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实践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话题。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及拓展,正发挥着其他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文章立足于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主张从课程结构、内容、教材、手段和评价等方面构建实践教学模式,从而彰显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高等师范 音乐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冯超然(1970- ),女,河南焦作人,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河南洛阳471022)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1-0151-03
  
  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为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至今尚无统一的模式。有的高师院校视演出为实践教学,以单一形式循环往复;有的视课余活动为实践教学,完全交由学生自发组织进行;有的视团队活动为实践教学,不能使大多数学生参与。没有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无法使学生形成胜任音乐教学工作的能力。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有其独特的规律与特点,构建符合学科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是高师音乐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现在的人才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即一专多能型的人才,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这已成为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最大障碍,所以,实践教学要立足于这一需求来进行调整。只有在理论课的基础上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培养模式,才能使学生具备相应的音乐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成为应用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高师毕业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入口,竞争压力也将随之而至。面对这一现实,学生的竞争意识已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实践活动可以使教师与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经验,当师生在实践中感受自己的“价值”时,竞争意识也就在他们的心底萌芽。教师会在教学形式上加以创新,学生会在学习方式上加以改进,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三)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音乐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立体的综合性的活动,如演出实践,会涉及策划、编创、演员、灯光、音响、主持等环节, 要使演出活动高质量地进行,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应力求与众不同,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也适应了不断出现的新技术之变化。
  (四)实践教学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从事教育工作,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会使学生在学校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音乐专业的实践教学,在知识的基础上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精品人才,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发展拓宽道路。
  二、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
  唐代张彦远提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可见我们的先人早已认识到艺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实践活动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提高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制度化、系列化和层次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过程趋利避害,提高和改观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一)立足需要,选择实践课程结构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内涵丰富,涉及多个方面,而课程结构是这一体系的核心。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合理的课程结构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音乐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结构只有以自身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规律为依据,围绕“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才能适合社会的需求。
  实践教学课程结构形式多样,各类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如何根据实践教学目标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构建课程结构,是实践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以利于实践为出发点,精选专业课程、跨专业课程,形成通融性、实践性专业课程结构;一方面要调整现行课程模块的比例,减少知识性课程的比重,增大技能性和素质性课程的比重,构建符合实践教学需要的“课程模块”。这样处于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择,从而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实践教学效果;目标明确而功能多样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学时内完成,从而让学生更快地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和成功的希望;满足社会需求和追随时代科技发展步伐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时代的脉搏,从而让学生更明确地向规格人才成长。
  (二)力求合理,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知识经济时代,各学科间更趋于相互交叉和渗透发展,每种社会职业也将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就必须掌握实践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合理调整基础、核心教学内容和各类教学内容之间的时数比例,等等。
  合理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经验会在实践中形成。首先,实践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科学性包括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等,这些理论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实践教学才更合理性。其次,实践教学内容要具有系统性。传统的课程内容重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这些内容没有形成教学实践的系统性。要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为“主干课程、实践能力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三大方面。其中,“主干课程”包括实践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方面的课程内容,如公共基础课程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工具类基础课中的“心理学”是学生从业时的重要技能之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实践的前提。“实践能力课程”是为学生拥有职业能力而设计的,要集本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性和师范性于一体,既包括实际操作的能力,也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的运用。“综合素质课程”内容设计的目的是着眼于素质教育下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无论是专业素质形成需要的艺术概论,还是形成文化素质需要的汉语言文学基础,这些都是成为综合素质人才的前提。最后,实践课教学内容要具有发展性。随着专业的发展变化,有些教学内容会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和价值,而原来没有被视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却成为该专业的实践内容。所以,有必要及时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三)面向社会,丰富实践课程教材
  传统高师音乐专业教材缺乏实践课程,片面强调高师音乐所具有的思想性,而忽视人的感知;片面强调孤立的音乐知识,而忽视人的能力;片面强调音乐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音乐的创造空间;片面强调教材文本的落实,而忽视音乐的开发性。高师音乐专业课程的本质是运用,是表达;不是掌握,不是内化。如果只依据教材按部就班,那么学生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所以说,丰富教材的实践内容是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丰富教材的实践课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材内容具有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艺术精品能实践,思想内涵能感知,现实生活可再现;教材结构具有实践性,包括内容结构、形式结构和作品结构;创造空间具有实践性,即音乐教材具有开放性,只有开放性的音乐教材才能为师生创设想象空间,才能有效地激发师生音乐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此外,如果能融音乐、美术和文学于一体,在视觉上对人形成冲击力,将使学生体验到视觉上的美感,并使其充分享受到艺术的愉悦。
  (四)针对发展,优化实践教学方式
  音乐实践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与延伸, 更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验证,这两者在相辅相成、互助互利中突出了音乐实践活动的立足点,即“创造与应用”。目前,音乐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不利于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不能真正公开地到社会验证自己。从制度、措施、经验、形式等方面都还显得非常稚嫩,教学方式还处于摸索阶段。近几年,一些高师音乐专业的实践教学围绕校园艺术活动、艺术观摩活动和艺术采风活动积极展开,充分调动了艺术实践教学的组织主体和活动主体。通过教育实习、音乐观摩、音乐欣赏、音乐会、社会演出、艺术采风等实践方式,将音乐专业的实践由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 形成教学互动、学练相融的动态模式。
  教育实习不仅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更是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是高师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真正接触和深入课堂,能全面展示和检验个人实际教学能力。音乐观摩是音乐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加油站。走出课堂,进入艺术殿堂,专业音乐团体精美绝伦的高水平表演,会开启学生喜爱音乐的心扉;灯光营造的梦幻般意境,会使学生寻找到想象与直接感受的交接点;现场高雅的音乐氛围,会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净化,从而形成“开放式”“交叉式”“立体式”实验教学模式。音乐欣赏是学生自行进行实践的形式。欣赏好的音乐作品,可以唤起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发掘学生对音乐的再创作,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真正的音乐不仅要自己感悟到它的美, 还要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美。音乐会是学生在毕业前常进行的音乐实践活动,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直观反映,是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综合展现,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形式。社会演出是音乐会成功的续曲,教师引导音乐会获得良好的个人演出经验的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演出实践,学生能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表现能力,能尽早在实践中摸索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艺术采风是音乐实践教学的源泉。学生亲历山水之美,体验草木之葱茏,希冀飞禽之灵动,徜徉星空之广袤,发掘大自然美的素材;走访名胜古迹,领略民风民俗,体察历史事件,感知了世界美的源流。这样的采风活动,使学生分清了真、善、美与假、恶、丑, 学会对艺术的提炼与再创造。
  (五)放眼未来,多元实践教学评价
  课程评价在教学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随着课改的推进,课程评价理念进一步更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发展也融入评价体系。由于实践教学评价的不易操作性,高师音乐实践教学应抛弃单一化、平面化、简单化的评价模式,建立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模式。
  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多元化,主要包括内容、对象和方式的多元化。一是评价内容多元化。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综合素质的音乐教师,而不是研究音乐的专家。所以,评价内容要做到三并重,即音乐知识技能与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并重;音乐专业能力与综合文化素养并重;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二是教学对象的多元化,即实现师生、生生互评,每个人都能从他人的评价中肯定自己,并改正不足。三是评价方式多元化。现在教学方式已多样化,从教育实习、音乐观摩、音乐欣赏、音乐会、社会演出到艺术采风等,对这些多样化的展示和交流,只有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才能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合理而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优势。
  三、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
  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为指导,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使学生的培养途径从封闭式课堂环境拓展到开放式的舞台环境,并进一步延伸至社会实践基地,这种从理论知识培养到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实践教学是对课堂理论知识培养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只有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学生才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升学习能力、业务处理能力,从而形成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
  音乐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与表演不可分割,效果要通过音乐表演来体现,这种特殊性决定要将音乐理论的内容与音乐表演的实践紧密结合。
  (二)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活动,要保证既能学习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又能实现全面训练基本技能,使学生拥有立足于社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完成教学计划所设置的培养目标。
  高师为实现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既进行了突出集体参与原则的班级实践演出活动,也推出展示优秀艺术人才专业素质的社会艺术实践和专业比赛活动,全方位地展示和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好地践行了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三)自主性和开放性
  自主性和开放性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特征,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张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创设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
  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从课程的开设到教学计划安排,全面覆盖音乐学院各专业的全体学生;从教育实习到社会演出,展现了个人与集体融合的无穷魅力;从开展必修实践课程到选修实践课程和自主实践课程,学生从客体变成主体, 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从被动变成主动。
  (四)考核评价方法的多元性
  艺术实践具有人文与艺术的双重教育因素。对教师而言,能深化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特长;对学生而言,能培养与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感受到音乐艺术与其他姊妹艺术的相通,这是艺术实践活动的价值。
  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评价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实验类型、不同的实践阶段,根据实践教学的不同要求,对教师与学生实施多元性考核评价方法,能真正量化实践教学。
  总之,社会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在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对实践活动,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反应和动态,使音乐专业实践活动的实施更加合理,并取得良好的艺术实践效果。笔者相信,一直被音乐濡染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定能担负起高师为社会输送优秀音乐教育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商立君.谈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2]许康健.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6(9).
  [3]吕湘.关于艺术实践课几个问题的探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2).
  [4]丁延哲.高师音乐专业应培养综合型人才[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3).
  [5]罗冬生.对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58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