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读寓言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提升审美情趣。寓言通过虚构的故事寓意说理,形象多元,语言练达,采取讽刺、夸张等多种修辞叙事,含蓄地表达道理。教师可通过理清顺序、提炼要点,聚焦形象、抓住特点指导学生把故事讲清楚;通过关注细节、品词析句,合理想象、适当补白指导学生把故事讲生动;抓住非“常”处和“联系”点引导学生感悟道理。
  关键词:寓言;教学价值;语言特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B-0063-04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入了古今中外的多则寓言。寓言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揭示耐人寻味的道理,深受小学生喜爱。寓言“寓理于乐,寓情于趣”[1],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和鲜明的语言特色,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寓言的教学价值
  法国诗人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启示好比是灵魂。”[2]故事是外在的表现,道理是内在的蕴含。学生学习寓言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的学习经历,在此过程中,会调动感官,激发思维,触及心灵。其主要的教学价值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过讲读故事,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寓言的主体是故事,故事需要流传,人类早期的寓言故事原本就是口耳相传的。正是在聆听(阅读)故事、讲述故事、回味故事中,寓言蕴含的智慧才得以传播。寓言故事的篇幅不长,内容简单,很适合学生读故事、讲故事[3]。寓言故事有着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读起来生动有趣,讲起来绘声绘色。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语感,积累词语,迁移句式,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这种语言风格的影响。对于生活中的现象,学生可以讲故事来解释,也可以用寓言中学到的智慧之言来劝诫,大大提升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通过感悟道理,促进思维的深度发展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多短小浅显,一读就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但是蕴含的道理却意味深长,需要教师着重引导,由具体的故事内容推演、抽象出故事包含的道理。表面看是由故事向道理进发的过程,深层次的却是学生思维方式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甚至是批判式思维迸发的过程。如《一路花香》表面讲的是挑水工利用破水罐的裂缝浇灌出一路花香,这是具体思维;深层次讲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己的特点,就能发挥作用,这是抽象思维、批判式思维。
  寓言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是用生活丰富理解,让学生发现与寓言故事类似的生活现象,加深对寓意的把握;另一方面用寓言解释生活,让学生用所领悟的道理来分析、解释生活现象。通过不同角度的思维转换,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通过实践应用,提升内在的审美情趣
  寓言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不仅热情地贊扬和歌颂真、善、美,而且深刻地讽刺和披露伪、恶、丑。学生在阅读寓言的过程中,学会欣赏、评价、判断,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寓言还具有艺术性,精彩的故事载体,有趣的情节刻画,幽默的文字表达,让寓言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寓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紧密联系儿童的精神世界,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丰富想象,滋养心灵。
  二、寓言的语言特色
  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又被称为“理智的诗”“穿着外衣的真理”。因此,寓言的语言既感性又理性,既生动又严肃,很有特色。
  (一)虚构故事,反面说理
  寓言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深刻的道理,这里的故事都是虚构出来的。寓言故事有的内容完整,比如《鹬蚌相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有的内容不完整,一旦揭示了寓意,故事就戛然而止了,比如《狼和小羊》最后写道:“狼向小羊扑去……”结果如何,没有交代;有的一波三折,比如《狐狸和乌鸦》中狐狸的三次谄媚,《狼和小羊》中狼的三次找碴儿。这些寓言故事虽然内容简短,但都蕴含道理,主旨明确。
  劝诫性是寓言的底色,所以寓言故事大多从反面讲道理,或劝诫或讽刺。如《鹬蚌相争》中“鹬”和“蚌”争持不下,最后落入渔翁之手;《揠苗助长》中宋人辛苦拔禾苗,结果禾苗都死了。这样的故事更能激发思维,使读者深刻地领会道理。有的道理蕴含在故事里,需要在读中感悟;有的道理直接揭示,如《伊索寓言》,最后都有一句凝练的话语揭示道理。
  (二)形象多元,练达生动
  寓言中的形象是多元化的。故事主人公除了人以外,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比如乌鸦、狐狸、水罐、北风等,它们说着人的话,做着人的事,十分有趣。大部分形象的个性特质是和人们的原先认知一致的,比如《狐狸和乌鸦》《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中的狐狸,就是作为狡猾的形象出现。当然,同一个形象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很聪明,《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很愚蠢。寓言中的主人公,有的一望而知,比如《蜗牛的奖杯》主人公是蜗牛,《揠苗助长》主人公是农夫;有的就不太明显,如《蝉和狐狸》《北风和小鱼》,一般而言,意在讽刺谁,谁就是主人公;有的则都是主人公,如《鹬蚌相争》中鹬和蚌都是讽刺和劝诫的对象。
  寓言里的形象多具有人性缺陷,尽善尽美的人物不能成为“谐”的对象,穷凶极恶的也不能成为“谐”的对象,引起谐趣的大半介乎二者之间,多少有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又不致引起深恶痛绝。儿童会觉得这样的形象傻得好玩,不知不觉中生发出自我的警示。因此,寓言虽然故事简短,但是语言也可以很生动。比如《狐假虎威》中对狐狸的动作描写“眼珠子骨碌一转”“神气活现”“摇头摆尾”,把狐狸的狡猾刻画得活灵活现;《鹬蚌相争》中对鹬和蚌的语言描写,把鹬的“威胁”和蚌的“毫不示弱”刻画得绘声绘色;《揠苗助长》中“盼望”“焦急地转来转去”“急忙”等词形象地表现了农夫的心理活动……这些生动的语言,让寓言读起来很有意思,能更好地揭示道理。   (三)多种修辞,含蓄表达
  寓言通过多种修辞使短小的故事散发出不同于其他美文的阅读魅力。讽刺、夸张、拟人、比喻相结合是寓言鲜明的叙事手法,旨在渲染寓意。[4]讽刺是寓言的一道独特风景,寓言往往不正面斥责,而是将道理寄寓在有缺陷的形象身上。寓言夸张的语言充满幽默感,读来让人在开怀一笑中心领神会。拟人、比喻又使人物形象化,展现辽阔的视野,照出人间百态,让人读起来易于明理或受到启迪。
  正因为这一语言特色,人们容易将寓言和童话相混淆。其实,在表达方式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童话是直接地、形象地表达主旨,比如《云雀的心愿》让我们明白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小露珠》让我们了解小露珠闪亮、圆润、透明的特点。寓言不会直接告诉你“是什么”或“怎么样”,而是通过故事含蓄地阐述抽象的道理。即使有的寓言在最后有揭示道理的一句话,也是抽象的表达,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故事或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三、寓言的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寓言,故事是载体,道理是内核。教师可以按照“讲故事、悟道理”的思路设计教学,强化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与运用训练,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一)把故事讲清楚
  讲故事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故事内容,它是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转化的过程,也是学习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读寓言故事,学生最先关注的是故事的内容情节。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首先应该教会学生把握内容,把故事讲清楚。
  1.理清顺序,提炼要点。故事是有情节的,会按事情发展顺序推进,有的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如《狐假虎威》《鹬蚌相争》;有的按照先后顺序,如《猴子种果树》中猴子先种梨树,再种杏树,接着种桃树,最后种樱桃树;有的重复三次相似的情节,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顺序,提炼要点,把故事讲清楚。比如《猴子种果树》,就可以这样提炼出三组词语:①乌鸦 哇哇 梨五杏四;②喜鹊 喳喳  杏四桃三;③杜鹃 咕咕 桃三樱二;④樱桃好吃树难栽。《谁的本领大》可以这样提炼:①风 呼呼地吹  裹得更紧  飞快地前进;②太阳  发出强烈的光  脱了下来  没力气再摇。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按照顺序,抓住要点把故事内容讲清楚了。
  2.聚焦形象,抓住特点。寓言故事简短,层次简要,人物关系也比较简单,如果抓住故事中的形象,让学生循着“谁,怎么做”的思路把握内容,很容易把故事讲清楚。比如《鹬蚌相争》中,可以从鹬和蚌不同的特点出发,鹬有长长的嘴,要琢蚌的肉;蚌能合上壳,夹住鹬的嘴。从这两个形象的特点出发,就能把它们如何相争讲清楚了。
  (二)把故事讲生动
  把故事讲清楚,仅仅是停留在了解大意的层面,还要通过把故事讲生动,深入理解、品味故事内容。
  1.关注细节,品词析句。寓言故事不长,但也不乏细节描写,尤其是一些独具表达效果的词语、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其放在故事情境中理解、感悟、运用,把故事讲得生动。比如针对《揠苗助长》中“巴望”一词,教师通过和“希望”“盼望”比较,让学生体会农夫内心的无比急切,具体表现为“天天到田边去看”“心里十分焦急”。《鹬蚌相争》中鹬和蚌说的话十分相似,读起来就觉得很有意思。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发现“今天不……明天不……你就会……”这样的句式,在讲故事的时候用上这样的句式,就能生动表现鹬和蚌相互威胁、争持不让。
  2.合理想象,适当补白。有的寓言故事以叙事性语言为主,即把事情交代清楚就好了,不作深入细致的描写。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让故事更加生动。比如《狐狸和葡萄》中狐狸为了吃到葡萄,“想尽了各种办法”——学生由这句话,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狐狸深吸一口气,用尽力气向上跳,还是够不到;它找来一根棍子,棍子太短,它又踮起脚尖儿,还差一点点……
  (三)把道理悟透彻
  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道理是什么,那学生就失去了阅读寓言的乐趣,索然无味。所以,道理是要悟的,而且要水到渠成,悟得透彻。那么,到底应该从何处着手呢?
  1.抓住非“常”处悟。非“常”处,就是故事的矛盾处、情节的反转处或荒谬处,常常不合于常理常情,往往让人出乎意料。教师抓住这些地方,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理解感悟,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故事中抽象出道理来。比如《牧童和狼》,牧童大喊“狼来了”,目的是故意耍人,骗人取乐,结果自己却吓得惊慌失措,抓住这个非“常”处,讨论牧童最初的目的和最后的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就能悟出经常骗人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这一道理。
  2.抓住“联系”点悟。寓言蕴含的道理,有的表达深刻的哲理,有的暴露社会的缺陷,有的揭示生活的丑恶,有的嘲笑行为的愚蠢……都是指向生活、指向实践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道理与生活的联系点,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道理的感悟。比如《揠苗助长》一文,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反而适得其反。
  有些寓言是古代寓言改编的,在学习时,可以聯系文言文,增加阅读兴趣,加深理解感悟。比如《鹬蚌相争》《螳螂捕蝉》,都有相对应的文言文。在学习时,可以先“文”后“白”,也可以先“白”后“文”,具体可根据整体的教学设计而定。
  寓言在“孩子喜欢的故事”和“做人做事的道理”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作为教师,要陪伴学生一起漫步在这桥梁上,收获美好与智慧。
  参考文献:
  [1]夏琳.小学语文寓言文体阅读教学[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12):122.
  [2]周一贯.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66.
  [3]薛法根.用好故事,教好寓言——王晓奕老师执教《伊索寓言》简评[J].教育视界, 2018(9):51.
  [4]钱华.寓言教学,在文体特征的关照下前行[J].语文教学通讯, 2015(6):55.
  责任编辑:石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5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