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创新\重实践\重过程\重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加强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开展公民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和迫切性。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在整个实施中,应该做到重创新、重实践、重过程、重思考。
  关键词;品德课程 教育活 动创新实践 过程思考
  
  放眼世界,关注公民教育已成为教育面向21世纪的全球性现象,其中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培养已成了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课题。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公民教育的意识素来较为淡薄,加上公民教育制度不健全,课程尚不完备,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目标还没有落在实处,致使公民意识培养处于落后状态。公民教育的薄弱导致青少年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淡化,因此加强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开展公民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和迫切性。
  著名教育专家班华教授说过:“德育没有体验不行。”对于公民教育更是如此。在操作策略上,应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开辟多种途径,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健康、积极、互助的人生态度、有社会活动的经历、知识和技能,有法制观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通过公民教育活动的开展,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场全新理念下的教育尝试,这是一场改革现行教育模式的全新探索,这是一项正在推广的有益活动。在整个实施中,我认为应该做到:重创新、重实践、重过程、重思考。
  
  一、重创新
  
  品德课程实施中的公民教育活动是一种垒新理念下教育的嬗变与创新,是一种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扬弃与超越。因为公民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课堂教学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状况,并对课外活动起指导作用・而公民教育活动能使学生获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的大量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开阔眼界,为课内学习提供智力背景。学生的智力背景越是丰富广阔,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越容易,因而完成课外作业费时较少,而用于公民教育实践的时间就越多。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得学科知识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技能都能得到同步提升。可以说开展公民教育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创新的典型范例。
  
  二、重实践
  
  公民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运用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从中发现一些不和谐的东西,从而引发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发起学生试图解决问题的冲动。此时学生往往会选择身边能直接接触的问题为观察和思考的对象。只有通过对一些看来是小事的现象的思考,才能从中发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影响和结果去了解、调查。这样学生大胆地走向社会去做调查取证工作,一步步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对于社会的观察更加细微和深入,随着众多证据的发现和取得,于是产生了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冲动,自信的学生相信“我能行”。着手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解决步骤,这一过程将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如何克服它们呢?仅仅依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显然难于实现解决问题的初衷,寻求他人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成为必然的选择。加强与别人交往、沟通,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帮助和支持,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接纳和认可,最终在各种因素合力的支持下实现问题的解决。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社会现象、与人沟通协调、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辛勤劳动方能成功等情感方面的东西,同时也逐步懂得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一定程度上也检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三,重过程
  
  公民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学生应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逐步形成按规律办事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和亲身实践,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我认为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32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