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文章从“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应起关键作用,学校教育应起基本作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3-0126-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谋生计,伴随而来的是大量未成年子女留守在家,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产物即“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就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
  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事关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必将对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笔者现从问题、成因及对策方面略谈一些认识。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成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卡尔・维特关于孩子教育的学说认为,“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很难有好的结果”,而“留守儿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子女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嫡系亲属代为照管,这样势必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教育存在问题:缺乏亲情关爱。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长年累月在外忙碌,一年甚至几年都不回一次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交往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面性以及互动频率极低的特点,致使亲子之间的交往几乎成了一种正式的次级群体交往模式,“留守儿童”父母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事实上的旁观者。缺少亲情,缺乏爱心,缺失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弱,由此带来了道德观念、安全意识和正确认知能力的弱化,使“留守儿童”脆弱的心理滋生出一种不适应感,往往会导致其心理的畸形变化。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给父母照顾,隔代教育弊端很多,难以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一些只有一方父母在家的家庭中,由于父亲或母亲所要承担的家务较多,或为了生计在周围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其情绪、情感变化的关注很少,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往往被忽视。
  (2)学校教育的缺位。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但从现实的情况看,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
  一方面,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育理念依然是把追求升学率摆在第一位,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沦为一种口号或“摆设”。在许多农村地区,学生成绩的好坏是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好”学生而忽视或放弃对“差”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我行我素、行为随意甚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表现在“留守儿童”的家长与老师之间,尤其是与班主任老师之间联系和沟通的严重缺乏,没有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效应。
  另一方面,社会教育的缺乏。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人口管理制度,使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之中,他们的其他家庭成员只能留在农村,子女很难在城市入学。由此带来的弊端很多,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可以说,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社会分隔和某种程度的对立,不仅是对农民工及其子女感情和教育的伤害,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也是一个严重威胁。
  2.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与支持。
  (1)政府应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城乡二元对立是导致农民工向城市涌动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农民渴望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去城市打工便成为了谋生的选择。而广大农民工的户籍在农村,他们的孩子不可能像城市里的孩子那样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所以,打破城乡分割户籍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就成为了一种根本的解决方法。
  改善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就学的政策。从长远来看,如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民一样,解决“留守儿童”的根本目标也是结束留守。为此,改善流动农民在城市的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
  (2)家长应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起关键作用。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一代。
   “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转变教育的责任观念。家庭教育不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还会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给孩子的教育。“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心“留守儿童”,要从“心”开始。长期在外的父母应充分利用电话定期和孩子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教育。此外,还要多地和家里的监护人、学校老师电话联系,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孩子的各种情况,父母要千方百计让孩子体会到亲情和温暖,使他们少些寂寞无助,多些深情关爱。孩子要学习,父母更要学习,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3)学校应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起基本作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最重要的方式与途径,关涉人生幸福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对成功的渴望。“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内心渴望学业的成功较其他学生更为强烈。学校要重视这种渴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进行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的充实、和谐、光明和快乐,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教育的意义并在教育意义的浸润之下实现个体身心素质的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
  第一,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学校可建立全日制寄宿学校和食堂,既可以兼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安全。建立寄宿制学校应该是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减少“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也是让家长放心的好办法。同时,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探索适应“留守儿童”需求的农村办学模式,各级政府应该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另外,学校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可能设置心理课程,配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健康地学习、生活,为学生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
  第二,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①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深入学生家庭,指导家长或亲属学会关心孩子。②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加以分类区别对待。一方面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情况,另一方面,可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效应。
  
  参考文献:
  [1]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
  (10):15-18.
  [2]佚名.全国妇联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EB/OL].2009
  -02-28)http://www.women.org.cn/
  [3]蔡永飞.义务教育法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N].
  燕赵都市报,2005-10-04(5).
  [4]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J].上海教育研究,2002(9):25-28.
  [5]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 2003 ,(5):23-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85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