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造性使用教材习题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依据,教材上的习题都是经过教育专家认真筛选设置的,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典型性、探索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深入领会习题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习题的练习功能,又要创造性使用习题,根据教学实际善于这些习题进行适当地引申、拓展、调整和重组,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1 丰富习题内涵提高练习人文性
  
  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新授内容的研究,对习题的处理却往往轻描淡写。一般都以学生傲题,教师批阅的方式处理习题。练习只起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缺乏生机和活力。为此我注重发掘习题的潜在内涵,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切实有效地提高练习的人文性。
  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的一节数学课上。我和学生们在讨论课本35页“小熊做客”的问题。原题中的问题是“小熊去小兔家走那条路最远,哪条路最近?各走多少米?”教学中我没有急于要求学生按原题做题,而是换了一种问法“如果你是小熊,你打算走哪条路?”很多学生选择第二条路。因为第二条路最近,只要走47米就可以了。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如何选择近路。我趁机追问“走这条近路,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在池塘边玩耍,这样危险。”“我们不要到池塘里洗澡,这样更危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融进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安全意识。“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我继续追问。“老师,我走第一条路。第一条路虽然远一点,但我可以到萝卜地给小兔拔几个萝卜”。“不行。不能随便拔别人的萝卜!”“对,老师说了不经别人的允许不能拿他人的东西”――还没等我发言,孩子们马上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白发的道德教育也融在了问题解决之中。
  在教学中灵活使用习题,从看似平淡的习题中,挖掘出习题素材本身蕴涵的有价值的信息,让习题生动起来。使学生在练习中融进自己的道德情感,融进自己的生活经验。达到既巩固知识,又培养情感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2 改变习题呈现方式激发练习主动性
  
  现行小数教材中的每一节新授课后都安排了与新授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这些习题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果我们机械地让学生按习题要求做题,时间长了难免产生乏味感.不利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已为我们指出:“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心理学表明,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儿童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基予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改变部分习题的呈现方式,将静态知识动态化。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数学情境,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呈现习题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如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后,我改变42页自主练习第1题的呈现方式,创设了“超市购物”的小组活动。各小组都开起了“文具超市”。大家首先将自己的橡皮、钢笔等文具标上单价。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分工(有的当“售货员”有的当“顾客”)进行买卖活动。他们在热烈的买卖活动中感受了人民币计算产生的必要性,巩固了人民币加减法简单计算的方法。游戏活动改变了习题的呈现方式,拓宽了习题的练习范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中全体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智慧,他们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数学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因而教材习题呈现方式的改变,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在参与中体会数学学习带来的无穷魅力。
  
  3 整合习题内容提高练习有效性
  
  讲究课堂练习策略,精心设计数学课堂习题。提高课堂练习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需要。课堂习题的设计应遵循目的性、层次性、趣味性、生活性、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和课堂需要灵活使用教材习题,适时地对书中的习题进行调整或改编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平均数》后,我没有照搬教材中提供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而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首先设计了“请你当小法官”的活动。
  3.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他身高一定是135厘米
  3.2一游泳池平均水深1.2米.小红身高1.3米,到这个游泳池去游泳肯定没有危险。
  其次引导学生做教材78页“自主练习”的第4题,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最后将“自主练习”的2题和3题“合并”为一题以引导学生做综合练习。(即:删除第2题,将第3题补充一个新问题“如果小明在第一组,小红在第二组。小明做的一定比小红多吗?”)这样安排既能体现原来两道题的编写意图,又能相对减少学生的练习量,提高练习的目的性和层次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教材习题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发展。教师要领会教材意图,深入挖掘习题内涵,让习题富于人情味.让课堂练习生动起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改变部分习题的呈现方式,将静态知识动态化,使学生变被动地做习题为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巩固新知,体验快乐。让习题不断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激发器。教师更要加强设计“精品”习题的意识,做到“走进”并“走出”教材习题。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地对书中的习题进行调整、重组或改编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演绎课堂练习的精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29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