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因对话而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几年来,“对话”理念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对话”的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可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并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课堂因对话而精彩:一、关于“对话”的内容;二、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有效对话现状。三、语文课堂中对话的方法。
  关键词:对话 平等 心灵 碰撞 有效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话”理念已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广泛地运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课标下,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必须和文本直接对话,必须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展示。同时任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在一定的交往情境中、在学生的真实体验中孕育、生成、发展,这是教师无法包办代替的。更主要的是,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借助师生之间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般的交融在一起,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达到学生自主和发展的目的。因此,“对话”成为学生在课堂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一、关于“对话”的内容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在阅读课堂中,要学生有感受、能体验、能动情,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能体验、能动情。
   2.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在新课改中,师生关系已经被定位为一种对话交往关系,两者在对话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敢于质疑,大胆发问,互相倾听和交流,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阅读对话的价值得以凸现出来。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愿意读、喜欢读,主动亲近每一篇课文。激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在阅读中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4.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在对话教学中,鼓励学生彼此对话、相互交流。
   5.学生自我的对话。
   自我反思对阅读乃至整个学习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自我对话是完全开放的,是在与文本、与他人对话的基础上的自我反思性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总是在不断感受着、思考着、反省着、生成着。在此过程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升人文精神,不断完善自我。
   二、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有效对话现状
   1.表现形式单一,大多为师生间的对话,缺少学生间有效对话。
   2.教学目标单调,绝大多数有效对话是为认知服务的,缺少情感性和行为指导的有效对话,缺少“心灵”的交融,智慧的碰撞。
   3.缺乏对话深度。
   4.对话作用失衡,多“主导→ 服从”的单向型有效对话,少“交互→ 平等”多边型有效对话。
   三、语文课堂中对话的方法
   1.“平等” 是对话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平等的姿态走进课堂,尊重学生的观点,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对话。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
   2.“披文入情”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在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同时积极与教师、与同学、与作者动情地交流、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让课堂洋溢着语文独有的情感,放射着人性美的光辉,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3.“交锋”是对话主要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间的相互提问、沟通和智慧、灵性的碰撞,要善于把学生的对话逐步引入正题,引导学生展开切实有效的讨论、探究、实践,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合作”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多唤醒或激活”,从而促使文本新的意义的生成,使“静态”文本在学生创造性的延伸拓展中,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4.“追问”是对话的方式 。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追问不但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激发其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由紧张到轻松,又由轻松到紧张的一张一弛的学习。特别是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地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5.“增值”是对话结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点。贾志敏老师的语言学习三部曲(1)入乎其内(2)外乎其中(3)迁移运用。实际上就是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启迪智慧,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导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要让学生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敢于否认教材。同样,也要敢于否认教师,大胆与教材对话,与老师对话,以此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精神。让知识在对话中增值,让思维在对话中碰撞,让情感在对话中融通。
   6.“有效”是对话的价值。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的提问成为教师的资源,从而实现有效对话。在课堂上,应注重让学生提“两种问题”,一类是学生自己弄懂了用来考别人看是否能懂的问题;另一类是学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的看法的问题,用来请教同学或老师,教师并不着急去表态或解答,而是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师生共同商量着解决。
   长久下去,学生就真正意识到师生一起学习,不是靠老师的权威性,不能有依赖思想,而应该是师生一块参与,师生都是学习者,自己也可以参与把握和控制课堂教学。这样使学生敢于说,善于学,有利于师生相互了解,彼此沟通。
   总之,教师与学生没有距离,学生与课堂教学内容就没有距离。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所提倡的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构建课堂教学的师生有效对话情境,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有效对话,让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49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