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模型方法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模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阐述了灵活应用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几何模型等模型的解题方法,以及数学模型方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数学模型;模型方法;解题;教学
  一、数学模型的概念及分类
  根据波利亚对数学模型的描述,中学数学中的一切公式、定理、法则、图象、函数以及相应的运算系统都可以作为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数学模型可以分为概念型模型、方法型模型和结构模型三大类,而根据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中学数学模型应包括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复数模型、排列组合模型、概率统计模型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平面,立体图形模型,距离模型,线性模型等。
  二、数学模型方法的含义及基本步骤
  1.数学模型方法的含义
  数学模型方法(Mathematical Modeling Method)是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数学方法,简称MM方法。它是处理各种数学理论问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不可或缺的方法,无疑,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应当注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种方法,最大可能地培养其构造数学模型的能力。这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首先,学生必须先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学“杂”一些,使得建立模型解题才有了可能性。其次,要让学生多接触题目,多动脑。
  2.数学模型方法的基本步骤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方法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在解题中的基本步骤表示如下:
  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比较常见的问题,或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后者的解来解决原来的问题,这便是人们在数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关系影射反映方法。模型解答题,按照上图中的三个步骤来完成。在构造模型时,要仔细分析问题中的条件,找出可以用来构造模型的因素,挖掘各种因素、各个事物的联系,最后,利用恰当的数学工具达到最终目的。
  三、应用模型解题
  1.应用不等式模型解题
  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不等式是研究不等关系的数学工具,它与等式和方程是研究相等关系的数学工具的性质是一样的。问题的研究经常要分析其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并用不等式求出某些数量的取值范围。
  历年高考试题几乎都会涉及最值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绝大多数都可以转化为不等式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应当熟悉几种常见的求最值问题的不等式模型,提高解题速度,从而更好地把握考试时间。
  2.应用几何模型解题
  有些实际应用问题,可以通过分析、联想,建立恰当的几何模型,将问题转化为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或者转化为曲线问题来加以解决。
  3.应用概率模型解题
  概率是随机事件出现可能性的量度,在初中数学中加大概率的内容已成为共识。现实生活中的部分现象极好地体现了概率知识的广泛应用,这里主要探讨概率模型在一般数学题目中的应用。
  四、数学模型方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原型的过程确实不易。教师在数学模型方法的教学中就必须遵循一些原则,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1.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也称为分层次教学原则。该原则的出发点为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模型方法的教学应该重点体现在知识的应用期。引导他们掌握数学模型方法的基本步骤,要求他们会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反过来,模型的建立、求解又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启发教学原则
  该原则就是要让学生自己领会模型方法,掌握不同的模型。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生活的情境,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教师将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与教学结构的各环节相匹配。
  3.融会贯通教学原则
  解数学题目时,要尝试用另外一种方法去检验结果。模型方法的教学更是如此。或许建立某种模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应用其他模型却有可能使得问题的呈现更加明了。一题多模不但能够使题目获得最为简明的解答方式,而且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顾泠沅,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2]孙宏安.数学模型法的三个来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7(1).
  [3]高连成.解决最值问题的6个不等式模型[J].第二课堂:高中版,2007(4).
  [4]刘美香.构造多种模型证明一道竞赛题[J].上海中学数学,2008(12).
  |编辑 杨兆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695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