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情感是一个人从事工作、学习强大的内在动力,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其他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等都将变得软弱无力。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实施情感教学,培养、丰富、发展学生的情感。要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前充分准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精品,表达的感情丰富多彩,每一篇都有不同的情感因素。语文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真、善、美,把握课文的感情激流。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把握课文内在主旨,选择不同的“传情”手段。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全词苍凉悲壮又慷慨豪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调和氛围。教这类文章应激情饱满,给学生造成一种悲壮、豪放的课堂气氛。又有清丽婉约型的,如赵丽宏的《周庄水韵》,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它突出的特点是语美、景美,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较为含蓄。教这类文章要注意授课语言的优雅洁净,把重点放在充满情感的朗读上。
  二、根据课文特点,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用在课堂上再适合不过了。教师一旦开始讲课,首先自己要进入到课文的情感氛围中去,或热情奔放,或幽思满怀,并抓住教材的情感特性,巧妙设计导语,以情感抛砖引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期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自然而然地沿着文章的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如在教授《永久的悔》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导语:《永久的悔》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先生,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甚至忍不住落泪,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让这位九十岁的老人永生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怎样的事呢?
  三、注意强化语言手段的激情作用,读出情感信息,以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心灵
  “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激发、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如在学习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要读出作者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读出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不满。采用或低沉、或高昂的语调,或快速、或缓慢的朗读渲染出一种不满黑暗现实,又对保姆充满怀念和同情的感情。这样就能准确地把课文中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更准确地理解诗歌。又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前部分要读出诗人年老体衰、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后部分要读出诗人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除了教师要满腔激情,也要引导学生读出感情,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进入文章所创造的意境,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充分发挥非语言手段的辅助作用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表情、目光、手势等可以增强情感表达的形象性,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激情的爆发。
  当胆小害羞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用鼓励、关切的目光注视学生,学生会觉得这个老师很和善,对自己很关心;当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教师以热烈的掌声给予肯定、鼓励,学生会受到极大的鼓舞。这样,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课文中丰富的情感,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极大提高,师生的感情也会变得更加融洽!
  五、紧密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学习语文,尤其是学习文学性较强的作品,要抓住情境这根主线将所有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串成一体,并联系实际生活,运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或营造具体环境氛围,增强语文问题的现场感和直觉性,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难过”一词表现的是一种极平常的情感,但到底是何种感受,许多学生都说不清楚。教学中,若能借助某次亲人生病住院的情境体验,学生就能体会到“非常担心、心里不好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平时喜欢做的事都没心情做”等感受来。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课文情感基调,运用优美传情的语言,结合丰富的态势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才能既实现语文教学的认知目标,又能实现情感目标。
  收稿日期:2014-04-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14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