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定位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研究性学习发展的原点在课堂教学,在学科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这就需要给学科研究性学习一个准确的定位:即它本是一种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研究性学习归根结底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层面,落实在学科教学中。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语文学科;定位;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026-03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种新理念,在我国引起一场新世纪初的重大的课程改革运动。在近六年的实验当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任何活动课程归根结底都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层面,落实在学科教学中,否则,势必会造成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严重脱节,最终导致研究性学习因缺乏学科的支持而流于形式。所以,近些年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上,都开始重视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在整个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研究性学习必须走进课堂,走进各科教学。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从教学的角度,有研究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课程的角度,有研究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社会、自然、自我的有关课题进行研究,以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其个性达到健全发展的活动。本文认为,对语文研究性学习可作如下的理解:
  第一,研究性学习是特定于学生学习领域的一个专门概念。学生所研究的问题一般是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体验以自我探究的方式去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并非像科学家那样从事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它的内涵具有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广义到狭义的渐进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研究型也逐步增强,年级越高越切近狭义研究的内涵。
  第二,研究性学习不是狭义上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而是主张让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去对待所有的学习对象、以探究的方式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包含与之相应的课程结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指出,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本文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具体表现为:
  1.问题的探究性――能体现探究的意图,有明确的思维目的。
  探索与研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人类正是在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究中获得发展的。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对外在世界充满着强烈的新奇感和探究欲。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整个过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试图综合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正在研究的问题,知识在他们眼里,不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内容,而是相互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而学习在他们眼里,不再是被动接受现成的东西,而是依靠他们的意志力,通过独立地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恰恰满足了学习者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符合教育意义上的教育规律。它的探究性主要表现在以探究的格调组织学习,学习是以非结论的形式实施的,没有既定答案,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切身体验和感受。这种让学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事物本质的活动,赋予学习过程的思维活动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2.心理的期待性――能有探究的兴趣,抱有研究的态度,具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针对“接受性学习”提出的,是对“接受性学习”的补充和改进,主要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它更突出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学习成为教师包办的“产业”,教师包揽了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的制定以及评价,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如何评定,全凭教师决定。这样,学生处于极端被动的地位。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于问题研究的地点、时间、场所、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信息资料查询、结果处理等环节上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已有经验、能力水平和研究需要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设定适合于自己的研究目标。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主动探究中或在指导者的启发、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悉心观察、主动发问、积极思索、自主选择获得知识经验和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运用原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促使原有的知识在探求中得以周转;同时他们获得的知识越多,又会产生更多不理解的东西,于是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对新知识的追求也就更加迫切,知识的运用也就更充分。也就是说,这种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得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从而主动地去获取它。
  3.环境的开放性――能有研究的意识,合作的精神,提出独立的见解。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式学习,这不仅在于它跨越了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还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1)学习时空的开放性。研究时间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研究空间由课堂扩展到社会,由面向书本转为面向社会、面向生活。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学生们可以走出课堂,从体验生活和归纳生活的角度去认识自然现象,触及社会问题,关注生命价值,探讨他们所关心的、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2)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预先规划设置的特定知识体系,而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可以是学科知识,可以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是社会综合性问题。(3)学习方式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完成,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完成。另外,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是弹性的,可以在课内解决,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可在一周内完成,也可以在一学期甚至一年内完成。(4)学习结论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事先并不确定唯一正确的结论,允许最后结果不同,充分利用学生的发散思维寻找、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由于研究性学习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的基础上,使学生处于一种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为重要。
  4.研究的过程性――注重感受和体验,经历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与接受性学习只重视学生结果的目标不同,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并不在于学生能够获得多大的研究“成果”,而是注重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实亲身感受和体验,并按“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需要指出的是,研究性学习具有过程性的特征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视学习的结果。这种重过程是针对以往的传授学习过于重结果而言的。过程和结果之间本来就具有不可分性,一方面表现在结果只能在过程中实现,另一方面表现在只有结果才能积极地引导和促进过程。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学习体验的过程,还必须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的结果,要把学习的结果和前人的经验进行比照,从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违背认识事物的规律,才能达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作为专门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和学科课程既有根本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比,在功能、内容、方式等方面都有着质的不同。研究性学习课程着重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内容来自自然、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方式主要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为主;而学科课程则以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应的能力为主,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主体,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尽管存在着这些质的区别,但是他们并不对立,在二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学科课程为研究性学习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课程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科知识的重组,活化知识结构,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我们强调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不否认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导致在当前的教育状况下不可能完全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研究性学习,但也不能因为害怕囿于“学科”而否认学科课程在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主渠道作用。否则,只会从固守学科的极端走向不要学科的另一个极端。正如区培民博士所言:“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结合点、交叉处,或许正是研究性学习在目前教育情境中得以大面积实施/研究有效/师生有积极性/教学有价值的一条捷径。提倡完全脱离、避嫌于学科课程教学,认为使之游离于学科课程教学与学科教师之外,不仅不切合教育实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导致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失控,教师职责踏空。” [1]
  针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在理清研究性课程与学科课程关系的同时,我们必须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即“它本是一种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2],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它的主要任务。研究性学习只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实体”存在,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使命,它还应该成为“非实体形态”存在于所有教学活动中。它必须也必将走进课堂,走进各科教学,这是毫无疑义的。教育实践也证明,在当前基础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每周2~3个课时的专题研究课,是很难奏效的。只有研究性学习从专设的课程形态变为一般教学形态时才会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都必须以学科为基础,因此,各校应进一步拓展理念,渗透扩张,着力构建以各科教学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区培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魏所康.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薛春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95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