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换言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认知的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受教育的过程;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会道德、法律伦理等过程,也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教师搭建支架的过程。
  一、问题支架,使思维得以展开
  事不说不清,理不辨不明,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能使学生渐渐感悟认知并付诸实践的学科。这其中需要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追问,在探索中更新、甚至否定原有的认知,使他们的新素养得以拓展。教师平常在上课时,往往会对课本列举的事例加以阐述,对课本涉及的法律知识、人文常识进行进一步的拓展,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拓展教材文本阅读是有很多好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学生习惯于接受,习惯于被灌输,不愿对问题进行思考。但对一些事物的深入理解、深刻剖析,都需在一定的问题中展开。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设置问题,以让学生得到鲜活的、带着问题链的认知。以“生命的思考”为例,本单元共设三课。在第八课“探问生命”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吗?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吗?人们需要从容面对生命中的不可预知吗?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是我们生活的主题吗?很明显,问题链的设置,能给学生带来一个清晰的脉络,也能给学生指引一个思考问题的方向,能为他们的学习增添一份求索的志趣。教师在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设置问题,即问题不能太难,若超越他们认知很多,他们就不愿投入精力去思考;相反,问题过于简单,他们会在表层“应付”教师的提问。所以,问题要恰好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能作为他们深层学习的一个支架,使学生能解决眼前问题,并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产生新的问题。
  二、情境支架,使能力得以生长
  道德与法治从来不是枯燥的,它是具体的、生动的,所有抽象的理念与原理,都是从生活中浓缩、抽象而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还要还原其本来的面目。换言之,为了学生更容易理解与吸收,为了他们更好地体验这些原理、更好地从学习中生成应有的能力,特别是高阶能力,即分析能力、與判断能力等,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建构支架。比如,在教学“珍视生命”一框时,教师首先播放了一些学生的生活画面,有长时间上网打游戏的画面;有在ktv吼歌一直到深夜的画面,也有学生开始学成年人抽烟喝酒的画面;当然另一方面,也有学生认真在图书馆看书的画面,在操场打球的画面……通过这些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讲述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时,教师设置了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假设一场地震来临,让学生怎样进行预防演练,从而到达保护自己生命的目的。首先,教师通过广播系统,播放安全警报的信号,让学生及时、迅速地躲到课桌下面。然后在躲到课桌下的同时,让学生拿一本书放到自己的头上。接着,教师播放及时撤离的信号,所有学生都跑到教室走廊外排队。接着,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撤退到操场上。整个过程学生当真的一样在演练,他们体验到面临危险时对生命的那份渴求与尊重。这样的情境,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亲身演练的同时,也增强所有学生的精神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挫折,敢于抵抗挫折。情境,让道德与法治多了一份亲近。
  三、合作支架,使智能得以聚焦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知与行统一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需要学生彼此合作的过程。人们往往有这样的误解,总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没什么需要合作的,其实不管是对“行”的督促与纠正,还是对“知”的理解与分析都需要团体的智慧与集体的力量。学生对某一法律原理的不理解就需要其他组员给予帮助,在合作中,使学生的认知得以提升。合作可以是再讲一遍给学生听,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如果老师只在讲台上一言堂,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很低的,24小时后,他们只能掌握学习内容的5%;而最好的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这可以使学生掌握90%的学习内容。仅举一例,就可表明合作的好处,以及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以“绽放生命之花”一节为例,这一课是让学生学会追问生命的意义,让他们自觉拒绝冷漠,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然后通过实践提升学生自己的生命价值。教师可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每天关爱他人的事例记录下来(异组记录),即本组不记录自己组内组员的良好行为,每记录一次加一分,到最后,看哪个组得分最多,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彼此合作的风气。显而易见,道德与法治的合作学习,不再是表层的合作,是与学科相适应知与行相统一的合作,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在“知”上面的生长,同样要考虑学生在“行”上面的作为。因此,“知”上面的合作,能使学生在对认知做深层思索之后,在“行”上有新的展示。所以说,合作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一步登高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实践、探究、思考、反思、提升的过程。这其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架,这个支架有理论上的,也有实践上的,总之,要使学生既能将知识内化于心,又能将之外化于行,即做到知行的完美统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49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