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抗击艾滋 责无旁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自1981年美国诊断出首例艾滋病以来,在人类医学史上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病种――艾滋病,从此人类与艾滋病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艾滋病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对待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特效的治疗药物,还无法根治,但可以有效地预防。只要我们认识其传染途径,懂得科学的预防知识,洁身自爱,就可以达到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目的。
  
  一、严峻的现实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去年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数为3950万;新增艾滋病感染者430万,全年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
  亚洲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已达860万。注射毒品、无保护措施的卖淫以及男性同性恋活动等高危行为,是导致亚洲艾滋病形势恶化的主要原因。过去一年来,亚洲的艾滋病形势呈现恶化趋势,新增病毒感染者数量达到96万。
  自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外籍艾滋病感染者以来,现已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4万,居全球第14位、亚洲第2位,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虽然近年来艾滋病工作力度大大加强,但新感染人数仍然在持续上升,疫情正在由高危群体向普通人群扩散,通过性传播方式受到感染的比例正在上升。
  
  二、责任一行动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起世界艾滋病日活动。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试图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对日益严峻的艾滋病问题的关注。此后每一年的这一天,全球各地都采取联合宣传行动,内容和形式多样,影响力也越加广泛,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系列性的活动。
  以主题为“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的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活动是在首都师范大学校园展开的。
  活动的当天,我们在学校主要场地布置、设立了宣传站。整个宣传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我们把多种宣传资料发给过往的师生。在我们的引导下,在丰富翔实的宣传展版前,许多人驻足观看;在“远离艾滋,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去”的长卷上,留下众多师生的签名,我们同时进行了为艾滋病患者制作的手工艺品义卖的活动。
  宣传活动历经数小时,冷风袭来,空中不断飘落残叶,使我们感受到了阵阵寒意,但每个人胸前佩带的鲜艳的红丝带却格外醒目、绚丽。红丝带是艾滋病防治的象征。作为宣传抗击艾滋病的使者,为了使更多的人得到关于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我们是在用“心”来参与这次公益性活动。
  
  三、抗击艾滋,任重道远
  
  艾滋病作为21世纪的杀手,对人类的威胁在不断加大,我们要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以广泛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以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抗击艾滋病的工作任重道远。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把自己懂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告诉他人。
  (一)感染者年轻化
  在2006年430万新增艾滋病感染者中,有40%为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平均每一天,全球都有5000名15-24岁的男孩和女孩感染上HIV病毒,平均每年新被感染上的男孩女孩总数接近200万。由此可见,年轻人群体是全球艾滋病疫情的高发区。
  向青少年宣传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在全社会开展性健康教育,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们知道,年轻人正处于性活跃年龄,若得不到正确、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在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手段的前提下,缺少自我防护、就难以抵御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更容易受到侵袭。
  我们在全社会倡导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是预防经性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树立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家庭观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路。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是艾滋病、性病得以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青年人要学会克制性冲动,过早的性关系不仅会损害友情,也会对身心健康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每个人都有权了解和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
  为了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的关注,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必须坚持不懈地教育青少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实施社会干预
  要为青少年设立一道防线。在保护青少年远离艾滋,免受艾滋病侵袭的同时,国家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干预措施的实行,阻断艾滋病病毒经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本身的健康和生命,也在危害着家庭和社会。因此,青少年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积极推广和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提倡婚前咨询和进行医学检查,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进行围产期检查。
  总之,要通过实行积极、有效、具体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
  (三)消除社会歧视和偏见
  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在社会上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帮助和治疗。
  在我国,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歧视和偏见仍然严重,既阻碍了政府抗击艾滋病政策的有效实施,也使大量感染者个人不得不隐匿其患病身份。这样一方面其本人得不到积极治疗和及时的关怀,另一方面,也无法杜绝其对后代的影响。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到消除一切与艾滋病有关的社会歧视的活动中去。我们应呼唤社会关爱、支持因艾滋病疫情受害的群体。我们应尽全力向周围有过危险行为的人进行宣传,使他(她)们自愿接受咨询和病毒检测,从而对自己负责;我们应当真诚关爱周围的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我们还应当坦率地同家庭成员和朋友们讨论艾滋病问题和安全性行为问题,明确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常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通过营造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和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同时普遍开展宣传预防,特别是对重点人群防护以及对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关怀和支持,消除社会歧视和偏见,使艾滋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抗击艾滋,关爱无限。在抗击艾滋病的工作中,“红丝带”这一病人的志愿者组织应运而生,它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帮助;唤起艾滋病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
  (本栏责任编辑 项 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85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