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元智能理论架构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根据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以此理论为依据,寻找适合的教学策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寻找和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并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9-0042-02
  根据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有学生的某种智能表现非常突出,呈显性状态,而大部分学生很多潜在的智能有待于我们教师和他们自己去认识、挖掘、开发。这就为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教学中扬学生所长、补学生所短,发展他们的各种智能?
  一、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对今后工作学习至关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现今的信息技术教育受学校重视的程度不够,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所能分配到的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导致教学设计中的一些教学活动无法开展起来。这也削弱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在传统教学层面上停滞不前。再者,由于针对信息技术的考核长期流于形式,学生应试心理日益加重,而对于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些活动环节漠然置之,更别提自己主动探究学习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基本属于空谈。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究更好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八种智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一些发现和思考。
  1.分层教学和协作学习相结合,提升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即有效地利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才能。真正的教育是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去交流、探讨,这样才能有创新和突破。例如,在学习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以下同此书)的第二章《管理计算机》一课的时候,笔者用Flash软件做了一个课件。课件中有一个计算机系统结构图,要求学生自学书本内容后,将右侧的答案一个个拖动到左侧结构图中,完善整个图表。本次探究任务是六人一组,分组完成的。率先完成的学生自主准备演讲,等所有学生完成后,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任务成果及学习心得,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
  这个过程利用分层教学让完成任务较快的学生准备演讲,有事可做;完成任务较慢的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探究任务,获得成就感。而每组派学生上台演讲,组员补充说明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交流、表达的情境,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智能。
  2.利用编程,培养数学逻辑智能
  数学逻辑智能即有效利用数字和逻辑推理及科学分析的才能。信息技术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的,比如信息安全、程序设计等章节。尤其是程序设计部分,不仅要求学生尝试用计算机语言进行交流,更要求学生能用计算机语言满足一定的实际需求。学生不断设计和调试程序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调整和完善数学逻辑思维的一个过程,这必将促使学生今后在计算和考虑问题的时候逻辑更加严谨,更加细致,有利于其数学逻辑智能的培养。
  3.运用虚拟现实(VR)跨越时空,发展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即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采用三度空间方式进行思考和操纵的才能。现今的信息技术教材里面有很多科技前沿的知识,如第七章《音视频加工与制作》中就提到了“虚拟现实”这个概念。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一些虚拟现实的案例,如楼盘实景模拟展示视频、故宫游览模拟视频等。学生打开视频后,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方向键,在视频中自主转向和走动,感受视频中模拟出的各种场景。这样新颖的体验,让学生大开眼界,他们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空间,观察周围的环境(包括色彩、形状等),进一步发展了空间智能。
  4.通过表演和模拟制作,发展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即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才能。在第一章《动画设计与制作》中,笔者讲解到《动画补间动画制作》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个学生上台用一只手的运动表达一个含义,然后让本组的成員把这个手的动作利用Flash软件制作出来(不需要绘制人物)。上台来表演的学生,用一只手做出了许多动作:招财猫的动作、嘘声动作、挥手再见、哭泣抹泪等。这些动作均体现了物体的位置或是角度的改变,都是用动画补间来实现的。这个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肢体表现和模拟制作出的作品都是“萌萌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肢体表演和动手创作自然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身体各方面的协调能力。
  5.用音乐创设课堂情境,激发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即感知、欣赏和创作音乐的才能。音乐是最好的语言,没有音乐,这个世界就会缺少一分活力。教师在课前可以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学生在位置上坐下后,情绪也会慢慢被音乐感染而变得平静,注意力就会逐渐集中到教师身上。为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或是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可以将音乐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GoldWave软件使用的时候,笔者准备了几段音频,一段是诗朗诵《一棵开花的树》,其余是几段不同风格的钢琴伴奏曲。让学生先欣赏这些音频,然后挑选自己认为合适的一段音频作为诗朗诵的背景音乐,并利用GoldWave软件进行声音的混合。学生在感知和欣赏音乐之美的同时,也接受了音乐的熏陶,激发了潜在的音乐智能。   6.引入网络平台,发展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即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以与人有效合作、交往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适当引入QQ、MSN、博客等網络平台,让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以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中的“合作学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生存。但是,引入网络平台后,对学生课堂纪律的掌控需要教师张弛有度,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7.采用“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强化自我认识智能
  自我认识智能即正确认识自我、进行自省的才能。这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笔者在探究学习课程中将“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贯穿始终。教师是主导者,负责引领学生探究新知,在探究过程中把握航向;而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探究主题、合作伙伴、探究任务等,任务完成后还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及组员之间有分有合:遇到问题求助教师,学生就能认识到自己掌握新知的程度;跟组员商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组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在活动中自己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总之,探究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不断尝试、不断自省、不断改进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自我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的认知,这个过程对自我认识智能的强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8.课堂与社会实践相连,提高自然观察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即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辨认并分类物体,且洞悉自然的或人造的系统的才能。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都能学到信息技术知识。如教学《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的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去参观了无锡的“感知中国”物联网基地,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在后面的课上再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性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无形中让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我国自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对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都非常重视,但受到应试教育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无法实施,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提供了一盏明灯,即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此理论为依据,寻找适合的教学策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寻找和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并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中,笔者只是给出了一些多元智能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提炼和整合,形成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另外,课后对于学生活动的评价和反馈也是笔者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希望信息技术教师都能行动起来,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引下,让每个学生潜在的闪光点都能熠熠生辉。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02(4):7-9.
  [2]  李君丽,祝智庭.基于新课改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4):66-68+72.
  [3]  张建国.多元智力理论对“转差教育”的启示[J].宁夏教育,2003(4):13-15.
  [4]  殷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17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