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寻求原因 对症下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当代社会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上。而乐器教育正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所以本文就如何优化学校乐器教育进行论述.
  一、学校乐器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升学生的素质,乐器教育是有效途径,想要优化乐器教育,发现问题则是必经之路。
  1.学生不喜欢练习乐器
  学习乐器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活动,任何乐器都不能一蹴而就。学生从入门開始学习,需要经过很多个阶段,不能揠苗助长,这样只能适得其反。所以必须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但学生却不喜欢练习乐器。
  2.家长对校内乐器教育配合度、认可度不足
  在大众的认知里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是老师、学校的责任。往往忽略掉了家长在学生教育环节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大部分家长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就算达成任务,学生表现不好,或者成绩不理想都是老师的责任,从来没有考虑过自身的问题。家长更认可校外的乐器培训机构。
  3.学生上课态度不够端正
  学校开设乐器兴趣班,是为了促进学生美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开设的乐器兴趣班也是采取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那学生上乐器课时的态度就尤为重要,学生上课态度不认真,既不听老师讲解乐器的基本知识,又不认真练习,是达不到提升学生美育的目的的。而且学生上课态度不够端正,很难使乐器教育有效开展。
  二、寻求原因,对症下药
  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就是发现问题,其次是找出产生问题的成因,最后是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必须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作为出发点,才能真正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笔者探访所得关于乐器教育开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的成因如下:
  1.学生对学校乐器教育的兴趣不足
  学校乐器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不喜欢练习乐器,在练习过程中不认真或者根本不练习的学生占了一半以上,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学校乐器兴趣班的兴趣不足。通过观察与调查发现,学生在校选择的乐器有20%以上的学生是因为家长或老师的要求才选择此乐器。通过对教师进行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学校在学生进行乐器入门时,并没有提供让学生了解的机会,有的学校还是随班走,固定每个年级学什么,没有给学生提供选择的余地,使学生对学校乐器兴趣班的兴趣不足,也是导致学生不喜欢练习乐器的原因之一。
  2.家长对学校乐器教育理解存在误区
  教育是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面一起合作的,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与配合。但是笔者从调查得知,虽然有84.8%的家长都会选择学校乐器兴趣班,但是有一半的家长更倾向于校外的乐器培训班。在对孩子学习情况以及对孩子学习乐器环境的满意度中,满意学校学习乐器环境的家长只有43%。而大部分家长都不了解学生学习乐器的具体情况,可见当前家长对于学校开展的特长教育的认可度与配合度都不足。家长对于学校开展的特长教育的认可度和配合度都不足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学校特长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
  3.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要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新课程改革曾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不能一味强灌。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决定学生走什么样的路。而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最有发言权利的人;并且小学生处于低龄阶段,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的情况、喜好进行教学。学生上课态度不够端正的原因在于教师上课时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采用的都是讲解与训练相结合。讲解时采用的是常规的讲授法,而训练时也只是枯燥地进行简单的练习。可见,导致学生上课态度不端正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三、小学乐器教育的优化策略
  学校乐器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延伸,是实现学校美育目标、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学校乐器教育开展情况关系着学校美育的成效。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学校乐器教育的三点对策:
  1.方法之:让学生多接触乐器,培养兴趣
  目前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乐器都有着浓郁的兴趣,但在学校的乐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的兴趣并不高,从而导致学生不喜欢练习乐器。在学校的乐器教学中,学校只是刻板地教授乐器演奏技巧,学生只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的安排,让学生产生无趣心理;其次学生在选择乐器前,并没有了解的过程,只是听从学校的安排选择何种乐器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使得学生对学校校内乐器产生无趣的心理。使得学校的乐器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只有增强学生的兴趣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喜欢练习乐器,在练习乐器中找到乐趣。
  (1)邀请乐器表演
  小学生处于小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而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有着新奇、喜欢热闹的心理。学校邀请乐器表演,让学生感受乐器演奏传递出来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对演奏乐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此,增强学生对学习乐器的乐趣,最后使得学生在练习乐器上有更多的耐心,也更加认真。乐器表演是营造氛围的重要途径,学校邀请乐器表演也需要有注意的地方,学校在乐曲的选择上,要有偏重,选择一些欢快、符合小学生喜好的乐曲,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乐器表演容易让小学生产生羡慕感,以此成为学生学好乐器的内在动力。乐器表演之后,学校应该再给学生讲解一些乐器表演家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到学好乐器与练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懂得练习的重要性,并且可以以乐器表演家为榜样,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使得学生重视练习在学好乐器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真正喜欢上练习乐器。
  (2)召开乐器讲座
  学校乐器兴趣班是学校开展乐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进入学校乐器兴趣班之前,学校并没有提供了解的机会。导致学生在选择乐器的时候,没有了解过乐器的属性,自己有没有兴趣,所以导致学生在练习乐器的过程中出现不认真或者不练习乐器的现象。学校召开乐器讲座正是给学生了解乐器的机会,笔者认为举办讲座的最佳时机是在学生进行选择乐器之前。由于小学学校都是在第一学段进行选择乐器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接受力不高,所以学校召开的乐器讲座不能像学校常开的讲座那样,应该用一种新型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乐器,为以后的选择做好准备。笔者认为学校召开的乐器讲座,应该是把学校所开设的乐器兴趣班中所具有的乐器种类都展示出来,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乐器班都有哪些乐器;其次笔者认为召开乐器讲座的地点应该放在操场,因为操场的场地比较大,适合更好地展示乐器;最后在形式上,笔者认为应该由该乐器的授课教师来进行讲解,并且进行展示。让学生有机会亲自接触即将要学习的乐器,接触未来教授他们乐器的老师。   只有让学生有了解乐器的机会,才会是让学生真正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这样学生才会是从兴趣出发,学生才会真正学好乐器,这样在练习的时候也会更加认真。
  (3)提供展示机会
  学校开展乐器教育不仅仅为学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提供机会,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的机会。处于小学阶段的小學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愿意参加学校的乐器比赛和表演活动,但是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学校的表演活动和乐器比赛。通过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虽然学校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但是学校在这方面的管理却存在着弊端,学校参加比赛和表演活动都是固定的学生,很多学生因此失去了很多展示的机会,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乐器失去了兴趣。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多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从学校比赛和表演中得到锻炼获得自信,所以学校在机会分配上要平均一些,不要只选择好的,而忽视掉其他同学。笔者认为学校可以组成几个乐器队,这样各种乐器都有表现的机会;其次,在学校举办表演活动时,可以先进行一个比赛,这样大家都会参与其中,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练习乐器提供动力源泉。
  2.方法之:家校沟通,扫除误区
  当前学校教育与以前的学校教育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教育认知上,在以前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与教育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教育就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家长就是一个甩手掌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知发生了改变,知道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家校的沟通就尤为重要,通过问卷笔者发现,家长对于学校的认可度与配合度都不足,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学校的乐器教育存在着偏见。所以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消除家长对学校乐器教育的偏见,从而使得家长和学校一起合作,让学校的乐器教育可以有效开展,可以举办亲子乐器活动:
  (1)亲子接力演奏乐器
  有的家长是会乐器的,这个活动正是家长与学生加强了解的过程。由老师进行分组,每组三对父子/母子,挑选一首相对简单的曲子,每个人一段,看哪一组先完成。通过这样的比赛,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对乐器的掌握程度,而且通过这样的亲子活动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又可以提供亲子共同完成曲子的机会。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2)听曲猜名
  这个活动不管会不会乐器的家长都可以参与其中,有教师出题,让学生演奏乐曲,由家长来猜。这项活动既考验家长与学生的默契,又考验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度。通过听曲猜名的活动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学习乐器的情况,对于没有答对的家长也给予警示,让其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关心不够。
  (3)听音辨乐器
  由老师进行分组,看哪组回答又快又准。在比赛开始之前,老师拿布条蒙住学生的眼睛,由家长随意挑选五种乐器,有学生来猜。这项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
  3.方法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师依据自己所掌握的教育理论及心理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具体的活动状态,是整个教学活动呈现的形式。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能;而死板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使得教学的效能不升反降。
  (1)实践与讲解相结合
  乐器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掌握、理解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体验音乐的内涵。但是在讲解音乐知识时,只是为了讲而讲,单纯把其当作知识强行灌溉,这样既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音乐知识与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音乐知识的传授应该把“技”“情”“趣”融合成一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其在这样的氛围中完成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基础训练与儿童乐曲相结合
  在乐器教育中除了讲解音乐知识以外,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练习,在对儿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孩子由于处于低龄阶段,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稳定性差,经常会出现坐不住的情况,再加上之前没有受过任何有关于音乐的基础教育,就会对反复单调的基础练习曲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根据儿童学习的进度,适当选取一些儿童比较熟悉的儿童歌曲来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练琴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一些较为复杂的指法穿插在这些乐曲中,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使学生的乐器技能得到提高。
  通过这些优化策略,使得学校乐器教育得到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40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