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分属两门学科,但二者具有共同点,同时也有着显著的不同点。随着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并对如何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补效应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关系;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8)01-0122-0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字眼。这两个新名词的出现,昭示着思想政治工作已开始注重关心人内心的感受,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也给学生带来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并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是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大学时期是从青年期向成人期发展的阶段,是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中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时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大学生自我定位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期望值很高的特殊群体。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形势的严峻,网络信息的冲击,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经济压力与日俱增。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依赖性较强,自立能力、抗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等原因,许多大学生在就业、学习、人际关系、感情等方面遇到困难时,不能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近年来,有关调查和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不良反映和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存在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但我们必须要承认随着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同时它也没有及时完善和拓展自身功能。例如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地强调学生对政策方针等内容的接受,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的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途径等知识的教育,特别是对学生基本政治素质的培养。这样没有把政治技能的教育有机地与思想分配结合起来,这不但无利于思想的传达和接受,还不能有效地发挥政治社会化应有的功能;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无形中忽视对健康、独立和理性的人格的培养,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发挥有所不足,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的重视不够。由于高校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的主要培养机构,因此,把高校学生培育成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是个大问题,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在今后有效地完善和强化这一功能。所以,我们还必须要不断地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服务。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对人们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本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质上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开展一定的活动,教育影响人们,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达到培养社会和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自我、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把握有正确的心态,体现出较高的自我调控能力,没有人格缺陷和障碍。具体表现在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观念与认识评价他人的能力,心理与行为和谐统一等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防范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意志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情绪调节、感情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它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侧重于人的思想层面,更多注重于教育对象意识结构的显层次,如动机、态度、理想、信念等,注重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的理性认识活动给予人的影响。而心理健康偏重于潜意识结构,弥补了忽视人的心理活动而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传统教育理念,有助于从受教育者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全过程施加作用,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从而改变人的精神面貌。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一性
  以人为研究对象,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都是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更广泛些,它从总体上、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研究人、了解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更专门化,它从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去研究人、解剖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心理健康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以想象、信念、品德、意志等为重要内容,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德、坚强的意志使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共同的基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的心理健康上成为可能。健康的心理必须以良好的思想素质为前提,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正在于塑造和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优秀的品德、坚定的意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健康的心理能起到巩固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的作用。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具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积极向上的追求。很难想象精神萎靡、心胸狭隘、情趣低下的人会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要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发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思想素质的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智力正常发展的基础上,使个体个性心理结构协调,能与外界环境适合、融洽,行为、反应符合各自一定的社会角色,从而达到人格完整、情绪乐观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有特点,两者在具体目标、理论依据、研究对象等方面又有其区别。首先,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伟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承认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遵循心理学的科学规律,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预防心理疾病。前者是在党的教育方针下培养符合无产阶级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后者则是在人的心理规律指导下解决人的心理问题,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依据主要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其研究对象指全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青少年。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及相关的行为学、精神医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心理问题。再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现实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遵循方向,主体,激励,示范,渗透等原则,采用说理引导,实践锻炼,熏陶感染,比较鉴别和自我教育等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则遵循服务,保密和非指导性原则,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个别访谈,心理咨询,心理测验,角色扮演,心理调查等等。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思想意识形态范畴,是围绕人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开展工作,而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意识范畴,是围绕人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开展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等,而这些都是学生从小就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为塑造健康心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入,还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心理指导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品德。健康的情绪和意志,本身就是优良品德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道德行为方式。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中,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心理教育是核心教育。要提高心理教育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必须相应提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为了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上一层楼,为广大青少年保持心理健康,使心理教育再上新台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四、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现代化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或者说当一个社会正在急剧转型,这时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而且心理问题也大量凸现。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必然会对人们已有的社会心理系统形成巨大冲击,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的疏导、呵护与慰藉,这种由全民健身到健身与健心的并重,既彰显出党中央的人本情怀,也是对个体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既要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又要避免将两者孤立分开,在实践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使其相得益彰,标本兼治,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宝,人文关怀,通俗地说,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不仅要有助人之美、爱人之心,还要有容人之量。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相对完整的自我和精神世界,潜质、性格、兴趣、意志、情绪等各不相同,也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容人”,就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包容共济中体现和谐。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效不尽人意,经常处于较被动局面,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观念偏于功利化,忽视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指导思想上较多地考虑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忽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容易被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都是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的,但它们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作用于大学生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2.思想政治教育要吸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好适应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着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而开展的,而不是那种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和手段上虽各不相同,但我们应该在原有共同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各自的方法和手段,取长补短,使两者的优势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要改变,避免那种一味灌输式教育,多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和手段。如把心理健康教育中已广泛使用的心理测验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实现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
  高校的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高校要注重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管理。不断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引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高校要把心理咨询教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管理体制中来,使这些教师不仅明确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任务,还应当兼顾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要注重工作过程中的有机结合。为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健康互动,应注意这两支队伍经常在一起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和研讨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要使两支队伍有机地结合,就应对广大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学会用心理健康的眼光去审视教育对象,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要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掌握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方法,使健康教育更具时代特色,更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秀芳.中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J].教育探索,2004:56-58.
  [2]葛锁网.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3]郝立新.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陈学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 教育探索,2005(4):91-92.
  [5]葛锁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5-9.
  [6]雷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2004(4):6-8.
  [责任编辑:刘慧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37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