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学生在学识与经验不足、自我约束力不够、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成型的特殊时期,受某些不良因素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容乐观。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70-01
  一、引言
  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必然会受到许多影响,在学识与经验不足、自我约束力不够、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成型的特殊时期,受某些不良因素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容乐观。现就高校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做个简要分析:
  1.压抑感强
  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熟悉伙伴的分散,对外界环境的不理解,在年轻的心灵中产生了孤独和空虚感,无形的压力感从天而降一般压在身上。
  2.虚荣心强
  出于表现欲望,出于不能正视挫折等原因,常常会认为折了面子,伤了自尊,外在表现或为怨天尤人、推卸责任,或为消积抵触、耿耿于怀。
  3.缺乏沟通技巧
  受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影响,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思想盛行,当产生矛盾时,不懂得运用有效的的沟通方式去解决问题,或极度压制自己,或发展为更大的冲突。
  4.缺乏自信心
  对自己的优缺点没有正确的认识,害怕因自认为的短板而遭受别人嘲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5.心理落差大
  受各自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影响等条件的影响,不能正视自己的集体角色,或以虚幻的理想化人物为标杆去要求他人,或逐渐疏远与同学老师的关系。
  6.网络的负面影响
  或是逃避现实,或是沉溺于游戏,或是麻痹自己的思想,沉醉于网络世界,隔绝于生活之外,脱离集体生活,产生矛盾和错位。
  总之,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已成为高校学生的“通病”,由神经衰弱、焦虑、孤独、抑郁、社交紧张等原因产生的自杀自残、违法犯罪等现象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紧迫任务。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目前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起初,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基础,而是灌输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在如何有效契合个人心理健康方面缺少实际性的行动;后来,增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却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作对病态心理的辅助诊疗,反而疏远了与学生们的距离。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观念相对落后
  许多大学把培养尖子人才,扩大学生就业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依旧是“走形式、必修课”的层次,认为该课程的实用性很弱,不需要重视。殊不知,不论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尖子,还是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普通人,都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政治指导。
  2.教学方式单一
  以往的灌输式教育,脱离了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强调纯粹的理论,仅有的一点“时事政治”内容,也是早已拟定了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状况,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就是专科教师,也是应对工作而已。如此教学方式不可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教师综合素质较低
  基于以上两种情况,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自然没有了严以律己的标准与动力,还有一些院校,让辅导员充当思想政治老师,只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即可。这样的情况,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方法
  为了顺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必须摒弃以往不良的教育方式,运用新方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在一起,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1.注重人文关怀
  将思想政治教育接上地气,摆脱“高大上”的空虚形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重视人的思想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加强情感关注,使之明白“大英雄大作为”与“完善性格”的统一性;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能力,使之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创新教学模式
  改变落后的灌输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为主线,挖掘身边的、社会的各种相关现象,结合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自我调控、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正确认识自己,塑造健全的人格。
  3.营造校园文化
  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和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锻炼的环境,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提升心理素质,提高思想觉悟。比如:建立QQ群、微信圈,老师学生都以平等身份介入,就生活中的事情展开讨论,既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又可以搭建宽松的教育平台,还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四、结论
  为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关注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人观念,采取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永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2]吴倩妮,王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科教导刊,2014(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38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