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梧桐梧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所有树木中,梧桐怕是最具有诗意的一种树了。
  古人常将梧桐和雨连在一起,这样的诗句俯拾皆是。晏殊说“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苏轼说“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他们笔下的“梧桐雨”是笼着难言的心事和黯淡心绪的。而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将“梧桐”当做“愁”的滋生物和媒介,由于有了雨的掺入,这“愁”便愈发浓稠而难以消停了。温庭筠也说“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将“愁”换成“离情”,而寓于其中的心曲却有相似之处,“梧桐雨”不止,“离情”也丝丝不断,那陷人于愁苦的离情别绪袭人于不眠不休的梧桐雨之中。而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索性将“春风桃李花开日”与“秋雨梧桐叶落时”对举,将喜景与悲景同时呈现,让人觉得诗意摇曳诗韵缤纷的同时,又体尝到情致的缠绵和情意的跌宕,而那由梧桐雨催生的萧索、低落情绪便更加凸显、衬映出来了。
  没有雨,梧桐又会给人以怎样的思绪呢?李煜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王昌龄说“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似乎没有深深的愁绪了,但字里行间浸染的依然脱不了寂寞、清冷、孤独之感,一股难以遏抑的伤怀抑郁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
  梧桐,可真是一种引动愁思、助添伤怀的天然载体了。
  古人借梧桐述愁思。引古人为知己,我似乎也有过相似的体验,小小的心也曾为梧桐有过悸动和恻恻轻寒之感。记得读小学时,每天上学放学路上,总有梧桐相伴相随。梧桐以行道树的形象,出现在我的视域中。起初,总觉得它是一种极为平凡的树,街上步履匆匆的行人,极少去留意它。而我,也是如此。
  但有一天,梧桐却不期然而然地进入了我心灵的视野。那是一个风急雨骤的深秋的早上,当爸爸用摩托车载着我驶向街道转弯处时,我蓦然注意到,街上枯黄的梧桐叶,在狂风的肆虐和雨鞭的笞打下,无规则地翻滚向前,或发威似的卷向晦暗的低空,啪嗒啪嗒,喧响至极。目之所及,一片凄清狼藉的昏惨惨的景象。秋风秋雨愁煞人,我的心激灵了一下。低回既久,一种莫名的悲怀和黯然涕下的情绪弥漫于整个身心。一时间,这样的秋雨,这样的梧桐,这样的我,似乎交融粘结纠缠在一起了。我初尝了梧桐秋雨带来的愁思恨缕。当然,自以为并不具有多愁善感情愫的我,对梧桐雨的体会是比较肤浅的吧。
  而其实,梧桐雨并不总给人带来萧瑟衰飒的印象。盛夏时的梧桐“贞干修且直,广叶结青阴”,“菶菶萋萋”,它带给人的是修洁、繁盛的印象,似乎对应着我们年轻有活力的青春韶华,梧桐树上满盛着阳光,恰如希望之光闪烁其间,使整株梧桐熠熠生辉。而梧桐树洒下的阴凉,则足以让干渴的行路人重振精神,将沉重的步伐一变而为轻捷。就是梧桐褪尽所有掌形叶子的严冬,如果细赏,你仍會为它冬日里光洁挺直的躯干,一身斑驳却仍富有生命力的青褐皮肤耸然动容。那是它的沉默期和蓄力期。让人惊讶的是,进入冬季,梧桐枯叶尽脱,但却会仍旧留有一些球果,有些球果,甚至会和下一年的新果同集于一树而不落。叶没了,洒下更多的冬日暖阳,给瑟瑟发抖的行路人带来几许温暖。人生也该当如此,有时我们即或处于低潮和低谷,也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更不能进退失据,而要为再次出发再度进击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实,梧桐树的实用价值也是很高的。据说,梧桐树的木材是一种优质木料,可以加工成多种乐器,其叶、花、果入药以后,有活血化瘀之神奇功效。难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我们常说的“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即出典于此。
  梧桐,梧桐,你是我心中的树。(指导老师:赵福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10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