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到熟处情自悟,悟到深处情更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案例背景综观选入教材的课文,或多或少都是从“爱祖国”“爱自然”“爱人生”等方面来熏陶感染学生,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用一个字去概括,无外乎是一个“爱”字。“课文无非是例子”,千学万学让学生学会“爱”。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不会“爱”。多年的母语学习沉淀到学生内心深处的这份“爱”却变了味。如何让学生学会“爱”?如何让学生学会“说爱”?实践告诉我要引领学生学会“谈情”“说爱”,就要把爱落到实处,让学生去触摸,去体验,这样说起“爱”来就容易多了。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情”“说爱”
  案例一 在上《行道树》这一课时,我是这样用激趣来创设情境的。(出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请看幻灯片,你能告诉老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吗?
  生:树。
  师:树怎么会有眼睛、嘴巴,而且还露着笑脸呢?
  生:把树当做人来写。
  师:嗯,把树当做人来写。这时候的树就是人了。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棵行道树,你最想说句什么心里话呢?
  生1:离开了故乡,孤零零地来到城市,站在这都市的街道旁,我感到很孤独。
  生2:离开了故乡,独自一人来到这喧嚣的都市。虽吸着灰尘,吞着尾气,但每天迎接着第一缕阳光,我觉得非常自豪。
  生3:只身一人来到了现代都市,在都市双线道的马路边我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忙碌的人们能呼吸到纯净的空气。即使我们不被理解,我们也幸福着。因为我们懂得“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含义。
  教学反思一如此激趣,让学生瞬间变成一棵树,体验行道树的悲与欢,学生们发自内心述说着,人人都想来表述心中的情感,在情境中阐释他们的这份“爱意”,又何乐而不为呢?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入情。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是调动学生“爱意”的有力手段。可见,不经意间的激趣就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创设出让学生“谈情”“说爱”的情境,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爱意”。
  2.引进中介,激发学生“谈情”“说爱”
  案例二李森祥的《台阶》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满含深情地钻研教材,构思着文章的教学流程。因为我相信学生也会和我一样喜欢《台阶》,于是我抓住“文眼”作为解读的切入点,设计了“踏上台阶,走近父亲;凝望台阶,感受父亲;回首台阶,理解父亲;移情台阶,倾诉真情”这样的教学程序。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后,我心想肯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出乎意料的是上课后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对“父亲”形象的反应是漠然的,“父亲”的形象在学生的眼中成了“捡破烂”的了,丝毫唤不起学生内心情感的涟漪,本应受到尊敬的灵魂却只是换来漠然的一笑,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原来文章蕴涵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意蕴比较抽象、深奥,再者文中所描述的落后的家庭经济条件距离我们的学生太遥远了。“90后”的十三四岁的孩子因城乡、知识、阅历的差异,学习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应该对症下药。于是在另一个班级的授课中,我做了一次新的尝试。环节与第一次执教时差不多,只是在上这篇文章之前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1)回家与你的父母聊聊你们的爷爷是怎样建房子的。(2)爷爷用了多长时间筹备,又用了多长时间建造完成。第二天上课时就让学生交流《爷爷造房子的故事》。下面是这一环节的课堂实录。
  师:听爸爸讲爷爷过去造房子的故事,我们肯定知道了爷爷的许多“秘密”。下面我们请同学来讲一讲!
  生1:我听爸爸说爷爷造房子很不容易。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因为原来居住的房子被大水冲走了,所以爷爷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开始盖房子。那时盖房子用的材料是木材和黄泥。为了省钱爷爷步行到几十里外的偏僻村庄买木材,用肩膀一根一根地扛回来,双脚起了泡,双肩被磨破了,甚至腐烂了……
  师:哦,爷爷用双肩造起了一座房子。我们感动于爷爷的坚持!
  生2:我听爸爸讲我爷爷盖房子也是挺不容易的。我爷爷依靠前几年积攒下来仅有的500元钱,开始筹办砖块、泥沙、水泥,可盖了第一层500元钱就花完了。于是爷爷东借西挪坚持盖起了三层楼房,当时在村里可是第一位拥有三层楼房的人。可拥有房子后,爷爷没有笑,爷爷也不会笑了,因为巨额的债务压得爷爷喘不过气来。向亲戚朋友借来的钱,爷爷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还清。还清了债务,爷爷又准备给这座10年前就盖起的楼房粉刷。听爸爸讲,粉刷结束之后爷爷才轻松地舒了一口气,才微微地露出了笑容。
  师:是呀,债务压得爷爷喘不过气来。爷爷憋足了十几年的劲换来了一座小洋楼。
  生3:我听爸爸讲我爷爷盖房子也是很不容易的。养兔、养羊、养牛……一年四季从不间歇。爷爷为了多割一些草回来喂牛,常常要到离家好几里外的深山老林里去。尤其是在大冬天时,草更是少之又少。为了割到草,爷爷要到悬崖峭壁上割一种叶子像锯子一样的草,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听爸爸讲爷爷从不叫苦,他就这样一天到晚、一年四季劳累着。爷爷就这样筹备着盖房子……
  师:心中有信念,所以再苦再累也心甘!这就是硬汉的本质!
  ……
  师:是呀,太多的故事让我们感动,太多的执著让我们敬仰……今天我们请李森祥作家也来讲一讲他父亲造房子的故事,相信大家会发现他的故事和我们刚才讲述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让我们“踏上台阶,走进父亲”……
  就这样学生讲着自己爷爷的故事,聆听《台阶》的故事,他们理解了“父亲”的艰辛,因为此时的“父亲”仿佛成了他们口中的“爷爷”了,作者李森祥所演绎的“父亲造房子的故事”几乎成了学生口中“爷爷造房子的故事”了――他们入情了!他们浸染在作者所营造的情感世界里了。如此引进,调动了学生“想说”的欲望,触发了他们感动的情愫,于是他们滔滔不绝地进入了“谈情”“说爱”的情境,可见“感人者莫先乎情”!
  教学反思二 第一次教学失败的原因在于我太急了。我急于想把自己受感动的情愫一股脑儿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和我一起感动。为了教学而设计环节,却忽视了学生阅历、知识的差异。难怪学了文章之后学生的反应是冷漠的,教学陷入了可怕的僵局。第二次教学,我在正视失败、反思失败的前提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出发,“创设美、智、趣的教学情境,缩短教学内容和学习者之间的距离”[1],用爸爸讲故事的方式,引进了“爷爷”这位中介人物,拨动了学生与爷爷之间的亲情之弦,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起感动的桥梁,所以成功地解读了“父亲”,邂逅了许多文本之外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父亲”的形象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脑中了,他们解读出了“岁月无痕,父亲永恒”“落空的灵魂在哀怨”等独特的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皆关情。一篇篇课文都是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作者的“情”。“情”之萌生离不开“境”,要解读作者之“情”,就要融入文本之“境”。走进文本的字里行间,方能领悟作者的情感;用作者的情感来培育学生的情感,方能提升学生的情感;当学生心中流淌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邂逅时,方能让学生的情感冲动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感谢“爷爷”这位中介,让学生学会“谈情”“说爱”。他们用自己的真实体验来反观作者的情感,用作者的情感来提升自己的感悟,述说着对亲情的感悟,提升了自己对真情的守望。
  3.朗读玩味,触发学生“谈情”“说爱”
  “学习语文,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是读。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速读还是慢读,是粗读还是精读,总之是先要读。可以说,没有读就没有语文学习。”[2]《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美文就应该美美地朗读,细细地玩味。朗读方法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法。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感性的声调起伏中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深层信息,让学生动情。好文不厌百回读。学生朗读文本的细心与童心,你不能不被他们感动着。
  案例三 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学生被那个8岁孩子的故事感动了,在品读语句中,他们调动了自己的情感,读出人物的思想来了。他们在品读“‘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一段时发表了如下看法。
  生1:“再见”一词写出了朋友“扔”下“我”时果断的情景,应该读出果断的语气,呈现出玩伴的“不够哥儿们”的意味。
  生2:“再见”一词写得富有幽默感,应该读出风趣、调侃的意味,体现出玩伴“逗我玩”的情趣。
  生3:“再见”一词暗示着其他孩子对“我”的讽刺和嘲讽,应该读出“不怀好意”的语气,嘲笑“我”的胆小。
  ……
  正是通过如此反复朗读玩味,调动了学生沉睡的情感,在抑扬顿挫的声调起伏中读出了自己感动的情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的朗读玩味,把大作家的文章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积淀。
  教学反思三 读到熟处情自悟,悟到深处情更浓。文学教育的实质就是“以形象化的语言材料来感染、熏陶和发展学生,使人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以形象化,而不是抽象说教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升其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
  可见,通过反复的朗读玩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哈姆雷特”都有自己的情感倾向,都有自己的动情点。现代阅读论认为:“阅读对象是作者言语行为的成果,阅读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领悟其言语发生的特征和技巧,而不是仅仅让读者沉浸到文本所营造的情意空间中去,既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
  4.落笔小处,传递学生“谈情”“说爱”
  案例四 在上了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爱国思乡”为主题的新诗之后,学生感受到“爱”的表达不需要豪言壮语,但要落到实处。爱一草一木可以是爱国的体现,爱长江黄河也可以是爱国的体现,爱祖国的语言、爱祖国的文字亦是爱国……把“爱”化大为小落到实处,从小处落笔,于是学生拿起笔抒写了他们心中对班级的爱。
  生1:天阴了天黑了
   风开始肆虐星星开始放哨
  空气弥漫着寒冷冷风布满黑夜
  唯有教室那方空间唯有教室那方空间
  依然温暖依然明亮
  小小的灯小小的灯
  照亮了课桌带来无限温暖
  于是荡漾着丝丝温馨于是升起一个太阳
  生2:我爱班级。我爱班级的桌凳。无论是残损还是完整。轻抚那残损的一角,感觉岁月的印记像绸缎一般从指间滑过……
  我爱班级。我爱班级的墙报。无论是素雅还是华丽。凝视那素雅的一版,感觉优美的画面从指间蹦跳出来……
  ……
  教学反思四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的表达方式有千千万万种,充分挖掘教材中感人的情感因素,把爱落到实处,从小处落笔,让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情感美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学会表达这份爱的欲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界定“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有: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3] 由此可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因为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了。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可见读到熟处情自悟,悟到深处情更浓,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领学生走进“爱”的世界,让他们“谈情”“说爱”“抒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的爱国家、爱父母、爱他人、爱弱者等“爱”的情感的锤炼,最终成就了一颗颗善良的心,塑造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情有义的真性情的人!
  (作者单位:朱晓瑜,温州实验中学;李钰琰,泰顺县罗阳镇第二中学,浙江 温州,325000)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素质训练方案[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3]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90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