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本科生创新教学环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根基在于开展扎实深入的传统理论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关键与特色在于高质量的实施创新教学环节。本文在分析创新教学环节的地位和作用、测绘工程专业创新教学环节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教学环节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高效的指导团队、弹性的教学规范、明晰的责权分配和有序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精英教育;创新教学环节;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10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已经把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1]。自2007年以来,我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政策精神,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2011年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更是开创性地提出了构建“创新教学环节”,这是学校探索能源工业精英和研究性本科教学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教学改革举措,对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工业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基于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形成的思想认识行文的,受视野所限,认识难免片面,抛砖引玉,旨在通过参与,能为我校创新教学环节更好地推进献策献力。
  一、创新教学环节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版本科生培养计划,包括课程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教学环节。如表1所示,课程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是传统本科教学的两个支撑,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构成。创新性教学环节,是学校在研究性本科教育过程中提出的开创性的教学环节,是和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相适应的特色教学环节,它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培养优秀人才和拔尖人才搭建平台和创造条件。
  研究型本科教学,其性质不能偏离本科教学[2]。从本科生知识面与认识程度考虑,无论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还是创新实践环节,都应与本科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传统教学环节与创新教学环节互相依存,互相支撑,共同构成能源工业精英教学体系,二者区别与联系在于,前者是根基,是前提和基础,后者是枝叶。没有根基,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没有枝叶,研究型本科教学和精英教学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二、测绘工程专业创新教学环节构成
  2011版本科培养计划中,测绘工程专业创新教学环节构成包括:三个必修环节――科研导论课、科研选题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六个选修环节――研究性选做实验项目、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科研、学术交流活动、大学生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科技创新与发明。见表2。其中,科研导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学术规范和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选题训练主要教学内容为开展研究课题设计、查阅和整理分析文献、选题报告撰写或实验方案制定等,为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通过创新训练项目,学生的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并最终形成物化实践成果或探索性理论研究成果,如论文、研究报告、实物模型、专利等。
  新版培养计划制定初期,各创新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仅能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包括根据学位管理的总体要求,创新教学环节必须修满6学分,则一种情况是增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覆盖面,学生100%都可以参与;二是不足学分以选修环节补齐。2013年,学校对创新训练项目管理办法进行调整,按规划、重点和一般三种类别予以立项资助,从中遴选早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团队原则上以“科研选题训练”期间建立的团队为创新项目团队,这有助于实现不同创新教学环节之间的有序衔接。
  从创新教学环节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来看,除科研导论课程外,其他八个环节,从操作层面,均可依据不同选题、不同类型活动,体现出矿山测量与土地复垦、空间信息两个培养方向的不同差异。如选做研究性实验项目,可分为大地测量、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遥感、沉陷监测、土地复垦等不同方向设计不同的实验模块,并尽可能依托科研项目,以研究性综合实验项目为主。
  三、创新教学环节实施的保障措施
  1.高效的指导团队。研究性本科教学及以高年级学生进实验室为特征的导师制本科教学,其成功实施的前提之一,是有高素质的指导教师团队。目前,测绘工程专业共有20位教师(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学位教师占94%,除3名新入职的教师外,其余均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或人才奖励。其次,要有良好的团队建设机制。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已经基本形成了集体与独立指导相结合的实践环节指导队伍建设机制。即每一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都建立了包括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指导教师梯队,实行任课教师全程负责制,教授主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对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设计方案给予总体指导,副教授和讲师负责实习全程指导和相关事务管理。除此之外,科研选题训练(含)之后的所有创新教学环节和课程(计划学时内)实验环节,均以独立(或团队)指导为主、院系协调为辅。
  2.弹性的教学规范。与传统教学环节不同,创新性教学环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研究性选做实验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科技创新与发明等,不适宜将教学大纲定得过于死板,仅规定出原则、框架性的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导师和学生意向,以及不同阶段科研和社会需求实际灵活确定。过于机械呆板的规范,势必事与愿违,成为教学发展的“绊脚石”,或者造成刚开始实施不久就需要修订的被动局面[3]。
  3.明晰的责权分配。创新性教学环节的实施,客观地讲,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目前,对这部分工作量如何测算,如何考评导师工作的优劣,创新教学环节指导成果如何与教师评优与评聘挂钩,等等,还尚未形成被大家认可、可操作、便于实施的方法。如能进一步明确,则有助于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创新性教学环节的积极性。
  4.有序的考核机制。构建创新性环节成绩评价体系。首先,应明确成绩由谁来评价;其次,成绩如何评价;第三,如何组织评价的实施。以选做研究性实验项目为例,由于每位教师评定成绩标准不同,单一的导师给分制,成绩不利于横向比较,如组织项目成果汇报会,成立成果评定小组,根据汇报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定成绩,结果会更为客观。此外,创新性教学环节数量多,分别单独考核会因繁琐、无序降低工作效率,统筹考虑,建立起评价办法后,每年综合考核一次即可。
  目前,依托学校关于创新训练项目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各学院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创新训练项目评价和考核体系。如何更好地发现、评价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并设立激励创新的环境,则是创新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
  四、结语
  创新性教学环节的创设,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一教学环节的提出和相关配套办法的逐步出台,凝聚了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的诸多心血。其良好运转和高效实施,需要有高效的指导团队、弹性的教学规范、明晰的责权分配和有序的考核机制等作保障,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郑春龙.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2]邹晓平.“研究型”与“教学型”院校的主要分类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5).
  [3]张放平.强化实践教学 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16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