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资助育人成效的体现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资助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教育,以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本文将分析贫困生在心理、实践和就业三个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以心理健康、社会实践能力突出和就业顺利作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5-0217-02
  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为贫困生)平等接受教育方面取得巨大飞跃。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目的是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从而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和谐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要实现个体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本质是培育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即“育人”。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崔邦焱主任曾说:“中央领导多次强调:高校开展资助工作必须紧紧抓住教育的根本,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在资助工作的全过程”[1]。本文在大量收集、阅读、整理、分析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在校贫困生与普通生的对比分析,以及结合实际资助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分析贫困生心理、实践和就业三个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以心理健康、社会实践能力突出和就业顺利作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
  一、心理体现育人的尺度
  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加大,经济上的差距往往影响着贫困生的心理,使他们容易在与普通生的沟通、交流中出现问题。社会收入分配上的一些不公平现象,社会中一些歧视贫穷的不良行为,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影响着贫困生的心理状态,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1.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個方面:贫困生日常生活拮据、穿着朴素,步入高校新环境后,面对家庭经济富裕、出手阔绰、衣着华丽的同学,他们自然会产生自卑心理;与家境富裕的同学相比,贫困生在顺利进入高校前承担了更多的压力,这使得他们一入校就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由于长期处于忙碌和紧张之中,身体会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心理易产生焦虑、虚荣心理。
  2.通过育人实现心理扶贫。首先,高校应将我国资助政策通过适当、清楚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位新生,让他们明白国家在学费、生活费等方面给予的帮助,贫困生完全可以通过这些资助和自身努力来完成学业,尽可能地在入学初就帮助贫困生减轻贫困压力。其次,高校不能将所有工作重点放在将助学金发放到学生本人手中,更应关注贫困生在收到资助金后的日常表现,准确把握贫困生的心理变化。最后,通过贫困生奖学金、主题教育、谈心谈话、素质拓展、志愿服务等多途径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贫困生人文关怀和锻炼,帮助贫困生排除心理困扰,使得他们能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实践体现育人的力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2],由此可见,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招生比例加大,在大学之前,部分来自中西部偏远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有充足的舞台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何启发和鼓励他们在大学敞开心扉,积极融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值得深思。
  1.贫困生社会实践的制约因素。在参加社会实践时,贫困生一般都会受到两方面的制约。首先,观念上出现错误。对贫困生来说家庭经济的贫困使得学费、生活费等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即便国家资助基本可以帮他们解决,但多数贫困生还希望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赚取一些费用来改善生活和减轻家庭负担。由于经济带来压力,贫困生倾向于干一些劳动密集薪酬到手快的兼职,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发传单和做服务员等工作上。从结果上说,他们获得了物质报酬,但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这些低性价比的工作上,不仅无法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是时间上的一种浪费。其次,心理素质的制约。正如前文所述,大多数贫困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在多种心理问题的制约下,贫困生会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产生抵触心理。
  2.通过资助提升实践能力。贫困生实践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多种的资助方式来引导改善。首先,重视发展性资助项目。发展性资助项目是以激励为主,将纯粹的资金资助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把资助金分为不同的时期,以科研成果为依据,阶段性将资金分批发放的方式,取代传统的单一物质资助方式。发展性资助项目有效地打破了贫困生以往“等、靠、要”的状态,能有效帮助困难生提升独立自主的能力。其次,资助开展合作性活动。积极引导贫困生与他人之间的交往,通过多次的交流加强人际沟通能力,让他们找到自信心,帮助他们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树立信心。此外,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吸取经验共同进步,高效快捷地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最后,利用好勤工助学岗位。勤工助学是一种教育经济行为,通过勤工助学让贫困生切身感受到用合法劳动获取相应报酬,能有效提高贫困生的就业实践能力,缩短贫困生适应社会的时间。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资助,贫困生不仅能获得资金援助,更能得到实践上的充分锻炼,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好基础。
  三、就业体现育人的高度
  随着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难成为大学生毕业之后普遍遇到的问题,大学生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更要将自己塑造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在社会竞争之中脱颖而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其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不高、就业期望值不切实际等原因造成就业更加困难,成为大家所说的“双困”毕业生[3]。
  1.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贫困生在就业时主要面临以下问题:(1)害怕就业。首先,他们知道自己的家庭提供不了任何帮助,在与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竞争时可能会遇到不公平。此外,大多数贫困生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当工作收入与预期收入相差较远时,这部分学生会害怕找到工作依旧摆脱不了贫困。(2)自卑心理:一方面担心自己形象不佳,在社会上会因“寒酸”受到歧视;另一方面,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多数贫困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不能全面地展现自我,在面对竞争者时容易自我否定,忘记自身的优势,低估自己的能力,就业期望值出现偏差。(3)贫困给家庭经济困难生带来了太多的压力,找到薪资丰厚的工作,从此摆脱贫困是大多数贫困生的目标。因此,他们在应聘的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薪资待遇,而很少考虑工作的发展空间,缺乏长远的目光,对工作缺乏合理定位。
  2.通过育人实现贫困生的完美就业。针对贫困生在就业时遇到的种种困难,高校应充分利用资助的手段,创建有效提高贫困学生就业能力的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资助工作精神及资助政策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搭建相关教育体系,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生个人、群体开展专业性育人活动,将工作方向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充分发挥育人的精髓。最终在通过各种育人模式的引导下,不断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充分挖掘贫困生自身的优势,比如贫困条件下养成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帮助贫困生找到自信心,把他们培养成心理健康、有思想、高品德及专业技能强的优秀毕业大学生,使其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就业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公平竞争,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完美就业。
  四、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是一项持久、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工作,需要各个层级相互配合,以寻求最佳的育人模式,针对高校资助工作,也应将资助工作的目的立于育人之上。本文在深度剖析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实践和就业三方面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此三方面的综合考察,来衡量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成效,对提高高校育人成效开拓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何万国,漆新贵.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及其培养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62-66.
  [3]刘益群.试论高校资助育人对贫困生就业的促进作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27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