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借助影片《死亡诗社》探讨了文学尤其是诗歌对于青少年健康人格构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死亡诗社》 青少年人格 建构
  
  影片《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是澳大利亚籍著名导演彼得・威尔的力作。这部拥有众多观众的电影作品,虽不能说十全十美、尽善尽美,但无论如何挑剔的评论家也必须承认此片具有对人生、人性的深刻领悟与独到把握,有着对自由生命的执着追求、精妙诠释,有着打动人心、绕梁三日而不绝如缕的非凡魅力。
  任何一部优秀的、意蕴丰厚的文艺作品,其主题都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这部影片,有人定位为教育电影,有人定位为青春电影、成长电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种种定位足以说明此片内涵之丰富,主题之多义。也许硬要为某部影片归类不免显得有些牵强,特别是内蕴丰厚的作品,人们往往可以从不同视角得到不同的理解、受到不同的启发,得到不同的教益。本文仅就影片所表现的文学对健康、独立人格的塑造谈谈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人格”一词“personality”,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在古希腊语中原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所戴的各种面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义为“人格”。指的是“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价值观、情绪、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人格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类型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是“身体的成长、知识经验的增多,技能和智力形成,而且是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气质和性格等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独立、独创、独特
  
  影片中基廷是个文学教师,是引领孩子人生航向的“船长”。他一改传统教学只见分数不见人的弊端,利用文学善于塑造人的特点,将教育的中心放在学生的心理人格塑造上,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独创、独特精神的现代青年。
  基廷老师是现代教育的灵魂与化身,他幽默风趣、博学多才、睿智敏捷、心地善良、富有活力。在威尔顿学校里,基廷老师是一个“另类”,一个异数。当别的老师都在为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努力“奋斗”、不断扼杀学生个性自由的时候,他却相反,教育孩子们要独立思考、富于个性,活出一个有滋有味的诗意人生。
  基廷老师的独特体现在他几次有声有色的课堂上。每一次课,都让人耳目一新、精神一震、回味无穷。在课堂上,基廷不仅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品味诗歌、创作诗歌,他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去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看宇宙、看人生。一次课上,基廷老师飞身一跃跳上讲台,这一举动让每个学生大吃一惊。“我站到讲桌上,是想提醒我自己,我们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让孩子们试着自己站上去去观察,以此来告诉学生:不必摹仿别人,要尝试不同的视角,从中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次课给学生极大震撼,使他们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新的天地,与庸众告别。
  基廷本身就是一个诗人,他用“走路”这一司空见惯的动作作了一个生动的譬喻。他让学生排成一队走路,在最初的杂乱之后,大家的掌声、脚步声渐渐合拢,整齐划一。而他所要证明的就是顺从的危险和保持自我的艰难。他告诫学生要防止这种趋同的倾向,在趋同中,个性被抹杀,创造力被消磨掉,人生被淹没于平庸世俗之中。与此相反,基廷鼓励学生们勇于尝试、大胆探索,在众多可供选择的道路之间,要选择走得人少的那条,保持自我的个性,富有创造力,让自己的生命不同寻常。
  显然,基廷是一个敢于挑战传统思维模式,具有叛逆思想的老师。他在上文学课的同时,为学生上了影响深远、意义无穷的人生之课。
  青春在美丽的诗篇呼唤下渐渐苏醒,随着清脆的撕裂声,孩子们思想的束缚被基廷老师的锐剪割断了,代之而起的,是自由、性情、解放、独立。他们茁壮成长,成为一个个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现代青年。年轻人寻求着生命与青春的自由表达与言说。尼尔不顾父亲的反对,参加《仲夏夜之梦》的演出,追寻着人生的梦想;诺克斯一反平时的懦弱,冒着被情敌痛打和被杀的危险,追求自己的爱情;多尔顿利用自己当校刊编辑的方便,寻求自我独立思想的表达。青春在此时肆意地绽放,生命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年轻人在船长指引下勇敢地迈出了自己稚拙的第一步,尽管艰难,但毫不犹豫。他们不再是俯首听命的奴仆,不再是陷入生活“平静的绝望”中的行尸走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做一个特立独行的强者,做一个把握生命航船勇敢的船长,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智者,寻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路径:感受诗歌,品味激情
  
  诗歌,是人类美好情感的结晶,是人生丰富感受的尽情抒发,它与人生密切相关,与人类时时相伴。基廷老师不仅把诗歌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且在充满激情、智慧和幽默感的语文课堂上,以自己对诗歌的深厚造诣和独特感悟带领学生领略诗歌的无穷魅力,感悟诗歌的深刻内涵,唤醒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激发他们读诗写诗的强烈欲望。
  基廷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不同寻常,他吹着口哨把学生带到校史展览室,并用瓦尔特・惠特曼为亚不拉罕・林肯写的一首诗《哦,船长,我的船长!》作为开场白――隐含着基廷即是学生人生航船船长的导师角色。在校陈列室里,看着历届校友的照片,读着诗歌《劝少女们珍惜时光》,他诠释着诗歌的意味,为学生们讲解着时间的飞逝、生命苦短这一永恒的主题,劝导学生“抓紧时间”,“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基廷老师的第一节课便吸引学生关注诗歌、认识诗歌之于生活和生命的重要意义。
  为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强烈热爱和深刻理解,基廷老师接下来的教学方法更加令人震撼和感动:他用鼓励学生大胆撕掉教材前言的方式帮助学生摆脱学院派对诗歌鉴赏的误导,教育学生不要盲从,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欣赏文字与语言。从自己的亲身阅读中体会诗歌的美仑美奂。他坚信“我们必须学会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感觉。……现今所有艺术评论的目标,是应该使艺术作品――以及,依此类推,我们自身的体验――对我们来说更真实,而不是更不真实。”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莎士比亚,他惟妙惟肖地为学生表演莎士比亚的戏剧,将学生们从早已讨厌莎翁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在阅读中重新品味莎剧的乐趣与人生的况味。在看、听的感受中,学生们提升了个人的精神和思想品格,体会、感受到人生的真义。
  基廷坚信诗歌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类激情的创作,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没有激情也读不懂诗歌。写一首诗,就是抒发一段情感,表达一份思想,展现一种人生;而读一首诗,则是进入一段情境,品味一份哲理,感受一种人格。基廷老师用自己对诗歌的激情点燃了学生的激情,用自己对诗歌的独特感悟和不同寻常的教学方式,春风化雨般唤醒了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在诗歌朗诵课上,他以一个导师的丰富经验引导着自闭、内向的托德发出了“野性的嚎叫”,写出了生命中第一首袒露自我、释放激情的优秀诗篇。在基廷老师的感召下,学生渐渐学会了“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他们自发组织“死亡诗人俱乐部”,并以诗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在基廷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逐渐投入到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之中,他们仿佛吸取了大地的精华,不仅对诗句有了独到的理解,而且酣畅淋漓地释放出自己对诗句蕴涵的激情的感悟。
  
  三、旨归:寻找精神家园
  
  在现实生活中,文学逐渐远离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后工业社会、读图时代,人们还需要文学吗?我们需要享受、消费、宣泄、游戏、娱乐、消遣、高科技、数字化,没有文学丝毫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生活节奏。人们更喜欢看看消遣刺激的好莱坞电影,读令人发笑的漫画书,唱满大街流行的卡拉OK,跳自由挥洒的舞蹈,以此获得精神的宣泄与快感。在现时的利益和算计中,在高速的生活节奏中,文学,被现代社会遗弃了,已然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阳春白雪。
  告别了贫穷的时代,我们以为拥有了物质便拥有了世界,拥有了金钱便拥有了快乐,但人们越来越累,越来越虚幻,越来越轻飘。我们现实地、功利地、辛劳地生存,却缺少了幸福的感觉。倒是基廷老师的一句话,说出了文学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不管别人怎么说,文字和语言的确能改变世界”、“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好玩。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一切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诗歌正是这样改变了人,改变了人生,改变了世界。尽管诗歌不能为我们带来现时的功利,不能带来物质的财富,但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观、价值观,它可以使人获得幸福、快乐、充实、美妙的感受,可以让人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在影片中,在基廷老师和孩子们的世界里,诗歌无处不在,它不仅以前存在、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并将在今后指引、拯救我们的灵魂。只有在阅读、感受、理解、领悟诗歌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与世界、与自然、与宇宙、与本真贴近,我们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诗歌不仅是现代人精神解放的利器,自我寻求的途径,更应当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也许是影片要启发世人的吧。
  
  (宋 彦,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75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