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组织理论”观照下的语文课堂互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历来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课堂互动是不是“越热闹越好”?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对这些问题的部分内容做粗浅探讨,希望能做出不一样的解释。
  【关键词】语文课堂互动;自组织理论
  民国时期,语文式微,课堂互动陷入僵局,似已十分明显。傅庚生先生(1910-1984)在《国文教学识小编》第六节中说:“学生是一向用惯了耳朵听讲的,没有用脑用口的习惯;而且本来是在受着脱节架空的教育,无言之学是藏拙的上策。”从傅先生的言辞当中,我们多少可以读出传统语文课堂互动缺失的无奈,也可以看出学生“无言之学”的泛滥,以及自主性的丧失是影响课堂互动的重要因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学生主体”理念深入人心,过去由教师主宰的“满堂灌”课堂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充满弊端的“满堂问”和“满堂练”课堂也在人们的批判中有所调整,取而代之的是合作、探究、讨论的课堂。于是,互动的活跃程度往往成为评课的重要标准。一些极端学校甚至严格规定了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和学生互动的时间。这让一部分人产生了误解——所说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是学生多说,教师少讲,学生讲的越多越好,教师讲的越少越好。于是,语文课堂出现了大量“教师不作为”“学生乱作为、假讨论”的混乱现象。
  正如李海林先生在《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中指出的那样:“讨论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可一概否定,也不可全盘接受。“一堂课大致上就是教师导出一个问题,然后分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如有不同意见,则鼓励同学们辩论,辩论到下课的时间,老师说大家的意见都很有见解,下课。”这样的课堂从表面看,學生似乎“互动”起来了,不再无言以学,但这种互动是否有效,是否真正实现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值得我们考量的。就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加以观照,相信能得出一个不一样的解释。
  所谓“自组织”,是相对“他(被)组织”而言的,指的是系统在没有外界特定的强加干预下,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的过程。反之,如果有外界特定的强加干预,则是“他组织”。在以往“满堂灌”的课堂中,学生根据教师指示的标准答案,重组自己的学习系统,是“他组织”的。在当前启发式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新的知识系统,就是“自组织”。相比之下,前者近于“白板说”,后者更符合当下所倡导的“建构主义”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事实证明,学生的认知远不是“白板”那么简单,可任由教师加以改造,而是拥有强弱不等的建构能力,因此“自组织”的课堂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很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采用讨论、对话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非但无可厚非,应该肯定他们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但我们的课堂互动为什么会出现无序与混乱的现象?
  自组织理论指出:自组织系统的演化中,竞争与协同是对立统一的。子系统若没有竞争,相互之间的信息得不到交换,虽然表面有序但不会出现真正的协同,系统就不会实现高级的演化;而子系统只有竞争而没有协同,相互之间的信息激烈冲突排斥,协同的制约作用显得极其微弱,无序的混乱状态就这样产生了。如果我们的课堂是一个自组织的系统整体,那么学生个体的学习就是子系统;如果课堂讨论的“多元共识”是自组织的系统整体,那么学生个人的观点就是子系统。“一言堂”正是抑制了子系统的竞争,虽然表面一致,却没能达成“自组织”系统的真正协同,是“铁板一块”的“死”的系统,学生的知识建构往往浮于表面,这也是新课改不能不实行的原因。课改后,出现的混乱现象,则是由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个人观点的子系统之间处于竞争的状态,有了协同和系统良性演化的可能,原本是好事。但作为课堂教育主体的教师,却放弃了自己调控自组织系统“涨落”的主体地位,把自己放在“不作为”的位置上,不能伺机对学生的观点做出恰当的评价,盲目肯定,学生莫衷一是,子系统的竞争不断加剧,无效信息倍增,课堂整体系统的协同自然就无从谈起了。我们的课堂也由此走向看似活跃,实则热闹;表面讨论,实际混乱;表面良好,实际无效的局面。教师好像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对整个“自组织系统”缺乏深刻认识和亲身参与的表现,是很不负责任的。
  我们要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扭转这种混乱的局面,不是扼制自组织系统的竞争,又重新回到原来的老路上。那种表面有序的静悄悄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丧失生命力的课堂,是不可取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多样性的东西,只有相互被推到矛盾的尖端,才是活泼生动的,才会在矛盾中获得否定性,而否定性则是自己运动和生命力的内在脉搏。”学生只有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竞争中得到调整(合作),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会有“生命脉搏”的正常跳动。教师要做的不再是“强作为”或“不作为”,而是应该尊重系统的规律,在肯定竞争的同时,掌握好竞争所引起课堂“涨落”的幅度,收放自如地实现课堂的真正协同。要强调的是,这种“协同”不是指向唯一的标准答案(那是“一言堂”的变种),而是指向“高级混沌”的“有界多元”的协同,即一千个读者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依然是哈姆雷特,不是被读成李尔王的哈姆雷特。
  【参考文献】
  [1]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发凡[M].三联书店,2017.12.45
  [2]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J].语文学习,2005(4-5)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高中语文课堂互动问题与对策研究”(FJKYJD17-41)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53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