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空间、教给阅读方法三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激发;拓展;形成;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说”与“写”的基础,是掌握各类知识不可或缺的手段,它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那么在小学阶段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根据本人多年一线的教学实践,谈三点建议与同仁共勉。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人们探索与走向成功的不竭动力,小学生尤其如此。孩子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产生自我阅读的需求,才会主动进行阅读。选入小学教材的课例,都是编者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精挑细选的优秀范文,如何让孩子对这些范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加以延伸,教师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领:(1)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录音,培养孩子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多媒体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加上悦耳的音响效果,能给孩子新异的刺激,对学习该文本的语言特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教师稍加点评引导,容易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模仿阅读的兴趣。(2)以身示范,与生共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要让学生爱读书,自己首先要热爱读书。教师不光要读经典作品,还要了解学生的胃口,多接触一些少儿图书和报纸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资料带进教室,供孩子互览,孩子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阅读兴趣自然而然提高了。(3)自选自读。教师只是强调阅读的内容要健康,范围要广泛,让学生自主、自愿地选择书目,该读什么或者不该读什么由孩子的兴趣决定,对刚接触书籍的孩子来说,“自选自读”最适合他们的心理。童话故事、幽默笑话任其读之,教师心中自有考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享受阅读乐趣,点燃兴趣的火花。(4)组织学生经常开故事会,诱发阅读兴趣。听故事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没有心理负担,只要讲者选择能打动人心且有趣的故事,讲解时入情入理,情节环环相扣,声音抑扬顿挫,聲情并茂,爱憎分明,就会激起孩子的情感共鸣,教师适时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并推荐相关书目,也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拓展学生阅读空间
  1.教师要紧跟教育形势和时代发展的脉搏,创设一些开放性课堂,用活教材,把教学向课外延伸。剪辑社会上适合孩子年龄特点且有益的各类传媒素材供学生阅读,使孩子广泛涉猎的知识适应知识大爆炸的新时代。
  2.教师要结合文学大师的简介和课文的精彩片段,向孩子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中外名篇名著,逐步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目的。怎样实现这一目的呢?可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一般的,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可以介绍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等。中高年级学生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向他们介绍科幻小说、各国的风土人情、名人奋斗故事和经典作品等。学生通过定向阅读积累语言,丰富了知识,提高了阅读能力。
  3.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功能。图书角的书是每学年由师生共同捐赠的,适合本学年孩子读书能力的。捐赠后召开家长培训会,讲清楚捐书的目的和意义,征得家长的支持,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然后把这些书分组、分阶段安排家长和孩子带回去共同阅读,及时交换,在交换书籍的时候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会,交流会上分组讨论,家长、孩子交流读书心得,相得益彰,互相补充,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带入到了探求知识的海洋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制订读书计划
  要求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每天早晨到校后进行三十分钟的晨读。早晨是空气最清新,头脑最清醒的黄金读书时间,孩子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放声朗读或背诵;晚上安排三十分钟阅读时间,可用在各科作业完成之后,因为这时大脑疲劳,阅读一些情节舒缓的书籍,有益消除疲劳。为了检查读书效果,每两周进行一次“同读一本书”交流课,分组交流读书的收获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阅读中查漏补缺。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要教给学生边读书边积累的方法:(1)摘抄优美的词句,好的开头和结尾,写作常识及文章的结构提纲,名人名言、警句,英雄人物事迹和豪言壮语等。(2)读思结合,写读书笔记。把较长较深的原文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3)写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也可以评价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目的,谈自己读后独特的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对原文的瑕疵提出更改的意见。(4)阅读指导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一、二年级摘抄必要的生词和句子;三、四年级摘抄优美的句子或片段;五、六年级学会给文章列提纲,写读后感等。
  总之,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持之以恒地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以身示范,抓住能激发起每一个学生读书的契机,旁征博引,引导并推荐孩子阅读好的书籍,精心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孩子以书为友,以书为乐,通过阅读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张扬自己的个性,体味出阅读重塑人生,阅读改变命运,树立终身阅读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孙晓云.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王聪英(1974.08—),女,甘肃甘州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工作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太平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英语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