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伏笔引路 照应回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伏笔与照应是语文课文中经常出现的写作技巧,古今中外的名家经典文章中更是随处可见。简言之,“伏笔”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的某种提示或暗示。而“照应”则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到必要的时候,显现前文的伏笔,予以呼应,点醒读者。让读者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伏笔与照应的配合运作,使整篇文章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为了同学们能明白易学地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笔者从几篇大家都很熟悉的课文中,归结出五条伏笔与照应的最基本运用方法。
   一.通过描写环境设置伏笔
   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在叙事的过程中适当地添加环境描写,除了可以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外,还可以起到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时,有一处社会环境描写:“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在法兰西的土地上,怎么会有普鲁士的士兵正在操练呢?这就是一处伏笔。后文中,小弗郎士走进教室,听到韩麦尔先生说的话,“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伏笔得到照应,同时也点醒了读者,原来前面的伏笔是在暗示我们这个地方已经被普鲁士所侵占,听命于其首都柏林了。
   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中则通过自然环境描写来设置伏笔。迅哥与小伙伴月夜去看社戏的途中写到了豆麦。“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出迅哥去看社戏的愉快心情。同时,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为迅哥一行看戏归来偷罗汉豆设下伏笔。不然,在归来途中,河边凭空跑出来那么多罗汉豆,读者一定会感觉很突兀。豆麦这处伏笔在这篇文章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为下文即将发生的事情埋下伏笔,再在后文中予以照应,不仅可以在叙事的过程中给人视觉上一个亮点,心情上一个烘托,在结构上也使文章有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艺术美感。
   二.通过外貌描写设置伏笔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文章通过外貌描写巧妙设置伏笔,可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孔乙己》一文中运用了此法。当孔乙己第一次出现时,鲁迅就通过店小二的眼睛,描写了他的外貌。“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其中“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处伏笔。孔乙己身材高大,为什么皱纹间常夹些伤痕呢?很快,下文“短衣帮”的话回应了读者的疑惑:“……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原来孔乙己偷东西挨了打。另外,后文中还有一处更好地照应了这句话,是咸亨酒店里喝酒的人对掌柜说的话,“他总仍旧是偷……”一个“总”字,很好地照应了“常夹些伤痕”中的“常”字,从而体现了孔乙己悲惨的命运,也表达了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
   三.通过动作描写设置伏笔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的写作方法,叫作动作描写。通过动作描写来设置伏笔,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郑振铎先生的《猫》一文主要运用了这种方法。从写三只猫的平时表现与最终结局,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动作设伏与照应的高超技巧。如第二猫,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它的动作,“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不怕生人,生人才容易接近;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过路人才有机可乘。小猫的动作描写看似只是介绍小猫的特性,却处处在为小猫最后被过路人捉走的结局设置伏笔。
   写第三猫也运用了此法。第三只猫的结局是被“我”误会而棒打,而致其客死邻家屋脊上的。之所以被误会咬死芙蓉鸟,作者也早从猫的动作上设下伏笔,“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猫的这一动作,不能不让人怀疑它的动机。所以,没过多久,当芙蓉鸟真的被咬死了的时候,由于前面的伏笔,很自然这只猫就被认定是咬死芙蓉鸟的凶手了。
   若没有前面的动作描写预先设下伏笔,读者就不能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无论第二只猫或是第三只猫的最后遭遇,都会让读者感到突兀,无法接受。
   四.通过语言描写设置伏笔
   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叫作语言描写。通过语言描写来设置伏笔,可以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了解说话者的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对此法运用较多。爸爸病重,自知命不久矣,所以时时处处教育大女儿英子要独立。如爸爸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这些话单看起来没有什么,但等爸爸去世后,反过来再看时却是多么地触目惊心。原来这些话都是爸爸的遗嘱,它们早已为爸爸的去世埋下了伏笔,也为英子在爸爸去世后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埋下伏笔。爸爸在活着的时候,一直要求英子要做个大人,爸爸去世了,英子才蓦然明白爸爸的心。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伏笔与照应,这篇文章才有感人肺腑的力量。
   五.通过心理描写设置伏笔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通过心理描写设置伏笔,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而后文中的照应又为读者很好地释疑。于是,故事情节就在这一伏一应中得以推进,人物的丰富情感也在这一伏一应中得以真实地体现。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也运用此法设置伏笔。如英子开完毕业典礼以后,作者这样写英子的心理:“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这里的心理描写已有强烈的暗示作用,怕赶不上什么呢?从后文老高的话中得到了照应:“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原来是怕赶不上见爸爸最后一面!英子的预感应验了,但是英子并没有惊慌悲伤到大哭,一伏一应中,12岁的英子的坚强镇静在文中真实地体现出来。
   另外,在《最后一课》中也用了这种埋伏笔的方法。小弗郎士路过村公所时,看见布告牌前围了一群人,小弗郎士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直到进了教室,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后阿尔萨斯和洛林只许教德语,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作者才又通过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照应了前面的伏笔。“啊,这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人物的心理活动最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情感。这些伏笔与照应的配合运用,真实地体现了小弗郎士由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的懂事、爱国这个成长变化过程。
   上文中二、三、四、五项都属于人物描写范畴,而初中作文,人物描写是最常用的。如果我们在运用这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时,能有意识地为下文即将发生的事情设下伏笔,那么这些描写就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不仅突出了描写对象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而且与后文的照应遥相呼应,对补充、深化思想内容,起到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总之,伏笔与照应,一个在前面引路,一个在后面接应。一唱一和,连缀而行。犹如龙行云中,若隐若现,猛一回首,神韵全见。作文中若能巧妙运用此法,何愁文章不生动呢?
  
   徐乐荣,孙霞,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枣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13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