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读和预防“富二代”\“独二代”的“儿童富贵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就目前的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而言,以往少数条件好的家庭对子女的“娇生惯养”问题,已经变为普遍现象,而且,正在逐渐演化为更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家庭教育问题。特别是在那些被称为“富二代”或“独二代”的新生家庭中,这类因过度娇宠而出现的“儿童富贵病”,更是一个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软骨症”:因娇宠而缺乏独立意识的现象
  
  从“穷人孩子早当家”到“有钱难买幼时贫”这些经验之语可以看出,环境是促使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诚然,当我们面对着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再加上独生子女所形成的“421家庭结构”时,一般而言,大都难以抵御由家长自己“制造”的“家有娇儿”。直至有一天,当我们把一直“怀抱”的儿童突然“放到地上”时,便发现了孩子不能“独立行走”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讲的“儿童软骨症”。
  “病因”是简单的,甚至融进中国式家庭文化背景的沿革后,我们不能不去用宽容之心态加以理解。但是,为了教育的责任,为了对孩子终生负责的目的,这种社会倾向性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比西方儿童的家庭教育理念来看,那种及早构建的独立意识正是我们东方家教思想体系的缺陷,这便是在教育比较下的思考和课题。
  近年来我接触了许多教育实例,并就此问题提出了“六大预防措施”:
  1、在襁褓期便适当地“冷落一下孩子”。这是有意地给孩子制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时间,不要一直抱在怀中,或在孩子的视野中始终有着大人的存在,因为婴儿也需要自己的那份安静,这与后期的独立意识的早期构建大有裨益。
  2、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长要坚持的做法是,只要孩子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绝不代替,包括玩具应当要求自己管理,尽管孩子很小也要逐步培养这个好习惯。
  3、在儿童可以自控的年龄时必须给他们一个空间和时间。比如,给孩子一个自己的小房间,给一个可以上锁的小抽屉,也包括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己安排的时间。
  4、给孩子一些“享受困难”的机会。比如,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案例,再有,自己弄坏了的玩具自己修理等。
  5、给孩子多留一些“问号”。面对儿童好奇心的多问时期,家长既要耐心地解答问题,又要注意学会“把球踢回去”的技术,不要有问必答,适当地留给孩子一些“问号”,促使他们独立思考。这样的做法有益于孩子的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
  6、给孩子一些自己解决冲突的机会。作为家长一般情况不要过多介入孩子们之间的矛盾,要相信孩子在独立的情况下会有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的,否则,长期下来孩子就把家长当作保护伞,形成一种依赖性的习惯。
  
  “孤独症”:自我中心意识下的情商缺失问题
  
  在“421家庭”中,难免会把孩子培养成家庭中的“小太阳”。许多情况下就是这样,我们在爱的名义下,正在渐渐地给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包括孩子,积累着一种心态――“一切为了孩子”。
  “一切为了孩子”这句口号是美丽的,但若有一天我们喊出“一切为了老人”,不知这一饱含着中国孝敬文化的说法会不会让人吃惊一次!或许,问题就在于此。
  所以,在家长的娇宠中,在孩子只要有需求家长就满足的状态下,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情景便为常见,如:吃饭的时候,家长围着孩子转;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家长在旁边做着随叫随到的服务员;甚至孩子有骑马的要求时爷爷就会“俯首甘为孺子马”,等等。久而久之,我们便会在不自觉中养就了孩子的“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意识。而且,那种未来走进其他群体后,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的“旁若无人”态度,也是从家庭、从此时开始的。特别是长大成人、走进社会后,只顾自我,不懂关注他人和了解他人,以及不会与他人相处的问题就显得极其重要。用格尔曼情商五项的概念表述,至少有着对“了解他人”和“管理他人”这两项的缺陷。
  面对这样的家庭教育问题,我提出了四种早期预防措施:
  1、从小给孩子构建尊老的态度。这要从父母的以身作则做起,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同时树立起老人的家庭地位,减少儿童因家庭人文环境滋生的自我中心意识,让孩子明白自己“只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个成员”。
  2、没进幼儿园之前就给孩子找伙伴。例如,有些隔代亲在看护孩子时,不敢带孩子与其他儿童接触,理由是安全,是怕别的孩子欺负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在这个强大的“保护伞”作用下,孩子就丧失了接触其他儿童群体的机会,也因此缺失了与其他儿童发生矛盾和处理矛盾的成长机会。等到了去幼儿园年龄时,已经构建了一种“儿童孤独心态”,于是,对其他儿童的接纳性就会出问题。
  3、少些“宝贝”多些尊重。不必统计,在中国儿童中用的最多的昵称就是“宝宝、贝贝和宝贝”,这在几十年前是没有的现象,是“富起来”和“独起来”的产物。然而,这样的称呼会有什么样的暗示效果呢?一位多年从事儿童心理教育研究的专家之言是:这会使儿童建立一种“唯我心态”。所以,我一直在呼吁:让中国的“宝贝”少一些,让我们别总把孩子太当孩子了!让孩子安静下来,用尊重和平等名字以及口吻称呼孩子,让孩子“踮起脚来和大人说话”。
  4、鼓励孩子的分享意识和助人意识。从小开始,从家庭开始,从餐桌开始教会孩子去分享,坚决不能因为娇惯孩子养成孩子“吃独食”、“享美味”的坏习惯。而当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食物给其他儿童分享之后,家长应该及时表扬,特别是孩子帮助了其他伙伴后,更是要予以充分肯定,以建构儿童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胃病”:不能吃苦、吃亏,吃软不吃硬的问题
  
  不能吃苦,这已经不是一代、两代人的问题了,而是在经济发达后客观条件下的社会问题,但终究这还是个问题,因为这样的意识会在儿童成长中对于处理困难时出现障碍。尤其是与其相关的就是不能吃亏的问题,以及只喜表扬不接受批评的“吃软不吃硬”问题。后者显然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富二代”、“独二代”的共性品质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也结合目前社会上教育理念的偏差问题,我提出四点校正或预防的方法:
  1、少些“浮夸”,敢于告诉孩子“你还不是最棒的”。或许是我们对“赏识教育”有误解,或许是“夸孩子”与“娇宠孩子”发生了“共振”,于是,充盈于耳的便是家长的解说:我的孩子就喜欢别人表扬。其实,谁的孩子不是这样啊?但仅仅是一个“夸孩子”就能概括了所有的教育方式吗?那种比表扬更高级的批评方式若一直没有运用到我们的教育之中,试想,当孩子长大后如何能够抵御“挫败”。特别是目前的流行语“我是最棒的!”这话对于鼓励孩子去表现尝试成功是没错的,可我们想没想到,如果孩子遭遇失败会如何?所以,我建议家长和教师在鼓励孩子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接受失败的心理承受力。
  2、不要事事都满足孩子。其实在襁褓中的孩子就会用哭声来征服家长,用哭声来达到儿童的欲望,而这时,或者再大一些时,家长都会用“孩子还小,不懂事”来注解问题,以及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无条件的满足。这就是症结所在,因为,不满足儿童的欲望就是让儿童“吃亏”了,所以,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便建构了儿童的“不吃亏”心态。以至于,后来儿童达到“要啥给啥”、“不给不行”的地步。就此,我的建议是,家长要学会坚持,有时尽管对儿童的比较合理的要求也要“延迟满足”。
  3、给儿童设计一些困难活动,让儿童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吃苦。实际上我们无法去刻意制造生活中的困难来让儿童学会吃苦,因为像禹州七岁儿童郭家宝在家庭变故下,独立撑起一个家,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的实例毕竟是个案,但这样的故事因为真实,所以对于儿童的吃苦教育还是有意义的。至于现在的一些致力于对儿童体训和体验吃苦精神的一些场地活动,我是赞成和支持家长带领孩子参加的,这是很有好处的教育方式。
  4、用家长的宽容行动熏陶儿童的宽容心态。这是一个给家长的建议,因为我在教育实践中深刻体会的是家长在这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最大。试想,如果家长不分大事小事都斤斤计较,不分场合场所都会与人去为一点点的利益去争执,这样的行为被孩子目睹后必然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心态,导致孩子在与人合作中不能吃亏,或许还一定要占一些便宜才能罢休。这样的品质势必会在儿童长大后,在与人沟通交流中出问题的。
  以上归结的“三大儿童富贵病”事实上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因为在我接触的家庭教育案例中不乏有许多一般经济条件的家长。有一位进城务工的家长说过一句话: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我不能再让我的孩吃苦了!这是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宣言”,而且是平民百姓中的“新生代家长”的心态。而这种心态若是付诸行动的话,便不是仅仅一个经济条件好坏的问题,实话讲,每个月用500元钱,加上一个溺爱孩子的心态,就足以惯坏一个孩子了!
  所以,我们研究“富二代”与“独二代”的教育问题,其意义并不止于此,而是关乎于整个社会家庭教育的普遍倾向性问题之所在。
  (作者单位:郑州宇华教育管理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59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