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单元导读课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单元导读课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而产生的一种新课型,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的导读课为例,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设计单元导语――导趣;巧用“比较”策略――导法;归纳阅读方法――导学;制定学习目标――导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导读课;苏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8-0072-02
  [作者简介]黄春青(1982―),男,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春江校区小学部教师,小学高级。
  单元导读课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而产生的一种新课型。在实践中,笔者将单元导读课定位于指导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铺垫学习该单元所需的核心方法,并通过师生合作确立适合单元特点的主要学习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参与课题研究的经验,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谈一谈对于单元导读课的几点思考。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以“咏物抒怀”为主题,安排了《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竹石》《墨梅》)三篇课文。其中《广玉兰》和《夹竹桃》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和夹竹桃的喜爱之情;《竹石》和《墨梅》两首古诗,借石灰和墨梅表现了诗人郑燮和王冕的胸襟与志向。
  二、导读设计
  (一)设计单元导语――导趣
  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2011年版的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单元导读课教学时,应根据单元内容,充分挖掘本单元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点,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单元导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可以设计这样的单元导语:“一枝一叶总关情”,花香、色美、形秀的广玉兰,花影迷离的夹竹桃,坚强不屈的石灰,素洁的墨梅,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在作者的心中却有非凡的意义。本单元,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这些文字,一起感受这些平凡的事物带给我们的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
  设计单元导语,把本单元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地方,用悬念的方式引出来,这样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
  (二)巧用“比较”策略――导法
  《现代汉语词典》对“比较”的解释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在单元导读课中,教师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本单元学习内容在表达形式上的规律。
  如在进行本单元的导读课教学时,首先,教师结合翻转课堂的相关经验,在课前通过微视频对“咏物抒怀”这一语文知识进行介绍,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紧接着,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三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引领和点拨,促使学生发现三篇课文有共性特征的表达方式――“咏物抒怀”,让学生从表达形式的角度对单元学习内容有整体的感受。
  适时地让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能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建立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归纳阅读方法――导学
  2011年版的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该单元的导读课时,可以引领学生通读课文,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感悟《广玉兰》中“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和《夹竹桃》中“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这两句表达的作者的情感,进一步总结出“找出直抒胸臆的句子来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接着,带领学生探究“竹”和“梅”这两种事物的形象特点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间的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体味《竹石》和《墨梅》两首古诗,用“抓住事物形象的特点”的方法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当然,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仅仅结合文字体会作品表面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2011年版的课标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提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因此,结合单元文本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体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并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出“了解创作背景资料”的方法在帮助我们体会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中的作用。
  经过归纳,学生明确了如何利用“找出直抒胸臆的句子”“抓住事物形象特点”“了解创作背景资料”等方法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随后的精读课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其逐渐获得受益终身的语文能力。
  (四)制定学习目标――导行
  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就是一个让学生明确“学什么”的过程。传统的语文教学,“学什么”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明确学习的目的,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的学习要求,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学。在单元导读课中设立“制定学习目标”的环节,正是针对此种情况设计的。师生交流、筛选、制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也是学生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在进行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的导读课时,可以先指导学生以课后习题“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为抓手,制定《广玉兰》一文的核心学习目标;接着,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制定《夹竹桃》一课自己感兴趣的核心学习目标。
  通过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单元导读课作为新鲜事物,应该充分发挥其导趣、导法、导学、导行的作用,不能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素环.依据学段特点上好单元导读课[J].小学语文教学,20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10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