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诗人、匠人宜兼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母语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最终目标就是育人之美,自然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条指向“诗人”,一条指向“匠人”。所谓“诗人”,是更倾向于对母语的一种感觉、感悟,是人文的、隐性的,是母语的精、气、神;所谓“匠人”,是更侧重于对母语的表达与运用,是工具的、外显的,是母语的技、艺、术。教学中,“诗人”与“匠人”俱得,才能落实好母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
  一、努力培育学生诗人之妙悟
  传统语文教学理论明确指出:人类的母语素养主要靠“习得”。所谓“习得”,就是在广阔的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吸收语言材料,潜移默化地发展自己的语言。大量诵读正是提供这种广阔的语言环境。但是,培养学生的灵性,仅靠大量读背是不够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言:“和经典作品(起码是优秀作品)对话,往返出入于作品的语言之间,吸收其中的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的精神素质;同时培养经典的优秀的语言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语言作品的鉴赏水平。对此不管不顾,似乎也是语文教学致命的缺陷。”
  在这方面,潜心建构诗意语文教育的王崧舟老师堪称典范。他执教《长相思》的教学片断时,在师生配乐齐诵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老师的朗诵边感受眼前出现的画面和情景,然后描述出来。不用说,王崧舟老师这一课,最是“培养学生诗人之妙悟”的典型。诚如《文心雕龙》“神思”篇所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二、努力培养学生匠人之手腕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谁也不会质疑的课程目标取向。但是,母语教学是不是在这一目标取向上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答案是令人失望的。吕叔湘老先生曾质问:“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言,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究其原因,我想,这正是学生从小在“语言文字――母语最重要的媒介”这片“海洋”里学习“游泳”的实践少得可怜!
  江苏管建刚老师“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革命意义深远!此“革命”,正是在引导学生做“专门的学问”――“一要懂得字义,二要懂得字音,三要懂得字句的排列法,四要懂得某字某句的音义对于读者所生的影响”(朱光潜语)。从这一角度看,管老师为我们打开了阅读教学的一片新天地。以写作为本位来进行阅读教学,无疑具有颇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努力探索。
  三、努力建设“兼得”之语文课程
  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它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诗人、匠人要兼得,就必须戮力改革,建设语文课程新体系。
  其一,课程实施的载体――教材,是实现“诗人”与“匠人”兼得的基础。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既然只是一个例子,为什么要让一篇篇课文承载这么多期许?何不让这一“例子”功能再单纯些,再体系化一些?因此,要让“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真正更有生命力、更有影响力,就必须为其打造一片适用之天地(管老师正在努力建设这一片天地),就必须重建母语教学的课程,特别是教材建设,打破“一本”化,让指向诵读与鉴赏、指向写作、指向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教材多元化。
  其二,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应该成为二者兼得的实践保障。现实的课堂仍然高唱着“昨天的故事”――教学目标依然模棱两可,学生主体依然被遮蔽。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有十余年时间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已基本被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比较深刻地理解与接受,但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却远远落后于这些理念。
  以五年级《落花生》一文来说,就内容而言,学生哪有读不明白的?可不少的教师仍然还在沉醉于“从文中来到文中去”,“从内容来到内容去”,趣味何在?意义何在?最近,我校一位教师立足课文最鲜明的一个点――“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然后将老舍先生写的《花生》片断引进课堂教学,把同属借物喻人典范的名作《桃花心木》片断以及古代同类型的代表诗词,《石灰吟》《竹石》等融进课堂教学,让学生非常深刻、鲜活地感受、理解他们从文中无法一读就明的语文魅力。紧接着,这位老师再次顺学而导,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种写作特色进行小练笔,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有积累,更有运用,实为“诗人”之妙悟与“匠人”之手腕俱得的一堂好课。
  更重要的是,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之一――教师,要有科学的课程意识,从课程理解到课堂实践,从目标定位到内容设计,都要以“兼得”为诉求,不盲目,不偏颇,使语文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责任编辑 罗 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84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