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模仿作文训练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模仿训练。模仿,简单地说,就是“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根据我多年的实践,我将这种训练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读帖阶段
  
  学书法一般要经过读帖、临帖(描红)、背帖等阶段,这里不妨借用一下。作文也一样,首先须读帖,教师选出范文后,分发给学生(也可用多媒体投影),让学生花一定的时间认真地读。这个时候,学生可做简单的摘要或提纲,认真揣摩作品的语言风格、思想脉络,做到烂熟于胸。在这个阶段有几个要点要处理好,首先,所选文章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能引起学生模仿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很兴奋的状态。其次,要强调阅读,对语言文字要产生感性认识,我想除了熟读再难以找出第二种有效的方法。最后,对文章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文章的主旨,行文的思路,语言特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如果做到了这些,读帖这个阶段算完成了任务。
  
  二、冷却阶段
  
  冷却阶段因人而异,少则一二天,多则一个星期。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对于范文,学生的头脑中仅留下一些思想“内核”,或者说,学生的头脑中关于范文的记忆就如同经过冬天的光秃秃的树,只有主干,没有枝叶,但枝叶的活力却孕育在主干中,只等春风一吹就枝繁叶茂。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老师可能会忽略这一个阶段,而是发例文给学生之后马上就进行写作训练,结果学生的练笔文就成了流水作业线上的克隆品,千篇一律。宋朱熹有言“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舟中自在行”,如果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某一范文的思想“内核”,再以自已的生活感悟去充实,就可以达到“自在行”的效果了。故这一阶段不可忽视,否则,后面的模仿就会成为机械的默写或一种训练记忆力的游戏。
  
  三、临摹阶段
  
  这是一个还原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过程。要表达一种和原文一样的思想和感情,学生须尽量用他所记忆的或已掌握的词汇和句式。当然,在开始阶段,学生的词汇可能会显得非常贫乏,纵然心中有再精美的构思和美妙的思想或满腔的激情,也只能干着急,或者,写出来了,与原文一比较,天壤之别。但千万不可垂头丧气,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这种状况会逐渐改变。那些你能在第一时间内写出的词汇和所使用的句式都已经基本上内化成了你自己的语言;对于那些你在写作时还不能运用的词汇和句式你会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下意识地使用,因为你从前面的写作中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表达效果。如此循环往复,你会发现你的词汇越来越丰富,语言能力越来越强。
  临摹要求越接近原文越好,力争做到以假乱真。
  
  四、反馈阶段
  
  再次把仿写范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反复比较、鉴别,从表达的条理性、艺术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词汇的使用等方面找出存在的差距并作出修改和补充。如果说临摹阶段是一个感性提高阶段,那么反馈阶段就是一个理性提高阶段,这一阶段是关键,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逐个地帮助学生理性地指出问题的所在,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确自己在写作上的欠缺。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体悟下次作文如何改进与提高。
  
  五、创新阶段
  
  古人云: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偷意、偷气即为模仿中的创新。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类似,经过自己对范文的消化吸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学会利用范文中有用的东西进行创造性再写作。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创新意识已悄然而至。
  临摹阶段支撑学生作文的是学生头脑中关于范文的思想内核,学生要做的事是丰满这个思想内核,它强调的是“形似",但创新阶段却不同,它须由教师重新布置作文题(或由学生重新设计情节或内容),这个时候支撑学生作文的是关于范文的结构式样、表情达意技巧、文章风格等方面的综合经验体系,而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偷其意、偷其气。
  模仿是作文的起步,且不说《腾王阁序》的作者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单就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诊断报告》,它和《患者吴良知的诊断报告》又有几分差异呢?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又有几篇作文的背后没有一个模仿的对象呢?
  总之,模仿是一种积极的接受性学习,因为范文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现内心感受,领悟到许多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但模仿毕竟只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它不可代替作文的全部。作文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对生活的体验、发现、感悟、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结合从模仿中感悟到的经验技巧才能在作文的天空振翅高飞。
  
  单位:湖北云梦县第一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21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