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中职生厌学的原因提出对策的研究在近两年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是空前的。但中职生厌学的现象却越来越多,很多管理者和教师对此束手无策。本文从中职生厌学的成因为出发点,提出了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 学习动机 激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特别是高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劳动力出现了剩余,中职生的就业出现了危机,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也造成了大部分中职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低落。因此,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对于当代中职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中职生厌学的成因
  
  通过与学生深入交流与实际观察了解到,学生厌学的根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缺乏理想和目标,在校学习抱着混日子的态度。许多学生现有的心理需求层次太低,局限于眼前的、物质化事物―吃睡玩、物质回报等,有些学生把金钱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而忽视精神上的追求;对于学习,不少学生看重的不是实际智能的提高或求知欲的满足,而是仅仅期望逃避惩罚,达到学习要求的底线,而通过考试或获得文凭则成为最大、最长远的目标了。
  2.不良的行为习惯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学习。有的学生想学点东西,但因为不良嗜好或习惯,管不住自己,无法专心学习。比如,有的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看网络小说、网聊、吸烟、谈恋爱、贪睡,等等。这些不良的爱好与习性如果不加以制止,他们就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有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习惯与策略,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课下难以独立读书和做作业,难以长时间地专注于学习任务,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低下或无效。
  3.缺乏积极的自我意识。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存在消极的自我认识。比如,有些学生不是把个人成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而是归因于没有投机取巧或其他外在条件;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无论怎样努力都摆脱不了落后、被歧视的状态;还有些学生觉得社会和周围人对自己总是不公平的,没有必要听别人的话或向别人学习。
  4.不良的学习环境与学生脆弱的自助能力相互影响,陷入恶性循环。职校生的家庭条件一般,缺乏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父母的教育观念与方式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从他们在校的经历来看,他们或许因行为不当而受处罚、因学业不佳而被冷落、师生关系紧张等。从学习环境来看,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积极学习的学生不多,学校与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信心也不大。这些因素使他们的学习状态陷入恶性循环,一时很难改变。
  
  二、如何激发中职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动机,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就业单位、学生个人等各方面的努力。结合对当前中职生厌学成因的分析,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入学教育,打好中职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础。开学之初,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和失落心理,要做好入学教育。主要内容包括:①介绍职业学校的发展历史、地位和作用,重点介绍职校的教学特点和对人才规格的要求;②组织学生学习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请他们回母校作报告,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学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学习,立志成才;③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学校发展、职校学生生活、第二课堂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录像片,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同时对职校的学习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④开展讨论,弄清“学校”与“成才”的辩证关系。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是主导、是内因。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法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为了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和效果。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呢?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赞可夫说:“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对学生有爱心,把他们当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投入情感,把爱的甘泉洒向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要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的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中职生自我意识较强,且非常敏感,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在盛怒或暴躁之下出言讥讽学生,伤害其自尊心,这是要坚决杜绝的。我们必须尊重学生,让他们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教师要赢得学生的热爱和信任,与他们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3)要赏识学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赞赏,中职学生好胜心强,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即使是人们眼中的所谓“差生”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为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以真诚的肯定和表扬。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信任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相信自己的潜力,形成新的学习动力。以作文评语为例:作文评语是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评语的书写要充满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为主,且要用第二人称来写,语气亲切,就像与朋友面对面地谈心。在批评学生时,要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善意批评,批评时不要开口就训斥,而要在否定中有肯定,寓批评于表扬之中。曾经有位基础较差的学生写了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交给老师,作文语句不很通顺,但内容真实反映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学科增多了,学习负担重,自己想学好,但基础差跟不上,学得很吃力,内心充满矛盾。老师阅完后,很受感动,用红笔在学生的语句下画上波浪线,注上“好”、“真实”、“有意义”,等等。特别在评语中批上“你能行”、“你会学好的”等鼓励性语言激发他,从此这位学生更加勤奋、踏实。
  3.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是在师生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心理背景。”当个体处于安全和积极的环境中,并与他人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的担心和不安的情绪将会大大减少。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被激发。如何营造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呢?
  (1)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错误。将错误看成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总会犯各种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要重视错误中传递的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学生从出错、改错的过程中学到有用的知识,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对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很难的过程,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使得部分学生出现焦虑现象,害怕出错,学生往往认为出错会失去教师或同学的肯定。教师应创设一种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错误,克服焦虑。
  (2)通过榜样示范来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性活动。通过参与挑战性活动的示范,教师可以向学生证明,课堂是师生共同分享知识的场所,任何回答都不会受到嘲笑,学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会得到表扬和鼓励。有些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养成发言的习惯,刚开始就从简单的朗诵入手,让每个人都能尝试,再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由于学生得到了肯定的评价,一部分学生开始会主动发言了,慢慢带动了大多数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其回答得是否完整、正确都要给予点评或加分,特别是在小组讨论中,可以给全组加分。
  教《我的四季》一课时,在播放了多媒体音乐――《四季歌》进入情境后,笔者让学生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成了四组,然后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①文章以“生命的四季”点明题旨,那么“春、夏、秋、冬”是否各寓意人生的不同时期?②说一下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理由。③在四个季节作者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样的感受?④从中选择自己欣赏的句子,谈谈理解、感受或欣赏的理由。这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季节,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问题,再根据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小组评分。最后,要改变教师的权威形象。对课堂的严格控制、教师的过分权威会使学生感到紧张不安,也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一起分享知识,对学生的独特、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要持宽容态度。对语文学科来说,教师更应如此;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分享激发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和实践的决策权,共同协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冯克诚等.差生素质的教育与转化策略[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6.
  [2]高妙根等.问题学生教育方法漫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756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