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境教育背景下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秉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将古诗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对小学高段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为构建古诗词情境教学提供新思路。
  關键词: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一、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调查发现,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广大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现实意义缺乏充分认识;二是很多教师存在重知识讲解轻情境感悟的现象;三是课堂教学中重背诵积累轻拓展延伸的问题。
  1.认识方面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往往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习惯用传统的“知诗人—解释题—明诗意—悟诗情”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古诗词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据调查分析,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不浓郁、方法不得当、积累成常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表明,目前小学古诗文教学还远远没有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2.方法方面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古代诗词中所包含的深厚意蕴、哲理意味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和感悟。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存在“重释义轻整体”“重翻译轻感悟”的问题。例如:很多教师容易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古诗词字词含义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逐字逐词逐句逐篇翻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字、词、句上面,由于缺乏整体性,因此会打破古诗词本身所构建出来的意境,仅从某一个侧面来体会古诗词,会造成学生整体感知的缺失。与此同时,古诗词的上下句之间通常具有紧密的联系,是作者表达情感、叙述事件的关键,而分割式的教学模式无法促使小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魅力。另外,部分教师缺乏情境创设,很少探求古诗词所表达的内在意义,更谈不上领悟其中的意境。学生无法获得情境感悟,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到了限制,更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枯燥的教学模式有时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3.鉴赏与延伸问题
  古诗词中包含着作者所创作的意境,通过对古诗词的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学习感悟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古诗词意境的探索,锻炼小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因为不同年代的古诗词,以及不同的作者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思想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总结和归纳,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对比教学,引导小学生学会总结与情感归纳,并对古诗词中使用语句的特点进行分析,最终从根本上提升小学高段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以上问题的存在,淡化了小学古诗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古文功底的基础作用,弱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功能,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1.创设情境,朗读吟诵
  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熟读和背诵,一是让学生记住课文的全部内容,有利于积淀语感、学以致用;二是锻炼学生的记忆力;三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朗读、吟诵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内涵产生深刻的认知。针对古诗词来讲,其中包含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只有帮助学生体会到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够达到古诗词的教学效益。例如,教师可以从朗读入手展开古诗词教学,可以配合音乐、图片、视频等通过泛读、学生朗读、吟诵等方式,提升学生古诗词朗读兴趣,并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应在学生朗读时,适当给予指导,记录学生读错的字和词,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指导。还应给予学生大声朗读古诗词的机会,鼓励学生学会准确发音,并在有感情朗读中对古诗词的情感产生深刻认知。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积极展开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反复朗读或吟诵,从而体会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2.情境对比,感受意境之美
  进行情境创设对比阅读,感受意境,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将相同题材的作品或不同年代的作品进行对比,将相同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将表现相同情感的作品进行对比……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让诗歌教学更有吸引力,更有内涵。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所思拓展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为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敏.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3):76-77.
  [2]王先荣.中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阅读与写作,200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460.htm