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弱智儿童家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调整心态面对现实
  当前许多家长对弱智儿童主要采取两种态度:一是视孩子为包袱、累赘,甚至认为家中出了这样的孩子是件耻辱的事,对他们冷眼看待,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二是家长认为孩子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觉得对不起孩子,怜悯之心和负罪感驱使他们对孩子百依百顺,一切包办、代替。这两种极端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孩子智力低下,属于残疾,但残疾并非只有弱智,像耳聋、盲、肢残、口吃、跛脚……这些残疾在其他孩子身上也都存在。此时家长应该调整好心态,平静对待,面对现实,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无法使生来没有发育全的大脑恢复所有的功能,弱智孩子和正常儿童之间总是存在差距。给予孩子真正的爱,既不能百依百顺,也不要过分冷漠,把握好爱的尺度,让所有孩子在这种爱的雨露滋润下快乐生活。
  二、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由于大脑发育障碍,使弱智儿童的动作行为呈现出许多特殊性。如:反应迟钝、肌肉活动笨拙、不协调、不准确、乏力等。家庭是所大学校,生活是个大舞台,家长提供多种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机会面前充分锻炼。这样不仅能修复和补偿孩子的生理缺陷,还可以让孩子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消化、吸收。如:练习扫地、擦桌子、擦地板等。这样能锻炼手部肌肉,使之运动有力;做饭时,可以复习加减法(如取了几个馒头,几个西红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先生说:“孩子们的玩,就是学习,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游戏对孩子的情感、智慧、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是很有益的活动。另外,不要怕孩子被告欺负、嘲笑,让孩子走出去玩,与同龄人玩,以此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三、多给孩子鼓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一切活动都希望得到家长和他人的认可。家长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赞许、表扬,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肯定,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础,有了这份自信,孩子才会感觉到“我能行”,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发挥自身的潜力。可是,目前许多家长没有认识到鼓励对孩子的作用。一见到孩子学些东西非常慢,张口就说:“你真笨!”尽管孩子有时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意思,但是从你的表情中,可以感觉到你对他的不满。虽然这只是一句气话,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认为自己无能,进而产生自卑感。因此,对弱智儿童进行鼓励是重要的家庭教育手段。鼓励的方式很多,有语言赞赏(你真棒!你真聪明)、物质奖励(一块糖、一个玩具)、情感表达(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吻)。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最初和经常生活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思想、志趣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在和睦、融洽的家庭中,孩子的性格开朗、活泼,有良好的个性,反之,孩子发生心理缺陷的机率会大大提高。因此,父母要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和睦相处,相敬如宾,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嘴、打架,让孩子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受到熏陶,进而性格变得积极向上。另外,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由于智力落后,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很差,模仿时不加选择。父母爱点小便宜,那么孩子也会顺手牵羊;父母言语粗鲁,张口骂人,孩子也会大大出手、脏字连篇。因此,父母要时注意自己一言一行,不要让自己的不良行为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重塑自身形象,改掉不良习惯(如打架、骂人、酗酒、赌博等),处处树立榜样,以引来优化家庭环境,让孩子排除各种干扰,为其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工作,需要每位家长全身心地投入。许多家长一开始有着极高的热情,但多次教育失败后,这种热情就会大大减少,甚至荡然无存。对弱智儿童的教育,关系着孩子能否恢复基本的生活能力,能否自食其力,回归社会主流,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家长有铁棒磨针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并以其他家长的成功经验来鼓励自己,坚信孩子能行,自己的努力也一定能成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86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