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无聊的问题”所想到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慕名去拜访一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校对他的评价是:他的语文教学非常出色。为了这个“出色”,我也多次听他的课,感触颇深。
  《祝福》这篇课文我一连听了6个课时,他的分析和讲解的确精彩、到位、发人深省。课堂上,学生被他深深吸引了,我也是如痴如醉。在最后一堂课上,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各抒己见,时时提出新解。有人说祥林嫂是饿死的,有人说她是自杀的,也有人说她是被杀的,更有甚者说绍兴桥多,冬天路滑,祥林嫂一不留神从桥上滑下去淹死的……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我不得不惊叹教师的教学艺术。
  课后我向他请教时,他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就是喜欢讨论这种无聊的问题。”我突然感到一阵惆怅,一堂原本成功的语文课因为执教者的这句话而在我心中大打折扣。我陷入了沉思: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思维在老师的眼里居然成了一种“无聊”。 也许,在这些学生中,不乏调皮者,但更多的却是发自内心的对文本的解读和情感体验。祥林嫂的死是个谜,谁都无法确定,既然连老师都不能确定的问题,学生按照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得出的结论又怎来“无聊”之说呢?
  那位老师在向学生提这个问题时,已经对《祝福》进行了6课时的深入分析,在这6课时中,老师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各方面对文本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学生对文本也有了较为深刻的掌握。当老师问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一问题时,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通过对知识的分析和拓展,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因而就产生了诸如“饿死、冻死、淹死”等一系列的死因。这其实就是学生发现学习的一个过程。如果我们能尊重学生的发现,那又何来“无聊”之说呢?
  学生对祥林嫂死因的分析中最让我信服的是那个“绍兴桥多,冬天路滑,祥林嫂是一不留神从桥上滑下去淹死的”学生。如果没有对绍兴桥文化的了解,他就不可能会说“绍兴桥多”的话;如果不是对文本的了解和对文本环境描写的认真分析,他就不可能会说“冬天寒冷,路面结冰”的话;如果不是对祥林嫂那颗绝望的心的深刻体会,他就不可能会说“祥林嫂一不留神滑下桥去”的话。试问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珍惜自己生命的人肯定格外小心地走。就是因为祥林嫂万念俱灰,才不在乎桥面滑不滑,才有可能掉下去。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思维,难道不值得我们肯定吗?只要学生真正从文本出发,从自己的体验出发,言之有理,每一种“死因”都是值得肯定的。
  从教师的这一“无聊”之说中可以发现在课堂上,很多教师还是不善于倾听学生,不善于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找到创新点,更不善于从内心真正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新课程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耐心地倾听学生的问题,这种倾听不仅是倾听学生所说的,还是倾听学生所想、所悟的,这样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学生对课文、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与掌握程度。
  同时还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去读懂文本,感悟其中的情感,善于从学生提出的疑问中,把握有价值的问题,让这些问题成为教师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的桥梁,成为学生提高理解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倾听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体验,它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新课堂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教师只有真正树立平等的思想,才有可能实现“倾听”。倾听也有助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因为在倾听过程中,倾听者所听到,和言说者欲表达的是不等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感觉更为敏感,视野更为开阔,知识面更为宽广。他们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观点和新颖的表达给教师以启迪。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编辑/李莉
  E-mail:lili79928@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87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