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心理工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树立与学生平等交往的观念
  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时刻能够捕捉到学生的一举一动,体察出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可以广泛地或个别地,有针对性、预防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班主任理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中,肩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员。同样,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所有学生应该是无条件的接纳,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接纳。每个学生都有其各自的优点,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而且要能够宽容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缺点。在与学生交往中,把自己的心灵世界向学生敞开,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可亲的,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班主任与学生真诚沟通的关键是要树立一种思想和观念,即师生的人格平等和民主性。
  二、抓住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因而谈话也就最多。与学生谈话,谁都希望取得良好效果,但是,有时往往不尽人意,事倍功半的现象屡有发生,甚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据分析,关键还在于谈话时机不当,或不能知己知彼,切中要害,或语言表达不准确等。因此,把握一定的谈话技巧,对于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
  把握“谈话技巧”说来简单,但做起来不是一件易事,由于受到谈话时机,谈话环境和学生心理状态、家长观念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干扰,致使实际的谈话效果与预期的目标,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尽管有些因素的干扰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老师们可以通过最实际的例子和有效手段进行调节、控制与转化,使之对谈话效果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
  三、从生活小事入手,帮助学生迈好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新入校的学生年龄较小,面对新的环镜、新的面孔、新的生活,既感到新奇,又感到陌生,既充满希望又觉得茫然,这时从事教育教学的老师不再是老师,而像父母甚至是保姆。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老师,因为大多数学生是七八岁的小孩,喜欢碰这个碰那个,根本就坐不住。作为一名课堂的主导者,不管,你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管吧,他们一个比一个事多,让你进退两难。还有些学生自己的衣裤都不会穿,老师就成了他们的贴身保姆。
  现在很多家庭的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小孩在家倍受家长的宠爱和呵护,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善于关心别人,缺乏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有些学生在学校非常的霸道,喜欢发号施令;而有些呢,胆小怕事,甘于“俯首称臣”。这些对他们成长非常的不利。班主任及时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找学生谈话,帮助性格懦弱的学生建立自信心;教育性格刚烈的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增强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团结。团结问题处理不好,学生没法安心学习。班主任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要及时调节。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沟通交际的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87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