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儿童思维生长点的语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纵观当下语文课现状,学生“失位”“缺位”的现象比比皆是,其背后是一贯以来的“教师本位”。基于儿童思维的生长点,真实观照我们的语文课,叩问疑点、推敲难点、捕捉盲点,方能促进儿童思维的不断生长。
  关键词:思维生长点;疑点;难点;盲点;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B-0074-03
  在一堂公开课后,有位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直到下课,我都在等着老师开始。”纵观当下语文课现状,学生“失位”“缺位”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教师本位”的教学,剥夺了学生与文本意义世界主动亲近、自然相融的机会,无法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
  我们呼唤的是这样的课堂: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在静谧的氛围中,教师引领学生停驻在文本的别致点,流连于文章的独特处。学生们在咀嚼与咂摸中,透过熟悉的文字,领悟背后的真意,看见新奇的风景,遇见最美的智慧。
  基于儿童思维的生长点,真实观照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才是语文课应有的作为。
  一、叩问疑点
  朱熹说:“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1]如何才能做到“精”?阅读只是一种阅读程度,意义思维是一个更深层次的过程。只有做“精湛的思考”,我们才能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才能将已读之文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精思”最本质的方法就是质疑,质疑是教学中最有活力的因素,因此,疑点是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在执教《安塞腰鼓》一课时,笔者便采用了质疑教学策略,一次次叩击着学生稚嫩的灵魂,并将学生的思维一次次推向深处。文中“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这一段语言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多数教师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品读上,通过反复的朗读,去感受作者文笔的华丽。而笔者在这一处引导的质疑活动,会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首先,笔者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自主质疑,给予他们时间的自由。须臾,学生们提出了这几组问题:
  A.“痛苦”和“欢乐”……这3组词之间各是什么关系?
  B.他们的“痛苦”和“现实”是什么?
  C.他们有什么“梦幻”?要摆脱、正追求的又是什么?
  D.他们为什么而“欢乐”?又为什么能“欢乐”?
  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富有思维含量且具有探讨价值的真问题。之后,课堂转入集体讨论与交流。学生的回答令人惊异。笔者惊异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开阔的思维和深刻的体会。他们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个打鼓的后生,换位思索着他们的现状。这种情感的体悟与教师有意识的质疑引导密切相关。学生通过层层思考,层层体会,在思考和探讨的过程中,真正体悟到打鼓后生们的感情,最终达到一种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梦幻着他们的梦幻,追求着他们的追求的浑然境界。如果没有教师深度的引导和学生积极的质疑,这一与文本情感融会的珍贵体验就会遗憾地缺失了。
  同时,关于“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世界亢奋了”等文本中重要词句的探究,笔者请学生自己思考,并顺势提问:“读了这句话,你在思考些什么?”,鼓励学生把语言文字放到文本中去,结合实际的文本情景,得出符合情景的理解。如对“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和“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两句话的理解,笔者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两句话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特別有分量?”学生纷纷抓住了第一句中的“捶”和第二句中的“爆”。笔者继续引学生问:“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需要提问的吗?”学生着重就两个问题进行讨论:A.他们是怎么捶、怎么爆的?B.他们捶出了什么?他们爆出了什么?
  学生马上回到文本,积极思考,一只只手高高地举起——他们捶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捶出了宏大的场面,捶出的是一种气概;他们爆出了活力、壮阔、豪放,爆出了一种豪气。
  安塞腰鼓是一项独特的民间艺术,如何借文字去“身临其境”,感受场面之激越,声音之雄浑,动作之威猛,舞姿之壮美?在课堂上一次又一次质疑中,这份壮阔与雄浑一层层渗透进学生的心间,学生思维的广度得到了开阔,思维的深度得到了开掘。教师是整个情境的发起者、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思考者,精神上的享受者。
  二、推敲难点
  鲁迅先生认为: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她的全部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鲁迅先生这一段话给予我们语文教学上的启示,就是要紧扣文本难点进行训练。因为简单的内容学生自己一读就会,反复地重复,不仅是浪费时间,更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扼杀。难点,是儿童思维的另一重要生长点。
  如《夹竹桃》一文,这是一篇名家名篇。初读课文,学生对字词句和主要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然而,学生对季羡林本人及其写作背景是陌生的,对文章表达的复杂情愫是茫然的。正是这份陌生和茫然,给予了教师在课堂上锤炼学生心智的机会。《夹竹桃》中有一句话:“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这里作者怎么突然用了一个“也有”呢?原来课文在这里删去了一小节。最初介绍作者的家乡几乎家家都种夹竹桃,接着由点到面,然后具体描写“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再联系写作背景,季老1962年10月访问缅甸时,在异国他乡巧遇故乡常见的夹竹桃,从而引起无线思绪,激发创作热情,写下这篇散文。在这株普通的植物身上,寄托着老人沉甸甸的乡情,也承载着老人一生像夹竹桃那样坚韧不拔、淡泊明志的情怀。这些深层的内涵,只有靠教师在课堂上引领着学生一步步去体会和感悟,学生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这类写法的理解才不会是干巴巴的。
  朱光潜先生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2]语文课上,我们推敲“难点”,实际上就是在推敲“思想”。这种推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生长与拔节。   三、捕捉盲点
  “盲点”,指的是对文本的细微处视而不见,不启不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时,习惯性关注的是“写什么”和“为什么写”,却很少关注作者是“怎么写”和“用什么写”。盲点不同于难点,它更具有隐蔽性,更难把握。它是儿童思维的第三个重要生长点。
  有教师在执教《黄果树瀑布》一文时,着重关注作者如何表达,即关注语言的运用。在瀑布形态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讲述壮观在哪。学生抓住“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教师再巧妙地引导到对“泻”的品读:好词是需要细细品的,前文的“飘”“涌”是这样,这里的“泻”也是如此。从“泻”字你们读出了瀑布什么特点?勾连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学生体会到一个“泻”字把瀑布飞流而下的气势写活了。最后教师出示了一组填字练习,以此体会动词的准确运用,能使得句子更灵动传神。
  又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有教师在执教时这样处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这个事例。其实,关于《本草纲目》,我们以前学过一篇课文,还记得吗?
  生:《李时珍夜宿古寺》。
  师:对,这篇课文把李时珍编订《本草纲目》的故事写得很具体,约有700字。这些细节的描写,能不能替换到我们今天所学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来呢?
  生:太长了,不能。
  师:你们喜欢有人在你们耳边滔滔不绝地讲道理吗?
  生:不喜欢。
  师:是啊,这七百多字的故事,最后浓缩成了短短的三十多字。这就是说理文和记叙文语言的不同。不同在哪里,现在你们知道了吗?
  生:不同在说理文的语言要精练。
  师:这短短的三十多字,都在围绕李时珍是多么持之以恒来写。
  对于《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中引用的三个事例,学生基本上一读就懂。然而缺少深层次的比较研读,学生很容易从文字的表面和故事的表层滑过去。因此,当教师内引以前学过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尝试进行教材的重组,促使学生从单纯关注事例的内容,顺畅地转移到关注事例的表达效果,进而让学生发现说理文语言的表达智慧——简洁、精炼、直指中心,实现了阅读教学贴地行走的一次有效尝试。常态的生活化阅读关注的是文本“说了什么”,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关注的应该是文本“怎么说”。简言之,语文阅读教学天生就是要戴着语文的眼镜,从语文角度去揣摩,去品味,去捕捉语言的智慧。捕捉盲点,意味着获得新知,拓宽视野,完善思维,促进创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发现不寻常之处,去寻找、挖掘和消除盲点。
  “任何精彩的语文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3]教育是以智慧启迪智慧。仅仅滑行于文本的表层,苍白无力的“满堂灌”“满堂读”和“满堂悟”,无法深入文本的内核,揭示深层的语言秘密。这样的教学难道不是肤浅、乏味、低效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道不是不善思维、个性衰微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切实地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这份跳跃与成长,才是令人欣喜的,才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
  参考文献:
  [1]姜晓洁.朱熹启发式教学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8:35.
  [2]杨书松.咬文嚼字话“推敲”[J].语文建设, 2018(6):17.
  [3]劉春.精准聚焦 简约深厚——特级教师于永正《给予树》教学赏析[J].小学教学设计, 2011(11):29—30.
  责任编辑:石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5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