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我们要正确鉴别判断中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提供生长点,寻找新的方法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及西方哲学中的精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B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74―02
  
  从理论上来看,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横向层面的哲学形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建构当代哲学新形态的一个关键的理论问题,但就我国目前哲学研究看,理论界和学术界把这三种哲学形态说成是“三足鼎立”。这种认识既不利于我们把握和判断中西方哲学中合理的成分,也不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时代的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
  
  理清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是探索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统摄全局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理论前提之一。许多学者提倡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但总体认为是“中、西、马”哲学“三足鼎立”[1],这种认识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世纪的生长点等问题无法形成共识。
  事实上,如果我们如果使其机械对立,或者仅仅停留于观照相互间的差异,就永远难以进行调适,达到和谐统一。我觉得,三者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的关系。
  首先,从包含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深深植根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立足于当时如火如荼的世界性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浪潮,真正成为一种世界的哲学并确立了世界视野,并且以往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而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都从个性化区域的狭小的研究范围来看问题,其认识上有孤立封闭性、内向性,内容上的分散零碎性和模糊性[2]。
  其次,从它们的地位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所依据的“经验的事实”是全球性的,是人类共有的(具体到各个国家面临的实际问题会有所差别),对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多种哲学在形态相互接触和碰撞中出现的更“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新哲学形态;中国传统哲学虽然源远流长,但经历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等以后在近代已走向终结,它通过扬弃其过时的内容,发展到现代及当代,已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合,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西方哲学虽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但后者是对整个近代以前西方哲学的一次革命,现当代西方哲学在基本思路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再次,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它们三者之间是交叉关系,不是并列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哲学思维长期发展积淀的积极成果,是对“一般哲学”或“整个哲学”批判后吸收精华成分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世界各国哲学发展的普遍原理,而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都各有其特点,具有特殊的本质,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不应是一种平面式的对接。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主要生长点
  
  未来的世界哲学既不是西方哲学,也不是中国传统哲学,而是“比较哲学”,是“开放哲学”。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这种“比较”和“开放”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打破传统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等的坚硬对立,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实现对话融通具有理论上的关联性和根据。
  中西方哲学都包含有人类思想精华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的两个重要生长点,在全球化条件下,在日益频繁的比较与筛选过程中,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特质与形式特征能够得以固化和强化,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基本原理出发进行有批判的借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全球化时期,“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3]。这个论断可以使我们分析和理解目前哲学面临的现状,回答当前哲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为当前中国哲学的存在寻找“合法性”。我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己经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传统思想。当我们把中国哲学纳入西方哲学概念范畴时,改变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哲学在中国社会中的涵义要宽泛得多,它是存在的、入世的、务实的,与文化发展和历史脉络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性,中国传统哲学的普遍性不仅在于它是否提出了某些与西方哲学相应的概念,而且在于它承载了一种古老文明的核心价值,这些价值对于回答困扰人类的一些永恒的问题和理解人类的当代出境,都将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中国哲学现在要做的,不是沉浸在以往悠久传统的辉煌中,试图从中找到解决时代问题的“济世良药”,也不是甘于一种“边缘”状态的落寞,而是应将中国传统哲学所蕴含的哲学问题、独特的方法和价值进一步发掘出来,为解决人类自身发展和现实问题提供独特的智慧。因此,中国哲学要走出困境,必须改变习惯的思路,把焦点转到中国哲学研究上来,也就是抛弃以往那种从中国传统的概念范畴寻找西方哲学理论注脚的路子,走用哲学论述中国自身的经验之路。
  当代毛泽东、邓小平所建构的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成果,是真正现实的哲学,是世界共产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全新形态,具有普世化的伟大意义。因此,建构一种有世界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中西方哲学整合起来,而不是人为地在此两者之间绝对地分出孰高孰低。
  只有坚持“古今中外、综合创新”,在与世界其它哲学形态的冲突和融合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我们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培育和弘扬,才能充满自信地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文明,化解中国哲学的危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具体路径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不仅是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如果说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分化为主导方面的话,那么在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必将出现一种新的综合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有容乃大的世界文明成果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活动的结果,是不同民族文化互相交流、互相融合的结果。
  在全球化时代,中西哲学之间的互利和协作,是人类思想和人类生活走向新时代的必经之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思想资源。
  首先,当识别出某哲学内涵符合人类价值取向准则,而另一哲学内涵却与之背道而驰时,要以前者和谐地替代后者。由于中国传统哲学最大的缺陷是“缺乏概念的规定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研究自觉地强化了概念建设,借用了一系列西方哲学中的概念,使中国传统哲学由整体混沌的不分化状态走向分化,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宗教学等一批分支哲学逐渐得以恢复或建构,取代了以往哲学研究中单一贫乏、缺乏分化、带有整体混沌色彩的情况,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哲学学科群。
  其次,当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都符合世界哲学之意义和要求时,如果其中之一更具有实质合理性和科学性,更具有世界哲学价值,则成为价值位级较低的另一类哲学完善与更新自我事实资料,它与第一种情形的最大区别在于关系双方都具有合规律性、本质性和合价值性,只是价值大小不同而已。例如,近代中国的佛教哲学从印度传入,佛学不仅被吸收到中国传统中来(从而丰富了中国传统),在中国形式的佛教哲学中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成果,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不论在对社会问题的整体理解还是在对各种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还开辟了一大片全新的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更新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伟大成果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上,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深入当代中国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获得巨大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典范。
  最后,每一种哲学的发展都需要各种哲学的相互补充和彼此支撑。当一种哲学体系中的某一方面在另一种哲学体系中出现空位,哲学的价值标准的功能便不在于进行价值取舍与评优,而在于将判别为与之符合的此一哲学内容供给另一哲学体系的资源基础。例如,西方哲学十分重视理性思维,中国传统哲学则特长直觉思维,于是中、西哲学合理结合,相互吸收,查缺补漏,才是推动当代世界哲学思维方式发展的合力。
  在西方,近代伏尔泰就认为,孔子不讲神秘只谈道德,“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这真是大不幸”在《风俗论》中,他说:“欧洲的五族同商人在东方所有的发现,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一个新的道德的与物质的世界”。美国作为一个移民为主的国家,不仅兼容并蓄了不同种族的移民,而且还容纳了许多不同流派的哲学传统。当前,围绕着对工业技术文明的反思,对人和自然关系再认识、生态环境、人类中心主义、克隆现象等全球性热点问题的讨论,使人类面临诸多困惑,中国传统哲学讲天人合一、追求智真善美的统一等有利于补缺西方哲学中这方面的不足。
  总之,只有不断地吸纳中西方哲学的精华,彼此给予哲学以深层自由,向各种有生命力的内容和方法维度开放不是关起门来“自言自语”,而是深化我们对于“哲学”的理解,取长补短,相互提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包含原有的主张和基本观点同时与当今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使其始终具有生命力和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东,陈海峰.建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研究综述[J].新华文摘,2003,(1).
  [2]杨永庚.哲学学科建设与当代哲学问题的研究――建立在对哲学新分类的基础上[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15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