,还问了叔叔和奶奶,通过这样的调查,就能了解真实的情况!那你通过调查得出什么结论?”
  “我爸虽然爱吹牛,但小时候的学习成绩的确是挺好的,看来我得像我爸学习,争取好成绩。”小淳一脸自豪。
  “除了学习成绩以外,大家还关注哪些问题?”我让他们多角度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
  生1:我问了妈妈小时候吃什么。我妈妈说:“我们小时候生活可苦了,家里的米不够吃,你外公就种很多地瓜,把地瓜耙成丝,晒干,外婆煮饭的时候把地瓜丝放到饭里煮,这样一家人才能吃饱饭,我是吃地瓜丝饭长大的。也没有什么菜吃,你外婆种什么就吃什么。一年能吃上两三次肉就很了不起啦,只有自己家杀猪时才能好好吃一顿肉。哪像你,天天有好饭好菜,还嫌七嫌八。”你们看,我妈不管说什么都爱牵扯到我身上,但我通过调查知道了她小时候的生活真的很苦。
  生2:我最想知道父母童年犯错的事。我开始问时,他们都不肯说,后来经过我的软磨硬泡,爸爸终于讲了一个偷柿子的故事。老家屋后有几棵高大的柿子树。每当柿子成熟时,他和小伙伴们便谋划着去偷柿子。上学前,伙伴们集中在树底下,他们把书本从书包里倒出来,爸爸、小坚叔和大明叔挎着书包像猴子一样爬上树,不会爬树的二姑在树下望风。等到他们在树上装满书包就溜下来,跑到一棵空心的大榕树下,用作业纸把柿子包起来塞进树洞,然后才去上学。过几天,爸爸他们就吃到了甜甜的柿子。爸爸说这件事只有他们几个知道,叫我不要告诉别人。后来我打电话问了二姑,她说:“什么!你爸竟然把这事也告诉你?我们可是说好的,绝对不能说出去的,丢死人了。”原来,我一向敬重的爸爸也会干这种勾当呀。
  生3:我爸小时候因为下河游泳,经常被爷爷打。他说:“我当年最爱游泳了,你看!你爸现在的游泳技术多高,都是以前练出来的。有一天放学后,我扔下书包去河里游泳,因为贪玩,在河里游到了六点还不回家,急得全家人到处找我。我远远看到他们来找,生怕被打,就抄近路躲回家,到家后,立刻做作业。你爷爷奶奶回来后,看见我的头发是湿的,知道我又下河游泳了,你奶奶把我狠狠地训了一顿,你爷爷抓住我用竹条猛抽了我的小腿,很痛呢。还把我关在屋子里不让吃饭。”爷爷说:“唉!你爸爸那时候很不听话,简直是屡教不改,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仍然偷着下河游泳!要知道下河游泳多危险呀。”
  “你爸偷偷下河游泳的行为真不怎么的。大家千万不要私自下河游泳,这是很危险的,难怪他爷爷要那样狠狠地打他爸爸,这完全是为了他爸的安全!”关于安全,我自然多说了两句。
  ……
  由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详细地占有第一手资料,说起父母童年时的故事可谓眉飞色舞,课堂气氛异常热烈。通过这次调查,学生了解了父母小时候的许多事情,知道了父母的童年生活的艰苦,感受到父母的童年也有许多他们不曾有过的快乐。
  
  三、童年,我拿什么来记录你?
  
  调查材料有了,学生通过调查有了自己的体验,如何把这次的调查内容化为自己的情感呢?我让他们再次进行交流。
  师:孩子们,你们对父母的童年进行了一番调查之后,应当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写成书面的报告。怎样把这次的调查内容写成一篇好文章呢?
  生:我想抓住爸爸童年时的几个故事来写,写写他童年的“光辉”事迹。
  生:我要把采访的过程记录下来,我怎么问,他们是怎么答的,都写下来。
  师:你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写的内容,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表达。
  生:能不能准备几个重要的问题,把调查比较详细的几个事例写下来,并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师:选用典型的事例来写,才能说明问题。你不仅会调查,而且还会组织材料,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期待你们的作品,可以写调查报告,也可以写父母的童年。
  生:我的题目是《妈妈的童年大调查》。我用小标题把调查内容分成四个部分来写,采用问答式,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
  生:我采用叙事的方法来写,我的题目暂定为《爸爸的童年记事本》。写我爸童年时的三个故事,也用小标题,分别是:童年事迹一偷摘柿子;童年事迹二成绩顶呱呱;童年事迹三自己挣学费。
  师:孩子们,把你对父母童年的调查内容写下来吧,我想这对你和父母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相信你们这次的作文一定会很精彩,我期待着。
  ……
  这次作文的写作对象是学生最熟悉的人――父母,让他们去调查父母的童年,能够极大地满足好奇心,拓宽了习作的空间。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和家庭,在调查实践中,学到了更多更珍贵的东西。由于调查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认真调查后获得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解决了学生习作无话可说的难题。他们把父母童年的故事与自己的感受流泻于笔端,文章真实、生动。由于每个家长童年时所处的环境不同,学生在采访、调查时获得的体验也各不相同,使得本次习作表达极具个性,颇有创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02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