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药品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分析, 认为课程设置应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 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提出了建立以知识结构板块、职业能力板块和综合素质板块为基本内容的人才培养框架。
  关键词:高职 药品经管专业 人才培养
  
  近几年来, 我国医药行业迅猛发展, 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培养医药行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医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满足社会需求, 许多医药高职院校开设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部分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专业开设时间短, 办学经验不足,缺乏规范、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 探讨如何科学地建立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1.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概况
  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市场需求是检验课程设置科学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我们对江苏省几十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1.1 人才需求岗位群分布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医药公司、医药物流公司、连锁与零售药店、医院药房等; 其主要岗位群分布为药品零售服务( 营业员) 与药品市场开发( 采购员) 及药品仓储及物流管理等工作。
  1.2 人才需求数量与规格
  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最大, 从性别角度看,男性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近几年我校招聘会用人需求来看,大多数企业招聘岗位为药店营业员、医药代表,仓储养护人员。
  1.3 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掌握必需的药学、医学、市场营销学和管理学等基础知识,具备在药品零售服务和市场开发等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能适应药品流通企业工作的需要。
  1.4 职业资格准入情况
  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资格准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最新颁布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只有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2.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符合药品市场开发与药品零售服务等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1]。目前, 最受社会欢迎的是具有必需的药学专业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营销学与管理学知识的能适应药品流通企业工作需要的技能型复合人才。因此, 首先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需求, 开设药学、医学、营销学与管理学类课程, 使文理知识相互交叉渗透, 突出课程内容综合性与基础性的相互融合。其次要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设置,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将药学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执业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资格的科目如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列为专业主干课程, 为毕业生取得“双证”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2.2 以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
  为保证培养的高职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应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加强实验、实习教学, 采取“4+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4 年在校学习,1 年顶岗实习, 使理论教学与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课时比例接近1∶1。
  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采取理论教学与药品经营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针对药品经营与管理岗位群开设综合实训课程, 以医药商品购销员与中药商品购销员2个岗位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主线, 通过综合实训,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熟悉药品零售服务和市场开发商务活动的具体方法、服务规范和基本程序, 培养学生从事药品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实训内容包括公关与商务礼仪、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药品经营与管理、处方调配、药品储存与养护、基础会计等。
  2.3 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符合当地医药行业发展的形势, 实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学分制课程管理模式, 体现以人为本, 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3.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在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三大方面[2]。
  3.1 知识结构板块
  知识结构板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药学专业课程、营销与管理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五大类课程[3],涵盖公共基础、法律法规基础、医学基础、中医药基础、化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财税基础知识及药学、营销学、管理学的专业知识。
  专业主干课程应包括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实用药物化学、实用药物分析、药剂学、药品市场营销学、药品经营与管理等。根据医药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重视与加强医学基础知识, 适当增加临床医学概论、临床药物治疗学等课程课时比例; 合理调整课程内容, 减少化学类课程的学时数, 开设综合化课程如中医药学概论、医学概述; 开设如人际沟通、会计学基础、医药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其他相关基础课程及营销策划、现代物流学、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医院与药房管理管理、GSP 认证实务等专业拓展类课程。
  3.2 职业能力板块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包括药学专业技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执行和应变能力、策划和管理能力、经济核算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等。不同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各有侧重, 如对从事药品市场开发的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高, 要求其除具有扎实的医药学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药品零售服务岗位则要求工作人员能为患者和消费者提供药品的作用特点、安全性、注意事项、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等临床医学常识及部分商业知识等专业化、规范化的药学服务。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可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综合实训、见习、毕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环节来实现。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是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3.3 综合素质板块
  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自觉遵纪守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学会团结协作与交流沟通; 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素质的培养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应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想教育类课程, 通过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心理知识讲座与心理咨询服务, 加强体育锻炼等措施, 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随着电子商务及国际医药贸易的迅速发展, 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计算机与外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计算机与英语的教学更应注重实用性,计算机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处理电脑常见故障及进销存软件的操作;英语教学中药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开设商务礼仪学、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学、艺术鉴赏等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 有助于学生良好礼仪规范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提高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总之, 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课程设置要通过教学实践和人才市场需求来不断丰富和完善, 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为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世华,叶华.中职药剂专业课程设置应适应用人市场的要求[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0) :22-23.
  [2]刘迎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3]贺丹娜,魏松.浅谈医药营销人才职业能力及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42-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53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