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期话题:让教师诗意地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策划人语:面对冷漠的现实,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归隐之心。海德格尔也喊出了“人,诗意地栖居”,他强调生活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中来的,因此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必须以在生活世界中生存的人为基础。诗意,本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命题。一个读者给我打来电话,问:“怎样通俗地理解‘诗意地成长’?”我说:“通俗地说。诗意是指一种生存生活状态,一种理想的生存生活状态,一种审美的生存生活状态。我们每天面对琐碎的生活,每个人不可能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如果换个角度,把这些工作看作我们喜欢的事情,多一点兴趣,多一点快乐,多一点审美,也许这就是我们说的‘诗意’。”教师的成长是学校成长的基础,是教育成长的前提。说到底,教育的关键就是人的问题,而教师就是这个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太多的制度,我们已经规定了太多的纪律,然而。可否从诗意的角度来考虑一下教师的成长呢?
  
  教师成长有一种境界叫诗意  王 静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也应该有一种诗意的境界。这种境界的形成,从外部来讲,首先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这种环境应该以教师自我发展为主,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充分考虑教师自我感受。充分激发教师内驱力;而作为教师自己,也完全可以在理性中轻松地活出自我精彩,展示聪明才智,升华人生境界,感受成长幸福。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诗意地成长?
  一是注重沟通合作。做一个人际关系融洽的老师。在2002年微软教育论坛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拿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打了一个比方:“如果举行编程比赛,一个清华学生对一个麻省理工学生,我赌清华赢;双方各出100人,我可能要偏向美国赢。”这个故事说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学生之间合作意识的培养。我认为,要教会学生合作,关键是教师要学会沟通与合作,特别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行业之间、学科之间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取长补短,同心协力,互携互助、共进双赢对于教师成长与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植物界有一种“共生效应”,即某种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枯萎死亡,而与另一种植物一起生长时两者都会生机勃勃。教师之间合作得好也可以产生这种“共生效应”。因此,我感觉到,良好的合作既有利于保持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同时,还能弥补缺陷,积蓄能量,有利于教师个人事业的成功。
  二是注重学习提高,做一个知识素养高的老师。关于学习的意义,古今中外论述很多。作为教师,我曾多次参加过区教育局组织的有关业务培训,我深知学习对我成长的意义。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再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职位,但我始终认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不过时,学习应该成为教师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很赞成“要使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的说法,而且,我理解的这“一桶水”,它不应该是静止不变的,而应该是不断注入新知识、添加新信息的一桶活水。作为教师,特别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需要经常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远离庸俗,滋养心灵。同时,作为教师,我不赞成死读与苦读,我最崇尚快乐地学习。1922年,梁启超在南京大学为暑期学员作演讲,题目是《学习之趣味》。他说,他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划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为“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零了。
  三是注重反思提炼,做一个富有思想智慧的老师。反思就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回顾思考,提炼出教师的看法和思想。这是教育思想和智慧形成的重要途径。但从现状来看,这也恰恰是目前我们最为缺乏的。现在的一线教师大多数工作量比较重,不少教师日复一日陷在备课本里、作业堆里、试题海里,忙于应付各种检查、考试,还有年复一年简单重复的公开课、观摩课等,耗费着老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我们许多教师很少有反思实践的机会,教学工作也就成为一种毫无新鲜感的简单劳动,因此不少老师总是感觉累,却无法改变自己的状态。即使有一些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也不能及时得到总结和提炼。作为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思考者应有的境界,只有坚持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相互借鉴中反思,我们才能迅速成长。
  
  给教师的成长添点诗意  黄承惠
  
  “让教师诗意地成长”,隐含着两层意思:既要引领教师“成长”,还要富有“诗意”。如何理解“诗意”的含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诗意”一词,既包涵着对管理者人格修养的要求,又包涵着对管理者能力和水平的要求。
  
  充满爱的校园是教师诗意成长的土壤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其实,在学校这一个小天地里,“只要校长多献出一点爱,校园将变成欢乐的海洋”。因为校长的爱感染着教师,影响着学生,辐射到整个校园,所以校长要善于用自己的爱关心教师,呵护学生,营造宽松氛围,让教师轻松愉快地工作,使孩子快乐、幸福地学习。当校长每天清晨第一个站在校门口笑容可掬地迎接前来上班老师的时候,一股暖流会浸润到老师的心田。当教师过生日时,校长发出一个短信,送上温馨祝福的时候,这种充满人性的关怀总会激励教师忘我工作。在一个充满爱的校园里,教师的工作是愉快的,生活是幸福的,成长也就充满着诗意。
  
  信赖与激励是教师诗意成长的甘霖
  我从来不主张检查教师的备课资料。学校组织教导处对每一位教师的备课本、听课笔记、听课本进行检查其实是对教师的不礼貌。我主张每期期末,把所有教师备课资料装订成册,然后收藏到学校图书室,当作学校的教学资料,供每一位教师借阅。这既体现了领导对教师莫大的信赖,也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每期期终我们组织教师民主评选一些优秀的备课资料作为样板,激励大家互相学习,也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开始我还担心有些教师因此会放松常规工作,然而,教师们并没有因为学校常规检查少而放松了备课,反而激起备课的热情,还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因为教师把备课当作自我完善和提高的途径,不再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而备课。他律不如自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天天走向完善,教师的常规工作也一天天走向规范。看到教师那一本本划着红色波浪线,工工整整的备课本,我不知这算不算教师诗意的成长,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一切源于学校对教师的信赖与激励。
  我常常与教师谈读书的话题,要求教师多读书、勤读书,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我曾给教师讲过金庸“耐得繁华”的故事:金庸先生身为报社大老板,白天事务缠身,只好晚上写作,每天竟能写出多达千字的文章和千字的评论,并且一写就是20多年,写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煌煌巨著。金庸的故事激励我们:人生的夜空不总是烟花璀璨,请研夜为墨,泼洒人生更深沉豪放的夜耕图吧!   我要求每位教师两种刊物即《人民教育》《湖南教育》必读,且做好读书笔记。每次例会时邀请部分教师宣读自己的读书笔记,对好的读书笔记装订成册,作为学校内部资料保存,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有些害怕写作的老师经过长期阅读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发表了论文,尝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包容与耐心是教师诗意成长的阳光
  人总有年轻的时候,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年轻的时候需要一缕温暖的阳光,才能走出低迷的现实,登上幸福的彼岸;犯错误的时候也需要一缕和煦的阳光。拨开心灵的迷雾看清远方的灯塔。这一缕阳光就是他人的包容与尊敬。
  曾记得十多年前在塘市中心小学一次公开课比赛,一位年轻的教师刚从师范毕业,讲了一首古诗《枫桥夜泊》。他大概只讲解十多分钟,就结束了新课,无所事事,不知所措。评课时老校长看出了他紧张的神情,第一个发言说:“小张,你不要紧张,其实你的课上得很好,表达清楚,教态自然,我年轻时可比不上你。”老校长没有提出半点批评的意见。那天下午,我看到老校长与小张一起在散步谈心。下学期,又到了公开课比赛的时候,这位张老师还是选择了古诗教学,他声情并茂的讲解和与学生互动的情景,把所有的听课老师都带入了诗情画意的境地,老校长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结果这一堂课评为学校一等奖。第二年,张老师代表学校到县里参加语文课比赛,还是上古诗,他的激情、他所营造的诗的意境折服了评委,他获得了县一等奖。
  因为老校长的包容与耐心,点燃了年轻人奋进的激情,也促进了他快速成长。
  
  教师的成长首先是道德人格的完善  张建斌
  
  目前我们讨论得更多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事实上比教师专业成长更为重要的,应当是教师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所解决的是教师业务素质问题,教师的道德人格的完善所解决的是教师师德魅力的问题。
  崇高教育理想是教师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的思想基础。没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就没有方向,没有追求,没有创新,缺乏自我成长规划和努力,缺乏生命的活力和执着,缺乏竞争的胆识和智慧,只是重复一成不变的基本劳动,只是遵守简单机械的常规。只是把教育当作养家糊口的手段。一个具有崇高教育理想的教师懂得享受成功的喜悦,懂得反思失败的教训,懂得修正教学行为,懂得追求理想的彼岸。崇高的教育理想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执着。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与实践,对个人事业境界的定位与追求,对具体教学行为的反思与提高等方面。惟其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教师对其从事的教育事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才是坚定的、牢固的,其道德习惯才是善意的、有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崇高的教育理想实际上是构成教师从教的一种行为动机。教师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高尚的教育行为动机往往来源于相应的教育理想。教师如果根据个人的“自然愿望”出发,那么在备课、讲课、组织学生等各种教学活动中可能会尽量少耗费精力。得过且过,如果从崇高的教育理想出发,从学生和教育的根本利益出发,教师就会热爱教育事业和关心每一个学生,把自己个人的全部知识能力和魅力用于为学生服务。并做到尽职尽责。
  端正教育态度是教师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的核心内容。作为教师很容易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而事实上教师的教育态度也是一个教师自身成长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有一种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应该具有能够摆脱物质诱惑、耐得住寂寞的品质。对待那些能引起人们混乱的事情常常要能保持超然、平静的态度,能够找到自我克制的方法,找到使自己保持平静和安详的方法。这样的教育态度要求教师不以一己之功利得失为念,而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念;不以一时的成败荣辱为念,而以一生的事业成就为念;不以考试的优劣褒贬为念,而以成长的喜怒哀乐为念。有人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心理测试,发现学生喜欢的好教师有四个共同特点:一是上课认真,声音洪亮,语言清晰、活泼、生动、幽默、有趣,书写工整,不拖堂;二是对人和气,没有架子,没有偏见,当学生有错时不恶语相向、讽刺挖苦,而是循循善诱;三是批改作业认真细致,热心为后进学生补课,百问不厌;四是以身作则,亲自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上述来自学生的好教师的四个共同特点,可以看作是正确的教育态度的具体表现,是构成教师道德人格自我完善基本修养要素。
  优良的心理品质是教师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的主要保障。南京市一项调查表明,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或教育行为不当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困扰和障碍的“师源性”心理问题正悄然增加,成为所谓的“师德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少是由于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由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教师作为未成年人心理环境的“重要他人”,他们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地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可以说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而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对自身的师德成长、专业成长亦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到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益,关系到学校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教师没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绝谈不上道德人格的完善和专业成长,因此。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教师道德人格自我完善的主要保障。
  
  让和谐校园成为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 王常龙
  
  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发展就会受到阻力,就难以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我们以“依法治校,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和谐环境育人”为宗旨,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校园成为教师们成长的精神家园。
  完善的教育设施,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而且也是教师发展的乐园。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面墙壁、每一棵树、每一盆花都成为激励学生成长的好教材,校徽、国旗、校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时时刻刻鞭策学生热爱祖国,牢记国法校规,为中华之富强而努力读书;专业特色的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处处提醒学生该学什么,该练什么,并为学生提供刻苦钻研的场所;艺术节、校园网、英语角、校报、作品展等给予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校园内形成特色的、和谐的、健康的育人氛围。
  秩序良好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而加强管理又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措施。学校首先要加强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各部门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公平的原则构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如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案、教改方案、奖教奖学方案等。围绕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评优、职称晋升、财务收支等,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教代会制度,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校园环境,从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在校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蓬勃的学习气氛和昂扬的拼搏精神。校 长应以和谐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引导教师成长,校长应任人惟贤,身先士卒,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实施集中领导,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和谐统一,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合理、合法,坚持原则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感情、利益、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调动所有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各自管好身边的人和事。
  古人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感人心者,莫始乎情,莫先于义”。对知识分子的管理,只靠行政命令、规章制度是不够全面的。因为教书育人的工作,需要教师极高的自觉性,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自觉性主要表现于教师思想、情感和精力在工作中的投入,要使教师积极投入教学之中,必须让教师处于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中,领导者与教师之间感情融洽,从而达到教师乐于接受任务、自觉完成任务的目的。因此,领导者要时刻把教职工摆在主人翁的地位,坚持民主办校,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到处处为教师着想,为教职工多办实事,营造融洽“人和”的良好氛围。领导者要做教职工的挚友,成为他们的“知音”。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使命,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须和谐,学生才有好的成绩,教师也会较快地成长。首先,学校各种教学安排、教学活动。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的身心成长一致,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又要为学生“学”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如必备的学习设施与材料、良好的条件与氛围等。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做好服务工作。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对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措施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设置等进行合理调控,使之积极地回应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要求。第三,以“爱”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爱,是教育的前提。因为有爱,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无私的奉献帮助学生。教师的情感,教师的举手投足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时每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的每一份评语、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学生成长的及时雨和催化剂,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学生对教师充满感激,心悦诚服,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关爱和宽容中自觉学习,自主管理,以《中学生守则》为活动准则,积极开展“文明班”、“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评比活动,不断完善自我,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共同打造和谐校园。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校园的和谐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二者兼得,这才是学校管理者的高明之处。
  
  在诗意的成长中焕发激情  刘明长
  
  如何让教师亲身体验到教育工作的快乐和幸福?如何让教师深切感受到“教育是一项充满阳光和诗意的事业”?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为教师营建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必须成为管理走向人性化的首要目标。
  让教师们飞扬理想的激情。朱永新说:“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他会把教师作为一个事业。”作为校长,不但自己应该是一个有着理想追求的教育者,而且应该是点燃教师理想光芒的人。从2000年开始,我校着手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然后通过参与修改、集体讨论、个性解读、反复宣讲等活动,将发展规划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同愿景。学校各部门根据发展规划制订三年工作目标和学期工作计划。同时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理想与需要,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计划。我们称之为学校工作目标系统,实则是校长引领教师树立崇高教育理想的发动系统。几年后,青年教师谭春艳、李虹相继成为省级教学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她们在表彰会上对学校领导充满激情地说:“感谢学校领导帮助我们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扬起理想的风帆,我们才有了奋发努力的目标与动力,我们才有了成功达到理想彼岸的激情。”
  寻找课堂教学的创造激情。课堂教学点将,同课异构,教学反串,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我校经常开展。近几年,学校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派教师去长沙上海的名校跟班学习,组团上北京下广州跑南京去杭州聆听全国名师的精彩课堂,青年教师几乎人人都参与过这些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教师重建课堂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寻找课堂教学的创造激情。课堂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是师生教学生活的主环境。课堂理应成为师生真情交往、快乐体验、激情流淌、诗意成长的“乐园”,而不是单调枯燥、沉闷压抑、无聊乏味、紧张恐惧的“失乐园”。教学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流程,教学是教师常教常新不断创造的过程。去年年底,学校政教处调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其中有一项是要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些老师的教学。结果深受学生好评的教师比前几年大大增加,学生说出了很多的喜欢理由,比如教师幽默、说话有激情、教学方法多、对学生有耐心等。
  享受职业生涯的成功激情。作为校长,我们不仅要喊出“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口号,我们还要响亮地喊出“让教师享受成功的激情”。惟有成功的教师才能培养成功的学生。学校要为教师充分创造成功的机会,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使教师在成功的激情里展开理想的翅膀,飞翔在诗意的天空。每年的教师节,我们学校都要举行盛大的表彰大会。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经自我申报、学校考核而获奖的教师将走上领奖台,校长和家长为他们颁奖,少先队员为他们献花。为了让更多的教师体验到成功。我们分别为不同工作岗位、不同教学业绩的教师设置了不同的奖项,比如班主任可以申报“育人奖”,后勤工作人员可以申报“服务奖”,管理人员可以申报“管理奖”,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比赛成绩突出的可以申报“创新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的中老年教师可以申报“敬业奖”,自学刻苦的教师可以申报“勤学奖”,每位教师可以同时申报两个奖项。每年获奖的教师达三分之一。鼓励教师追求卓越、享受成功,学校还有很多措施,比如奖励教师优先外出学习考察,奖励教师职称提前破例晋级等。
  焕发健康生命的激情。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先从尊重生命健康开始。然而在各种媒介的报道里,教师健康堪忧的调查报告屡见不鲜。因压力过大、负荷过度、心理焦虑等因素而病患缠身的教师比例居高不下。2006年上学期,我们学校女教师的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有五个女教师因为重感冒请假,三个女教师喉咙沙哑不能讲课,一个女教师做了喉结手术。一个拖着病弱之躯的教师如何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一个没有健康生命的教师怎能焕 发出工作活力?没有工作活力何谈诗意地工作和生活?学校买来了健身器材武装了一间高标准的教师健身房,学生的课间操改为下午师生共同锻炼活动,男教师每天下午训练篮球。学校每年为女教师进行身体全面检查,制度规定教师不准带病坚持工作。这一系列的教师“健康行动”增加了教师的锻炼时间,提高了教师锻炼的兴趣。增强了教师的健康意识。
  
  校长应该引领教师团队诗意地成长  李德庆
  
  一次,美国知名学者麦克尔・波特在给中国国企高层主管培训时说,企业管理的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让员工把事情做规范,第二层次是让员工成为该职位上的专家,第三层次是让员工感受到工作是一种生命历程。感受到生命因工作而快乐。从这里可以看出,第三层次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即让员工诗意地成长。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二者在目标和手段等方面又有很多相同之处。参照麦克尔・波特的理论,我们认为学校管理也同样存在着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让教师按部就班把事情做规范,第二个层次是让教师成为专家型的教师,第三个层次是让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诗意地成长。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和动力。那么校长应该如何引领教师团队诗意地成长呢?
  让教师们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是教师们赖以生存生活的地方,学校今后如何发展,前景怎么样,这些都是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让教师们与学校一起成长,只有这样,教师们才会感觉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才能激发出工作与生活的热情。因此,在制定学校发展的规划时,应该发动教师们的广泛参与。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教师们对于学校的发展是相当有热情的。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地引导和利用教师们的这种建设“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常说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相信他们、尊重他们、依靠他们,学校的发展就会更快更好。教师们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形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开教师大会讨论,也可以向教师们征集方案,还可以采取个别教师访谈,等等。共同愿景是团队奋斗的坐标和努力的方向。只有当教师参与了愿景的规划,并把学校的发展愿景与教师个人的成长规划结合起来,内化为教师的个人愿望时,这样的“愿景”才会激发出教师的生命热情,从而促进教师的团队合力。
  为教师团队建立合理的成长目标。成长目标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在学校里,校长应该为各类团队确立一个合理的成长目标。所谓目标,就是一定时间内能够达到的成效。因此,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既要充分考虑个体的具体情况,又要准确估计整体的实际水平。只有这样,制定的目标才能适合团队的生命成长。在以往的一些学校管理中,教师团队也制定了这样那样的成长目标,但这些都是各团队为制定目标而制定目标,应付的成分过多。因此,校长必须抓好教师团队的成长目标,紧紧扣住教师的现实需要和具体情况,为教师合理地制定成长目标。制定目标是培育团队精神的过程,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展示团队精神的过程,更是各位成员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有助于学校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以制度引导教师团队的成长。有人说诗意地成长,就是自由自在地成长,制度似乎限制了教师们的自由,有了制度,教师的成长似乎就不“诗意”了。这种论调听起来好像不无道理。但细细想起来,其实又是一种悖论。正如我们说,自由总不可能是绝对的,自由的原则就是不能妨碍别人的权利,就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事。因此,制度不仅不会阻碍教师诗意地成长,而且制度还有助于教师诗意地成长。不过,我在这里要强调制度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制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此种制度对于教师团队怎么引导、引导什么的问题。例如,我们制定学校教研制度,主要不是为了防止教师在教研中的失误,而是要通过制度来鼓励教师广泛的参与,要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奖励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再如,我们制定考勤制度,主要不是为了惩罚教师的迟到、缺席等问题,而是要通过制度来引导教师们工作的自觉性。如果我们以教师的个体成长来制定制度,而且把这些制度内化为每个教师的实际需要,那么,我想,在这些制度下,教师团队的成长应该还是富有诗意的。
  建立和完善教师团队评价机制。强化团队意识,须构建激励团队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个人自评、团队互评、学校总评的结合,使评价成为教师自我成长与发展的手段。要把团队精神落实到教师的行动上,出台注重团队评价的评比奖励办法,每学年评比一次,体现各团队合作的过程和团队合作的成果。评价也是一种教师团队成长的引领。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不少学校是将“德、能、勤、绩”揉和在一起,全面考评后得出具体结果。这种综合性的评价,往往会因教师其中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因素而影响整个评价结果。因此,综合评价“优秀”者往往为数不多,这样,无疑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令少数教师“破罐子破摔”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打破这种大而宽的综合性评价,要合理地考虑教师的个体情况,从团队的整体发展上着眼。建立和完善教师团队的评价机制。
  
  和谐团队:教师成长的肥沃土壤  金绍荣
  
  联想集团的“项链理论”认为:企业要有自己的“一条线”,能够把一颗颗零散的珍珠串起来,共同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这条线是什么呢?就是团队精神。它能把每个人凝聚在一起。步调一致。和谐共处,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团队精神牵连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学校又怎会例外?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更需要精神土壤的孕育、催生、培植。教师的专业发展必当先于学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校长要当好“引线人”,悉心引导构建团队精神,优化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让教师成为团队精神的示范者和受益者。
  
  用真诚和细心营造温馨――团队是开心的
  一是从关注和关心教师的生活基本情况着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生存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在学校创办和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一直关注着新调入教师可能遇到的住房、孩子就学、家属工作调转等问题,并想方设法积极协助解决这些问题。在热心相助之中,管理者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同伴之间也有求必应,使新加盟的教师非但没有异地之难,倒充满了对新的“大家庭”的憧憬,自然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个集体。二是关心教师生活中的大事。学校工作再忙,也不会忘记“四到”:婚礼庆贺到,丧事慰问到,生育看望到,生病问候到。三是用心提升教师的生活质量。每一位教师生日来临,都会收到一份小小的心意和祝福的话语;教师节里,会给每位员工献上一束鲜花、赠送一首小诗;学期结束共聚餐宴犒劳辛苦;暑假中组织旅游开拓视野;冬日里沐浴温泉驱寒健体……开心之中,大家感受着辛劳之余的浪漫情趣,享受着其乐融融的温馨韵味,身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用品格和智慧释解压力――团队是舒心的
  “在白鹤,我辛苦着并快乐着!”这是白鹤员工的真 挚感言。的确,在白鹤有争先恐后的压力,有苦练内功的艰辛。而无应付“内耗”的心累;有专心干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谋位的疲惫感。为创设这舒心怡人的心理环境,管理者以身正净化风气,用智慧释解压力。
  净化风气。一是以正确的观念引导人。白鹤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教师队伍是异地相逢的组合体。我们的人才观念是:“英雄不问来处”,“淡化固有的资本,看重输出的才能”,同时“以实绩论英才”“以进步论高低”。二是以公正的作风信服人。对晋级、评优、绩效考核、选用人才之事,坚持“四比”原则,即“比实绩”、“比贡献”、“比德才”、“比干劲”,尊重民心民意,兼顾“破格”和“扶助”,在工作的过程中认真按程序、按规则、按方案行事。这种公正、公开、规范、严谨的作风令大家心悦诚服。我认为:校长在看人和用人的问题上,必须公私分明,没有友情的校长则不正常,凭友情论人才、用人才则不公正。三是以民主管理凝聚人。在白鹤小学,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非一种形式、一句空话。学校的大事,敏感之事,特别是关乎老师切身利益的政策举措,均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或吸纳教师参议,或通过先“吹风”广纳贤言,校务公开成为管理者自觉的行动。在这之中,我们看到并感受到了人和方能政通,政通促进人和。
  释解压力。由于诸方面因素,在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亚健康、职业倦怠现象。其主要缘由为压力的超负荷,我校老师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对此,我们的主张是:主动出击,正视压力,调释压力。一是引导教师直面压力。二是引导多角度思维,在“常感知足而思不足”中找到动力。三是合理利用压力。
  
  以群促一,以一带群――团队是向上的
  我们通常都能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个体带动了一个学科群体的发展,而一个学科群体的发展,又使得个体的专业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不是个体化,而是依托学习共同体化。遵循这一特性,我们实施了以下举措。一是注重强化“在合作中进取”的意识,倡导“善于合作”的教风,“文人相亲”“欣赏同伴”是相处的准则,“同伴互助 支持团队”拟为晋级评优的指标,“导”和“带”的能力与成效成为“导师级”标准的“门槛”指标。二是建立与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如“集慧式”的集体备课制,采取“分解任务、轮流主备、同伴辅备”的方式,其中每一轮需经过三次以上的备课(个人主备和集体辅备、集体研究备课,施教后完善备课),两次以上反思研讨(施教前的研讨、施教后的研讨),力求实现一次突破(水平、方法、理念等)。这种互动式的研究制度和方式。将“以一带群,以群促一”落到了实处且产生了良好的成效――取得了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发展的“双赢”效益,促进了团队的建设,打造了团队精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07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