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泽州地区桑皮纸技艺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皮纸又根据其选取原材料的不同分为桑皮纸、楮皮纸、构皮纸等。泽州地区桑皮纸作为皮纸中的一种,这种古法造纸作为传统工艺中的一种,当前正面临着种种困境。文章在对当地现存桑皮纸生产作坊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当地桑皮纸的历史脉络以及生产技艺进行挖掘并进行文本化,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泽州;桑皮纸;历史脉络;技艺
  一、泽州地名地域考
  泽州,夏,《禹贡》冀州之域,分河东上党之地以为郡。其治在全晋之南,据太行之首,表里山河,是为要地。秦,置高都郡,属上党郡。汉,置六县,分属三郡。濩泽、端氏属河东郡,泫氏、高都、阳阿属上党郡,沁水属河内郡。晋,端氏、濩泽属平阳郡,沁水属河内郡,泫氏、高都属上党郡,阳阿废。北齐,置建州领郡二,曰长平、高都。隋,开皇三年,改建州为泽州,置长平郡,治丹川县。唐,属河东道泽州高平郡,治濩泽。天宝元年,复改泽州为高平郡,领县六:晋城、陵川、阳城、沁水、端氏、高平。宋,属河东路泽州高平郡。金源,属河东南路泽州。元,属晋宁路,中统元年,领六县。明,九年,属冀南道,领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四县。清,雍正六年奉旨升为泽州府,州治改置凤台县。统五县:凤台、高平、阳城、沁水,府志凤台。民国三年,划归于山西省冀宁道。民国十九年,山西省冀宁道撤销,原泽州府五县改直属山西省。抗战时期,我党于晋冀鲁豫边区成立临时政府,晋城、高平、阳城、沁水、陵川五县归于晋冀鲁豫边区太岳第二、四及太行第八区行署领导。1945年6月,晋城地区陆陆续续得到解放。1948年10月,设置晋城市,和沁、高、阳、陵各县一起归于华北人民政府太岳、太行区行署。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复隶于山西省。
  二、泽州地区桑皮纸的发展脉络
  关于泽州桑皮纸的起源尚无明确记载,笔者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仅存的一块碑,碑文明确记载清嘉庆二十二年当地就已经在造纸了,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泽州地区桑皮纸的发展总体上顺应全国皮纸业的发展,在明清时期造紙业蓬勃发展,当时下属各县广泛种植桑树并且都在从事造纸行业,部分不参与造纸的,又参与制造皮穰提供给有技术能力进行造纸的人家,出现专门造纸的相关性行业——皮穰业。明清时期泽州皮纸一直作为贡品上供朝廷:“产纸地方分派造解额数:陕西十五万张,湖广十屯万张,山西十万张……”清乾隆《晋政辑要》卷三记载:“每年额解山西呈文纸一万张,例系潞泽二府承办,委员径解户部交纳……又于乾隆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准户部咨山西省添解呈文纸三万张,亦系潞泽二府承办,每年径解户部交纳……于乾隆三十九年奉文纸张停办……今于乾隆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现在遵照按年办解。”其中泽州分布情况是:“泽州府在原进贡呈文纸的基础上又增添土贡呈文纸一项。每年进贡14985张,……每年进贡照交不误。”从数量上可以看出泽州地区生产的皮纸占到整个山西呈文纸很大的比重。可见清代泽州地区的皮纸业户数众多,皮纸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才成为皇家御用的贡品,这些纸张送入宫廷之后主要用来书写、绘画、糊窗户等。清初,后河、下孔等地已经是家家户户设池生产棉纸、土纸以及帛纸。据介绍,棉纸就是当地老一辈人给桑皮纸的一个别称,因其质地柔软,当地人称其为棉纸。
  民国年间,各地造纸业仍然保持着产业化生产,后河村有138户抄纸,以冬春农闲生产为主,年产绵纸、土纸等物10万刀。1938年,国民革命军第33军团第14军83师驻阳城,曾在郭峪开办纸厂。1941年,士敏县政府在端氏小河西村创办“红盛造纸厂”。职工30余人,以桑皮为原料,设3个捞纸池,每天可生产2×4白绵纸3捆,每捆折合小米15斤,年生产总值折合小米1350斤。1944年春,迁端氏河北村,职工80余人,捞纸池8个,年产量3120捆,年产值折合小米14000斤。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牺盟会、抗日政府和抗日群众团体为了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评价和介绍国内外政治形势和战争发展状况,创办了许多纸厂、报纸杂志社,在建设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阳城、沁水、陵川、高平各地纷纷响应党的号召,创刊并建设自己的纸厂,为解放区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种造纸机器被引进来,手工纸生产受到很大的冲击。1958年,端氏纸业生产合作社转建为“沁水县地方国营端氏造纸厂”,有职工125人,此时已经引入部分机器锅驼机、电力机、打浆机,手工纸受到冲击。在机器不断引入、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尽管仍然还有些掌握这些技艺的老艺人,但是手工纸也不得不逐渐走向消失。
  三、生产技艺流程
  桑皮纸制作技艺主要从备料、制造两方面来谈。
  (一)备料
  备料这个环节主要包括剥皮、浸润、捡皮、灰沤、蒸料(化穰)、洗料、晒料、碾料、榨丝、切料、淘洗、制备纸药。
  第一,剥皮。每年清明节前后,用桑剪将枝桠处新长出来的枝条剪下来,长度有一到两米,收集桑枝完成后,用锤子一根一根地敲打,为的就是让桑皮和梗肉分开。第二,浸润。把桑皮打作一捆捆的小件二斤左右一捆,浸在大的池子里。梗皮一件一件依次砌在池子里,一般天气桑皮需要这样浸着七天光景,夏天三伏天暴晒的情况下省一半时间,待桑皮已经被水分浸润开始发胀,就可以把这些桑皮捞起来了。第三,捡皮。捡皮分为粗捡和细捡,在各个环节都必须进行,粗捡是捡去夹杂在皮中的垃圾,细捡主要是要捡出不能进行造纸的皮料。第四,灰沤。将捞起来的桑皮小件在提前配好的石灰水池里沾一下,这个石灰池浓度要高点,但是不能有结块的石灰,所以控制石灰池中水和石灰的量就是个技术活了,沾的时候要保证小件桑皮完全浸润透,这样上锅蒸皮的时候更容易使桑皮变软。第五,蒸料(化穰)。灰沤后桑皮灰直接上锅进行蒸,在锅里放上水,锅上横布满圆柱体木头,将桑皮小件一捆捆摆好放在横着的木头上,摆好小件之后再在小件外边用调好的泥土在其外边进行泥封。接下来就是烧火了,要使锅一直都沸腾,靠着蒸汽对桑皮软化,光是蒸料就得一个星期。第六,洗料。蒸料结束后,将小件取出来之后要进行仔细的洗料,这次洗料的目的主要是洗掉灰沤的时候残留在桑皮小件中的石灰和泥土等杂质。第七,晒料。将洗过之后的料要进行晒,一个原因是为了使料更加柔软,提高韧性,另一个原因是消除湿料挤压在一起发霉,同时也能增白。第八,碾料。用石碾碾料,人力或畜力拉着石碾一圈圈旋转。碾料结束后还要进行蒸料,为了使皮穰更细,更软,更白,在蒸料前还要在放有一定量的碱(火碱)溶液的池子里蘸取,然后进行蒸料,出来后再洗料,晒料,碾料,就这样进行三轮,得到的皮穰才能使用。第九,榨丝。榨丝是用碓来完成的,在碓头下放加工过的皮穰,人在碓的另一头踩动,随着人力和碓头本身的自重来进行榨丝,大约得经过五百次以上的舂捣,一个饼得20分钟以上,皮穰便完全成了料末结成饼状,一尺宽二尺长这种大小为最佳。第十,切料。将榨丝过后的饼状皮取出来,卷起来拿切刀切成1到2厘米,切料这个步骤就算是完成了。第十一,淘洗。再将切好的皮穰进行清洗,这样制造原料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就可以准备打浆造纸了。第十二,纸药制备。当地所用的纸药是莞。用刀将新采集的莞切碎,放入木桶中,用长柄木槌捶打直至捣碎,水浸3—6个钟头,用手稍加揉搓,即可用。   (二)制造
  制造的过程包括打浆、捞纸、压纸、晒纸、打件。
  第一,打浆。打浆是在一口口缸里完成的后来就改在池子里进行了。皮料经碾、榨、切成料末后,取一些放入缸里或者池子里,一桶桶地加水,加水多少,要看料末的多少和缸的大小而定,大约只要有全缸十分之七八就夠了。然后用一个搅拌锤奋力搅拌,先使料末在清水中和匀成浆。第二,捞纸。捞纸是一项技术活。双手要摆到水面上,不要动,像绳子吊着一样垂在空中,然后整个手抬起来45°角,抬得和肩膀那么高,这样捞出来的纸才能厚薄匀称。要从捞纸池正中间下水,用双手舀水往前走大概15厘米左右深度才好。第三,压纸。压纸是在纸床上进行的,将捞出来的纸倒扣在纸床上,纸床上铺着一张席子,在放纸之前要在纸床上洒水,就这样一张一张地叠放在一起,直到积很多才压纸,一般越多越好,有时候捞一天纸才压纸。第四,晒纸。晒纸是在晒纸墙上完成的,将压好的纸一张张小心地揭起来,贴在墙上再用纸刷刷平整,一张一张地晒,技术好些的可以几张在一起晒,提高晒纸的效率。第五,打件。晒纸结束后将墙上的纸揭下来放在一起就算是打件了。打件之前要检查纸张是否有破洞、褶皱等纸病,并把这些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手工纸本身就是毛边纸,所以不用进行裁边,这也保留了手工纸本身的原生态。这样一张纸就算是完成了。
  四、结语
  泽州桑皮纸技艺作为一种传统工艺,泽州造纸曾有过历史的辉煌,为边区政府、边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古老而纯正的手工纸技艺是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然而,现在正在面临着传承人不足、市场销路不佳等问题。这种纸业的“活化石”填补了我省桑皮手工造纸的空白,急需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山西省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晋商史料全览·晋城卷[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明〕申时行.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六·工部十六[M].明万历内府刻本.[出版地不详]:[出版社不详],[出版时间不详].
  [3]〔明〕傅淑训.泽州志[M].马甫平,点校.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4]〔清〕龙汝霖.高平县志[M].内府刻本.[出版地不详]:[出版社不详],[出版时间不详].
  [5]〔清〕海宁.晋政辑要[M].卷三.[出版地不详]:[出版社不详],[出版时间不详].
  [6]王自重.泽州文史资料第二辑(总第五辑)[M].晋城:政协泽州县文史资料委员会,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85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